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9sk119)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1
相关作者:肖双喜徐玲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调研数据
  • 1篇农村
  • 1篇农户
  • 1篇主产区
  • 1篇粮食安全
  • 1篇粮食生产
  • 1篇粮食生产潜力
  • 1篇粮食主产
  • 1篇粮食主产区
  • 1篇民工
  • 1篇民工荒
  • 1篇劳动力
  • 1篇劳动力过剩
  • 1篇家庭决策
  • 1篇城市

机构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建筑工业...

作者

  • 2篇肖双喜
  • 1篇徐玲

传媒

  • 1篇农业经济问题
  • 1篇技术经济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安徽省农户粮食生产潜力——基于909名农户的调研数据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对粮食主产省之一——安徽省的农户所做调研的数据,假设粮农将所有的闲置耕地全部用来满负荷生产粮食,且粮食单产达到本村庄近五年内的最高产量,测得安徽省户均有45%的增产潜力;若上述假设条件不变,进一步假设安徽省南部的三季生产区只生产两季,则粮食增产潜力变为25%;在上述假设的基础上,再考虑气候对粮食单产的负面影响,则该比例变为11%。安徽省农户的粮食生产潜力之所以较大,是因为粮食的比较效益下降、农业基础设施较差、综合服务组织缺失和粗放式管理存在缺陷。最后提出保护和实现安徽省粮食生产潜力的对策。
肖双喜徐玲
关键词:粮食生产潜力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
对城市“民工荒”与农村劳动力过剩并存现象的探讨——以A庄调查为例被引量:14
2009年
中国2004—2008年出现的"民工荒"使人们对中国农村到底还剩余多少劳动力产生了兴趣。本文通过调查一个具有典型劳动力输出特征的村庄从微观角度回答了该问题。调查发现中国出现了农村劳动力剩余与城市用工紧张并存的矛盾现象。文章提出了一个基于家庭决策的"双向"流动的劳动力转移模型,并用此模型解释了上述现象。文章建议逐步放开户籍制度,鼓励有条件农民工全部转移到城市,给回乡的农民工提供更多培训与资金支持,鼓励他们进行创业。
肖双喜
关键词:民工荒家庭决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