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HJJD880020)
- 作品数:4 被引量:43H指数:3
- 相关作者:孙彩平赵伟黎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在“过好自己的生活”之后--深化小学德育课程与教材改革的新思路被引量:11
- 2016年
- 本研究的目的是总结当下小学品德课教材在品德课程改革中实现的历史性突破,检视其目前存在的伦理隐忧,在进一步深化品德课程改革的思路上,提出小学品德课教材设计的改进理路。本文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现行小学品德课教材中相关内容及以此内容为依据的教学设计思路的深入分析,认为现行教材以儿童现实的生活事件为主要素材,以"过好自己的生活"为核心目标,取得了品德课程改革的长足进步。但是,当下教材中存在着伦理立场的唯"我"无"他"、生活思路的技术化以及道德逻辑的功利化等伦理隐忧。结合新编教材的相关主题,借鉴解释学与存在主义的理论,论文解释了新教材编写中新的努力与超越:引入中国传统天人合一、与世界相依存的伦理立场,引导儿童深入理解个体与生活的文化意义与历史内涵,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思维,成为与世界和他者共在、有文化历史感的人。
- 孙彩平赵伟黎
- 知识的道德意义——兼论学科教学中道德意义的挖掘被引量:17
- 2012年
- 本文从“在学科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这一习惯说法开始,追述其内在的知识论根源,针对其将知识与道德意义分离的观念,澄清了整合的、层次化的、主体指向的知识观,并详细分析了在这一知识观的理念下,体验与个人生活及经验相关联的教学的教育意义。
- 孙彩平蒋海晖
- 关键词:学科教学道德知识
- 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文化意涵被引量:2
- 2013年
- 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思路蕴含着文化建构的可能:使教育回归文化濡化;实现教育的文化正义,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实现教育文化公正;消解教育中的文化极权主义以及其隐藏的文化张力:亲近生活与形成精神文化世界间的张力;突出经验世界与避免社群主义,追求更大范围的文化与价值共契的张力。
- 孙彩平
- 关键词:生活德育文化濡化
- 品德课教学改革深化的方向:超越学科化思维被引量:13
- 2015年
- 教品德课只是教课本吗
近两年,由于参加教育部委托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编写工作的原因,我时常同试讲教材的教师座谈,询问老师们教品德课的困难。经常有老师对我说:教材设计新颖,但教起来很困难,因为课本上的字太少,不知道要教什么;课文内容少,只有两页纸,上一节课内容都不够;课本上看不出哪里是教学的重点;课本没有问题的结论,教学活动的落点不好把握。
- 孙彩平
- 关键词:品德课教学学科化思维教材设计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