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701029)

作品数:1 被引量:39H指数:1
相关作者:班璇危起伟陈大庆杜浩张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鱼类
  • 1篇水深
  • 1篇天然河道
  • 1篇栖息
  • 1篇栖息地
  • 1篇流速
  • 1篇长江

机构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1篇张辉
  • 1篇杜浩
  • 1篇陈大庆
  • 1篇危起伟
  • 1篇班璇

传媒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天然河道中鱼类对水深、流速选择特性的初步观测——以长江江口至涴市段为例被引量:39
2010年
将长江江口至涴市天然河道的鱼类水声学调查数据和水文学观测数据相结合,在对流速和水深空间插值基础上,提取不同鱼类规格和密度对应水深和流速的特征值,从而研究鱼类对天然河道中水层平均流速、水深2个环境因子的选择特性。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规格的鱼对流速和水深的选择存在差异,规格小的鱼选择了较低的流速和较宽的流速范围,规格大的鱼选择了较高的流速和较窄的流速范围;规格小的鱼选择的水深明显高于规格大的鱼,喜好的水深范围也宽于规格大的鱼。②鱼类密度对流速的选择性不明显,但对水深的选择性明显,即深水区鱼类密度较高。③研究江段范围内江口镇附近江心洲两侧流速变幅范围较其上、下游江段宽,并且江心洲两侧鱼类的分布密度也高于其邻近上、下游段鱼类密度。可见,江心洲的存在提供了流速多样性格局,丰富了鱼类生境的多样性。本研究方法可为评价河流栖息地适宜性及生态功能提供借鉴。
杜浩班璇张辉危起伟陈大庆
关键词:天然河道流速水深栖息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