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205145)

作品数:10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刚华赵海龙王强肖波阚明先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理学
  • 3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8篇套筒
  • 8篇磁化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值模拟
  • 2篇端面
  • 2篇NERNST...
  • 1篇中端
  • 1篇特征参量
  • 1篇轴向磁场
  • 1篇物理过程
  • 1篇内爆
  • 1篇聚变
  • 1篇集成化
  • 1篇惯性约束
  • 1篇惯性约束聚变
  • 1篇Z箍缩
  • 1篇C程序
  • 1篇MDS
  • 1篇磁场
  • 1篇MIST

机构

  • 10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北京应用物理...

作者

  • 9篇赵海龙
  • 9篇王刚华
  • 8篇王强
  • 6篇肖波
  • 5篇阚明先
  • 3篇段书超
  • 3篇谢龙
  • 2篇张恒第
  • 2篇邓建军
  • 2篇杨龙
  • 1篇董烨
  • 1篇章征伟
  • 1篇孙奇志
  • 1篇周海京
  • 1篇李平

传媒

  • 4篇强激光与粒子...
  • 3篇物理学报
  • 3篇高压物理学报

年份

  • 4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化套筒惯性聚变一维集成化数值模拟被引量:6
2020年
磁化套筒惯性聚变(magnetized liner inertial fusion,MagLIF)结合了传统磁约束聚变和惯性约束聚变的优点,理论上可以显著地降低聚变实现的难度,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以研究MagLIF中的关键问题为目标,建立能够综合考虑磁化、预加热、套筒内爆、聚变反应、端面效应、磁通压缩等多种复杂机制在内的集成化物理模型,特别是通过引入流体喷射模型,使得可以在一维计算条件下考虑具有二维特性的端面损失情况,并额外考虑Nernst扩散项对磁通损失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编写实现一维集成化MagLIF数值模拟程序MIST(magnetic implosion simulation tools),与FP-1装置(2 MA,7.2μs)上铝套筒内爆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程序磁流体模块的正确性;将聚变模块纳入后与国外同类程序LASNEX和HYDRA计算结果进行整体比较,所得数值结果总体接近,主要差异体现在燃料温度的计算上,对可能影响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所建立的集成化模型与程序将为未来开展MagLIF聚变实验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工具.
赵海龙肖波王刚华王强章征伟孙奇志邓建军
关键词:NERNST效应
磁化套筒惯性聚变中端面损失效应的一维唯象模型与影响分析
2021年
得益于激光预加热和轴向磁场的作用,磁化套筒惯性聚变(magnetized liner inertial fusion,MagLIF)构型理论上能有效降低聚变实现的难度,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本文选择MagLIF过程中伴随激光预加热所必然存在端面损失效应作为研究目标,搭建了能够描述几何参数与腊肠不稳定性等高维效应的一维唯象物理模型,并分别通过与二维流体动力学程序和国外同类程序的计算对比完成参数拟合校验;在此基础上,获得端面损失效应对MagLIF内爆过程及预加热效果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喷射半径下MagLIF负载在内爆过程的绝大多数时间内保持了相近的流体动力学演化过程,并在迟滞阶段经历了相同的质量损失比例,且考虑端面效应后得到的预加热和内爆产额相对变差,但却不改变规律性的趋势.所建立的模型与结论有助于加深对MagLIF预加热和端面损失过程中物理图像的认知和理解.
赵海龙肖波王刚华王强阚明先段书超谢龙邓建军
基于NEPTUNE3D开展的脉冲功率装置汇流区三维PIC数值模拟
2020年
大型脉冲功率装置真空汇流区的电子输运过程对于电流汇聚有重要的影响,在高性能计算集群的帮助下,使用NEPTUNE3D软件开展三维全电磁PIC模拟进行了研究,模拟区域(34 cm×34 cm×18 cm)包括双层柱-孔盘旋(DPHC)结构和部分内、外磁绝缘传输线等关键位置。计算结果清晰地展示了零磁位区分布和电子输运轨迹,电子主要由外磁绝缘传输线阴极表面发射,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向中心漂移并损失在零磁位区处;对电子能量沉积的统计结果表明,受电子流轰击最严重的位置在DPHC结构下层阳极柱表面,来自大型脉冲功率装置的实验结果证实了上述结论。根据计算结果,最大电流损失率(437 kA,27%)发生在电流传输的早期时刻(~15 ns),而电流峰值时刻损失率则仅有0.48%,此时磁绝缘已完全生效,表明DPHC结构在峰值电流的汇聚与传输上有很高的效率。
赵海龙董烨周海京王刚华王强
基于MDSC程序的Z箍缩内爆单温和三温模拟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用于模拟Z箍缩物理过程的辐射磁流体力学程序(MDSC)存在单温和三温两种模型,了解其差别有助于更好地使用该工具。介绍了程序中单温模型和三温模型在物理建模上的差异,设计了3个算例,采用两种模型分别予以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单温模型,三温模型获得更高的碰轴速度,该差异在低温大质量负载上表现得更为明显。结合Z箍缩的实际物理过程,分析认为:碰轴速度的差异主要由状态方程引起,低温下单温模型中的原子状态方程与三温模型中的离子状态方程有显著差异,导致加载面的膨胀不一致,最终使获得的动能不一致,而高温下两种状态方程的差异减小,因此碰轴速度的差异不明显。状态方程的差异还导致三温模型中更容易形成冲击波和先驱等离子体,从而缩短了碰轴时间。动能的不同是引起计算差异的主要因素。
杨龙王刚华阚明先李平
关键词:Z箍缩数值模拟
一维磁化套筒惯性聚变模拟程序的设计与校验被引量:2
2017年
在调研跟踪国外磁化套筒惯性聚变(MagLIF)研究领域最新进展的基础上,以一维磁流体力学方程为基础,结合氘氚燃料能量交换方程,建立一维磁化套筒惯性聚变物理模型,并使用Fortran语言编写完成一维数值模拟程序MagLIF-1D;通过与圣地亚实验室LASNEX,HYDRA等程序计算结果对比展示,完成程序校验工作,讨论后认为程序计算结果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来自不同程序对于材料状态方程库的选择;通过计算,MagLIF-1D程序可以直接获得内爆速度、燃料压力、燃料密度、聚变产额等关键物理量,这为后续更好地开展磁化套筒惯性聚变实验设计提供了有力工具。
赵海龙张恒第王刚华王强
关键词:数值模拟
磁化套筒惯性聚变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磁化套筒惯性聚变(MagLIF)是一种新的聚变构型,它结合了传统惯性约束聚变和磁约束聚变的优点,理论上可以显著地降低聚变实现的难度,未来必将朝着点火的目标进一步发展,具备极大的应用潜力。针对这一特殊构型,分别从理论、实验和工程三个部分介绍了国际上该领域主要的研究进展,内容覆盖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实验加载、测量与诊断、负载设计与加工、分解实验、构型改进等多个方面,通过该文能够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有相对完善的了解,对未来发展趋势也有一定的认知。
赵海龙肖波王刚华王强
磁化套筒惯性聚变中轴向磁场演化特征与Nernst效应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轴向磁场是磁化套筒惯性聚变(magnetized liner inertial fusion,MagLIF)有别于其他惯性约束聚变构型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在建立集成化物理模型并编写一维模拟程序的基础上,通过对ZR装置驱动能力下典型MagLIF负载参数的模拟,系统研究并获得MagLIF各个阶段轴向磁场演化与分布特征,发现预加热引起的压力不平衡导致燃料中磁通保有量并未呈现随时间单调递减的关系,而是反复震荡甚至出现局部短时间内反而增加的演化曲线.通过在磁场演化方程中引入控制项来讨论Nernst效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初始磁场强度降低(30,20,10 T),Nernst效应越发明显,磁通损失增大(28%,44%,73%),a粒子能量沉积比例则大幅降低(44%,27%,4%),因此初始磁场强度不宜太低;预加热结束后应使燃料中温度径向分布尽量均匀、平缓,有助于减少Nernst效应的影响.所取得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MagLIF中磁通压缩和磁扩散过程的物理图像认知和理解,对未来实验负载参数设计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赵海龙王刚华肖波王强阚明先段书超谢龙
关键词:轴向磁场NERNST效应
预加热效果对磁化套筒惯性聚变放能影响的模拟研究
2021年
得益于预加热和轴向磁场的作用,理论上磁化套筒惯性聚变(MagLIF)构型能有效降低聚变实现的难度,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当前研究过于重视对激光能量沉积效率的提升,而忽略了预加热自身参数对MagLIF过程和内爆结果的影响。为此,采用一维集成化数值模拟程序MIST,开展了MagLIF过程中预加热效果对聚变放能影响的模拟研究,基于参数扫描方法,从简单的模型着手,逐步深入探讨相关参数对内爆结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预加热是MagLIF构型能够成功的必要条件,最佳时间是套筒即将开始向内压缩燃料的时刻;燃料预加热的设计原则是让燃料获得尽可能平缓分布的高温,而中心局部加热方式对于未能达到点火条件的负载更有优势;激光预加热模式下,脉宽越短越好,对于以ZR装置驱动能力为目标的算例而言,最佳套筒高度为1.0 cm。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MagLIF过程中预加热机制和效果的认知和理解,对于具体的负载参数设计也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赵海龙王强阚明先谢龙
关键词:MIST内爆
磁化套筒惯性聚变初步探索研究与实验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磁化套筒惯性聚变(MagLIF)构型可充分利用现有大型脉冲功率驱动装置,如聚龙一号等。基于磁流体力学方程组和1∶1比例氘氚(DT)混合燃料聚变模型,开发了零维MagLIF数值模拟程序并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初始负载参数(如轴向磁场强度,预加热温度、时刻,负载半径等)与聚变产额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给定条件下,可依据计算给出的定性关系进行负载优化设计。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计算结果,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氘氚燃料要实现能量收支平衡,则驱动器的电流必须大于21.2 MA。这意味着聚龙一号装置(10 MA)无法开展集成化的MagLIF实验,进一步的校验计算验证了上述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铝套筒分解实验的建议和负载设计参数。所取得的计算结果有利于加深对MagLIF套筒压缩阶段物理过程的认知和理解。
赵海龙王刚华王强张恒第肖波阚明先杨龙
磁化套筒惯性聚变典型物理过程及特征参量
2021年
磁化套筒惯性聚变(MagLIF)结合了传统磁约束聚变(MCF)与惯性约束聚变(ICF)的优势,理论上在有限的驱动能力下可以有效降低聚变实现的难度,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基于一维集成化物理模型编写了数值模拟程序,以ZR装置典型驱动能力27 MA为出发点,以时间演化为顺序,通过数值模拟系统性地总结分析了典型负载参数下MagLIF构型初始化、加速内爆及迟滞3个关键过程中重要特征参量的分布及演化情况。数值模拟结果有助于理解MagLIF构型从预加热经由燃料压缩到最终发生聚变这一快速而复杂的过程,从而为建立相应的物理图像和认知提供了重要支撑,与传统ICF典型参数的对比也体现了该构型的优势所在,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赵海龙王刚华肖波段书超
关键词:惯性约束聚变物理过程特征参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