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023044)
-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4
- 相关作者:陈林森叶燕申溯周云浦东林更多>>
-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金属光栅型偏振彩色滤光片被引量:8
- 2011年
- 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亚波长金属光栅结构的具有偏振片和彩色滤光片功能的偏振型彩色滤光片。该金属光栅由基底、介质光栅层-介质层和金属光栅层等三部分组成。采用严格耦合波理论分析了介质光栅层-介质层和金属光栅层对光谱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高折射率介质层-介质光栅层的存在,能有效提高彩色滤光片的性能。给出三色彩色滤光片优化的结构参数,获得同时具有透射率大于72.6%的宽带滤波和偏振消光比大于40dB的光谱输出。其中红色滤光片的中心波长650nm,透射率极值72.60%;绿色滤光片的中心波长550nm,透射率极值79.86%;蓝色滤光片的中心波长445nm,透射率极值77.00%。通过循环利用TE偏振光,其透射率极大值可提高至117.8%。
- 叶燕周云张恒申溯陈林森
- 关键词:衍射金属光栅偏振彩色滤光片
- 微纳柔性制造与印刷电子材料被引量:6
- 2014年
- 微纳加工技术主要应用在光电子和IC领域,随着国际新一轮印刷电子技术的发展,电路线宽越来越细,对印刷电子材料与应用技术提出更高要求,传统印刷术很难实现数微米以下精密电路。针对国际行业研究现状、工艺及最新进展,详细阐述微纳柔性制造技术的原理与特点。基于微纳图形化激光直写光刻技术、卷对卷纳米压印技术及其配套(微纳填充、转印和软压印)技术,以大尺寸透明导电材料的研发为例,微纳柔性制造在106.68 cm幅面上使印刷电路的线宽达到1.5μm。微纳柔性制造方法属于"加法"制造。展望了柔性制造在印刷电子材料产业发展中的前景和需求,指出微纳柔性制造与印刷材料的结合,有可能成为新一轮大尺寸柔性显示与触控、传感器件等产业发展的有力工具和推动性力量。
- 刘艳花申溯周小红方宗豹浦东林朱鹏飞陈林森
- 金属-介质薄膜型宽角度反射滤光片被引量:2
- 2014年
- 为进一步提高彩色滤光片的角度容差性和光能利用率等性能要求,设计了一种金属-介质薄膜型反射滤光片。通过膜系优化方法获得了基于减色原理的青色、品红色和黄色三种颜色的反射光输出,中心波长分别为655 nm、555 nm和455 nm,反射谱带宽分别为70 nm、60 nm和60 nm。该彩色滤光片仅吸收可见光波段三分之一光能量而三分之二光能量被反射利用,具有光能利用率高的特点。测试结果表明,该结构彩色滤光片在±40°入射角范围内反射滤光特性基本不随角度变化,满足彩色滤光片宽角度特性要求。与其他结构彩色滤光片相比,薄膜制备工艺决定了该结构彩色滤光片还具有制备容易的优势。
- 邵仁锦叶燕申溯陈林森
- 关键词:光学薄膜彩色滤光片光能利用率
- 同轴环状孔阵列表面抗反射特性研究
- 2012年
- 提出了具有增透抗反特性的同轴环状孔阵列纳米结构,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算法)分析了其光学特性并给出优化的结构.FDTD模拟结果表明,仅由SiO2单层材料构成的纳米结构,其透过率受材料的吸收特性影响极小,主要受表面面形、环状孔内外半径、深度和周期等结构参量影响.在环状孔阵列结构上采用占空比逐渐增大的设计,能有效增加可见光谱区(400~700 nm)的增透抗反特性.并给出了优化后的设计参数:最小内径50 nm,最大外径150 nm,深度200 nm,周期300 nm,其在可见光谱区的平均透射率大于99.5%,且光波在表面法线的±20°范围内入射时,反射率小于0.6%.
- 丁海鹏邵仁锦申溯陈林森
- 关键词:渐变折射率时域有限差分法
- 基于金属-介质-金属结构的反射式彩色滤光片特性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研究了金属-介质-金属结构在可见光波段的反射滤光特性。该结构由柔性透明基底、金属层、介质-金属纳米光栅结构组成。利用严格耦合波分析法(RCWA)模拟了TM偏振光入射时,亚波长介质-金属光栅的占宽比、周期和厚度等结构参数对反射光谱特性的影响。理论模拟结果表明:光栅的结构参数变化可改变反射波段,进而调节滤光颜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结构参数,得到了基于减色法的彩色滤光片结构,获得了青色、品红色和黄色三原色。该结构的主要优点是,当入射角在0~45°范围内变化时,反射光谱谷值位置和反射带宽基本不变。本文所提出的结构特别适合用于反射式彩色显示。
- 丁秋兰周云叶燕陈林森
- 关键词:光栅
- 基于连续变频技术的三维图像激光打印方法与系统被引量:6
- 2014年
- 提出了一种基于4f成像系统和衍射光栅结构的连续变频技术,利用该技术设计并制造了一套三维(3D)图像激光打印系统,可实现幅面为15cm×20cm的大视角(大于90°)、真彩色3D图像的激光打印输出。分析了3D图像中的变频结构特性,获得了变频结构参数的数学表达式。详细解析了连续变频结构的实现原理,推导了变频规律。通过实验证实了连续变频原理与输出系统的有效性,实现了彩色3D图像的激光打印输出。
- 楼益民陈林森魏国军浦东林叶燕
- 关键词:全息激光直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