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XQ-2009-1)
- 作品数:13 被引量:119H指数:8
- 相关作者:冯兴雷付修根陈文彬谭富文曾胜强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 羌塘盆地鄂斯玛地区索瓦组流体包裹体及油气成藏被引量:7
- 2013年
- 对羌塘盆地鄂斯玛地区索瓦组11块流体包裹体样品荧光观察,显微测温、测盐等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索瓦组储集层发生过5期热流体活动,其中第2期、第3期和第5期与油气成藏相关;第2、第3期流体活动主要以油充注为主,第5期流体活动主要为天然气充注。结合埋藏史分析可知,该区在晚侏罗世晚期到早白垩世早期(148.3×106~144.7×106a)、早白垩世早期(144.7×106~141.1×106a)和中新世中期(17.6×106~11.3×106a)存在3期大规模油气聚集成藏。
- 占王忠贺永忠陈文彬朱勋
- 关键词:青藏高原羌塘盆地流体包裹体油气成藏
- 北羌塘盆地那底岗日剖面中上侏罗统碳酸盐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北羌塘盆地那底岗日剖面中上侏罗统碳酸盐岩发育,其中以布曲组和索瓦组最为发育,对研究该区中上侏罗统沉积环境具重要意义。通过对稀土元素分布规律、分布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值分析,表明该套碳酸盐岩中稀土元素平均总含量(ΣREE)较低,为35.305μg/g;ΣLREE/ΣHREE比值为7.769~9.046,轻重稀土分馏明显,且稀土总含量(ΣREE)与SiO2和Al2O3含量呈正相关,与CaO含量呈负相关,说明沉积期有大量陆源碎屑注入。δCe平均值为0.966,基本无异常,但不同地层中有一定变化,布曲组到索瓦组一段、二段沉积水体氧化性显示为强-弱-强演化过程。LaN/YbN比值为1.124~1.493,其中索瓦组二段数值最小,沉积时期水体酸性最弱。表明研究区沉积水体具弱还原性,沉积时期有大量陆源碎屑注入,为近岸碳酸盐岩沉积。
- 冯兴雷付修根谭富文陈文彬
- 关键词:北羌塘盆地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北羌塘盆地沃若山剖面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组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背景分析被引量:22
- 2010年
- 沉积岩中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对沉积环境、沉积物的物源和构造背景具有十分重要的指示作用(示踪)。对采自北羌塘盆地钙质泥岩样品中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门格拉组微量元素中的深源元素(如N i、Cu、Ga等)普遍低于地壳粘土岩中的平均值,纵向上逐渐减小,而典型陆源元素Zr等的平均含量远高于地壳粘土岩中的平均含量,反映了大量的陆源物质的沉积且随着沉积作用的进行从底部到顶部陆源性质逐渐增强的特征;此外,Cr/Zr、Th/Sc、Th/U、Rb/Sr、Cr/Th等微量元素比值的特征还表明沉积物物源具有浅源、长英质、风化严重的特点。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和纵向变化规律表明土门格拉组从底部到顶部,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反映了沉积作用分异度低—高—低—高的特点及其沉积环境的还原—氧化—还原—氧化的变化过程。通过沉积岩La-Th-Sc、Co-Th-Zr/10和Sc-Th-Zr/10构造环境判别图、La/Th-H f和Th/Sc-Sc关系图解以及Th/U源岩判断分析,综合说明沃若山剖面土门格拉组沉积物源区主要以大陆岛弧构造背景为主,同时也有类似于被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的因素。
- 冯兴雷付修根谭富文陈文彬
- 关键词:北羌塘盆地稀土元素
- 藏北南羌塘安多县鄂斯玛地区早白垩世孢粉化石Dicheiropollis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2
- 2012年
- 报道南羌塘盆地鄂斯玛地区首次发现早白垩世Dicheiropollis花粉。根据这一花粉的出现和整个孢粉中大量出现Clas-sopollis的组合特征,其时代可确定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这不仅为藏北南羌塘盆地晚白垩世地层的存在提供了依据,而且为今后进一步的地质工作提供了线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 陈文彬贺永忠占王忠熊兴国吴滔黎文本程金辉
- 关键词:孢粉早白垩世
- 伦坡拉盆地丁青湖组油页岩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8
- 2015年
- 野外地质调查与研究发现伦坡拉盆地有大规模的油页岩出露,通过伦坡拉盆地丁青湖组油页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油页岩中稀土元素总量较高,LREE/HREE及(La/Yb)N比值等显示了轻稀土元素与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REE分布模式为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轻稀土元素段呈显著的右倾,重稀土元素段呈平坦状,Eu负异常很明显。Ceanom值反映了水体介质的还原性,表明油页岩形成于还原的古湖泊环境;δEu值与古气候特征分析表明,油页岩形成于湿润的古气候环境。∑REE质量分数与Al2O3、SiO2及TiO2质量分数呈正相关关系,与CaO质量分数呈负相关关系,结合微量元素的聚类分析,表明油页岩稀土元素主要来源于陆源碎屑,而非水体自身沉积。
- 谢尚克杜佰伟王剑
- 关键词:伦坡拉盆地油页岩稀土元素古环境古气候
- 南羌塘侏罗系烃源岩氯仿沥青“A”组分碳同位素特征被引量:8
- 2010年
- 对南羌塘侏罗系布曲组和夏里组烃源岩氯仿沥青"A"组分碳同位素分析表明,碳同位素主要受有机母质及沉积环境影响,夏里组烃源岩氯仿沥青"A"组分的碳同位素较重,而布曲组烃源岩氯仿沥青"A"中族组分的碳同位素组成相对较轻。并且它们普遍存在碳同位素逆转现象,夏里组烃源岩氯仿沥青"A"组分的碳同位素逆转表现为:δ13C饱和烃<δ13C非烃<δ13C芳烃<δ13C沥青质,主要受有机质母源控制;布曲组烃源岩氯仿沥青"A"组分的碳同位素逆转表现为:δ13C非烃>δ13C沥青质>δ13C饱和烃>δ13C芳烃,主要与生物降解作用有关。
- 陈文彬伊海生谭富文廖忠礼付修根杜佰伟冯兴雷
- 关键词:烃源岩碳同位素
- 羌塘盆地那底岗日地区布曲组碳酸盐岩烃源岩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及意义被引量:9
- 2011年
- 对采自羌塘盆地那底岗日地区布曲组碳酸盐岩烃源岩进行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稀土总量(ΣREE)最大值75.21μg/g,最小值20.58μg/g,平均值为36.67μg/g。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后具有相对富集轻稀土,亏损重稀土的特点。布曲组碳酸盐岩烃源岩Ce/Ce*值为0.83~0.93,平均为0.88,显弱负异常;Eu/Eu*值为0.68~1.58,大部分样品的Eu/Eu*为弱负异常,少部分样品显正异常。稀土元素的这些特征大体反映了那底岗日地区布曲组沉积期总体为弱氧化的沉积环境,由于海侵的扩大和水体分层影响,部分底层水体由于缺氧而变为还原环境。
- 陈文彬谭富文伊海生付修根冯兴雷
- 关键词:羌塘盆地布曲组碳酸盐岩稀土元素
- 西藏伦坡拉盆地丁青湖组油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0
- 2014年
- 对伦坡拉盆地丁青湖组油页岩进行了系统采样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油页岩SiO2含量整体较低,K2O/Na2O值较高,Al2O3+ Fe2O3为6.43% ~10.28%,Al2O3/(Na2O+ K2O)为1.7~4.91,含有一定的铁镁质组分和较多的稳定组分;化学蚀变指数CIA为65~85,Th/U值多集中在0.97~3.38,表明油页岩源区经历了相对中等的风化作用,反映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Sr/Ba值为0.45 ~0.82,V/(V+ Ni)值为0.46~0.68,Th/U平均值为0.59,表明丁青湖组油页岩形成于淡水缺氧的湖泊之中.温暖湿润的气候、丰富的生物来源及淡水缺氧的沉积环境是伦坡拉盆地丁青湖组油页岩形成的重要条件.
- 谢尚克杜佰伟王剑董宇
- 关键词:伦坡拉盆地油页岩地球化学沉积环境
- 藏北羌塘盆地石炭系烃源岩的发现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被引量:11
- 2013年
- 羌塘盆地的油气大多源于侏罗系,所以长期以来烃源岩的研究主要以侏罗系为重点。古生代烃源岩露头在羌塘盆地分布较少,因而其生烃能力一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依据剖面露头样品的实验测试资料,通过Rock-Eval岩石评价、显微镜下观察、镜质体反射率、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特征等分析方法 ,对羌塘盆地双湖地区新发现的石炭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羌塘盆地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较好,主要为Ⅱ1型,并且烃源岩形成于具一定盐度的较强还原环境,其有机质以海相低等水生生物为主。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总体较高,达到过成熟阶段。石炭系烃源岩的发现填补了羌塘盆地古生代烃源岩领域研究的空白,为油气勘探指出了新地层和新领域,对整个羌塘盆地油气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 陈文彬付修根谭富文冯兴雷
- 关键词:羌塘盆地石炭系烃源岩干酪根
- 北羌塘盆地晚中生代地层:早白垩世海相地层的发现被引量:13
- 2012年
- 针对羌塘盆地是否存在早白垩世海相沉积,以那底岗日地区主干剖面为依托,结合胜利河、托纳木、长蛇山等已初步判断为早白垩世的油页岩剖面为辅助剖面,采用古生物化石定年和同位素定年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胜利河—托纳木地区原初步定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海相地层时代作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其时代为早白垩世。这些海相地层在胜利河—托纳木地区广泛分布,但岩性组合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胜利河—长蛇山地区为油页岩,厚度最大,向东逐渐变薄,过渡为页岩沉积,向西过渡为灰岩沉积。区域上该套地层对下伏油气藏的保存具有重要意义。
- 朱丽霞谭富文付修根陈明冯兴雷曾胜强
- 关键词:羌塘盆地早白垩世地层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