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SS020)
-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孙一萍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论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诉诸人民”理论
- 2018年
- "诉诸人民"是法兰西第二帝国政治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观念包括"人民主权"、"帝国是一种潜在的共和国"、"帝国是一种特殊的代议制"等。"诉诸人民"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这与第二帝国的政治环境密不可分,波拿巴家族能够完全掌控局势,而人民处于别无选择的境地。研究"诉诸人民"理论,有助于学界深入认识第二帝国的政治权力运作机制,把握帝国政治的某些重要特征。
- 孙一萍
- 关键词:公民投票全民投票
- “公民投票”概念辨析——以法国学界为例
- 2014年
- Référendum的现代意义源自法国大革命的实践活动,而plébiscite在现代法语中的重新启用则反映了法兰西第一、第二帝国时期投票活动的影响。传统观点认为,référendum概念侧重公民投票活动的民主正当性,而plébiscite则强调这种投票行为中所存在的操纵民意等行为,二者之间构成了天然的对立关系。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些学者开始质疑这一观点,认为理论界武断地启用了plébiscite一词,并不顾史实地虚构了它和référendum之间的对立。究其原因,这一切只是为了服务于现实的政治目的。本文认为,有关公民投票两个概念之间的对立关系是成立的,这一对立关系是由法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造成的。认真研究这些学者的讨论,有助于深入认识公民投票问题的复杂性,更准确地把握法国政治体制的某些重要特征。
- 孙一萍
- 关键词:公民投票全民投票概念辨析
- 欧美学界对公民投票制度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欧美学界关于公民投票制度的研究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人民主权与国家主权关系理论、公民投票对各国政治生活的影响、公民投票制度与代议制和民意表达及个人政治权力的关系等。这些研究大都从政治学与法学的视角出发,比较关注实证性问题,甚至仅仅服务于现实的政治目的。本文认为,从历史学角度研究公民投票制度,无论在欧美学界还是在我国都应得到加强。
- 孙一萍
- 关键词:人民主权代议制
- 宫廷礼仪、国王肖像与18世纪法国王权的去神圣化
- 2012年
- 自18世纪中期以后,针对国王的"危险言论"日益增多,这是法国王权去神圣化的具体表现。探究这一过程得以发生的原因,宫廷礼仪的演变与国王肖像的普遍使用,是两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宫廷礼仪的公共性不断加强,它所代表的王权逐渐被模糊化。在宫廷建筑与艺术创作中普遍使用国王的肖像,说明"显示权力的方式"发生了重要转变,破坏了长期以来所建立的国王的神秘性与神圣性。这样,法国大革命前夕,虽然表面看来人民依然非常爱戴国王,但国王的神圣性光环已经褪去并成为批评的对象,君主制的基础也随之动摇。
- 孙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