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2008135)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郑磊贞王志杰王杰军焦晓栋龚继芳更多>>
-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患者卡培他滨联合紫杉醇化疗后生存期的关系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热点候选肿瘤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胃癌患者卡培他滨联合紫杉醇化疗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收集93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胃癌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联合紫杉醇为主的方案进行化疗。用TaqMan-MGB探针进行原癌基因TP53 rs1042522(G/C)、代谢相关基因GSTP1 rs1695(A/G)和CYP11B2 rs1799998(T/C)以及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XRCC1 rs1799782(C/T)和ERCC2 rs1799793(G/A)的基因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化疗后中位生存时间(MST)及各种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对93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9.6个月,MST为34.93个月。TP53 rs1042522(G/C)多态性位点与胃癌患者化疗后的MST相关,携带TP53 rs1042522野生基因型G/G组的MST为51.2个月,而携带变异基因型(G/C+C/C)组的MST为26.6个月,经log-rank检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但较为接近(P=0.073);其他基因多态性与MST无显著相关性(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手术和病理分期是影响胃癌患者化疗预后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TP53(rs1042522G/C)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用药效果呈临界相关,进一步的验证还需要扩大样本。
- 郑磊贞顾建春龚继芳李小平陈思宇章莉焦晓栋王杰军
- 关键词:DNA修复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卡培他滨紫杉醇
- 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化疗敏感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1年
- 药物化疗是胃癌抗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氟尿嘧啶类和铂类药物是胃癌化疗的常规用药,但相同药物对不同患者往往产生不同的疗效,因此确定药物疗效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化疗效果至关重要。该文结合国内外化疗敏感性研究的最新进展,系统综述了氟尿嘧啶类和铂类等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化疗敏感性研究的关系,以期为胃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 郑磊贞王志杰
- 关键词:胃癌化疗敏感性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