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JL050)

作品数:23 被引量:624H指数:12
相关作者:黄玖立吴敏蒋为张峰冼国明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份额
  • 4篇比较优势
  • 3篇制造业
  • 3篇生产率
  • 3篇收入份额
  • 3篇企业
  • 3篇劳动收入份额
  • 3篇出口
  • 2篇营销
  • 2篇政治
  • 2篇政治关系
  • 2篇契约
  • 2篇转型经济
  • 2篇资本
  • 2篇文化
  • 2篇工资
  • 2篇关系网
  • 2篇关系网络
  • 2篇腐败
  • 2篇产品贸易

机构

  • 24篇南开大学
  • 8篇北京大学
  • 1篇安徽财经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20篇黄玖立
  • 6篇吴敏
  • 4篇张峰
  • 4篇蒋为
  • 2篇冼国明
  • 1篇张龑
  • 1篇黎德福
  • 1篇包群
  • 1篇孙浦阳
  • 1篇严兵
  • 1篇黄俊立
  • 1篇吴群锋
  • 1篇王睿
  • 1篇范皓然
  • 1篇禹航
  • 1篇杜运周
  • 1篇刘畅

传媒

  • 3篇管理世界
  • 3篇世界经济文汇
  • 2篇世界经济
  • 2篇财经研究
  • 2篇经济学动态
  • 2篇产业经济研究
  • 1篇经济研究
  • 1篇国际贸易问题
  • 1篇学术研究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南方经济
  • 1篇金融研究
  • 1篇管理评论
  • 1篇管理学报
  • 1篇经济学报
  • 1篇第八届(20...

年份

  • 3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球华人网络如何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被引量:32
2015年
在中国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布局过程中,制度与文化的交融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与东道国间的制度鸿沟可能是阻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现有研究虽已注意到正式制度在其中的作用,但缺乏对非正式制度与文化差异的关注。文章基于制度与文化视角,阐述了海外华人网络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机制,并基于全球195个国家或地区的华人分布数据和中国对全球132个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与存量数据,检验了海外华人网络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效应和影响途径。研究表明:(1)海外华人网络促进了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实现对外直接投资,中国企业在华人分布密集的地区更容易实现对外直接投资;(2)在海外华人越来越集中于高技能与OECD国家的背景下,高技能华人的网络与OECD国家的华人网络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更为明显;(3)从制度距离的角度来看,海外华人网络在与中国制度距离更远的国家与经济体中的影响更为明显,即海外华人网络能够弥合中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制度距离而促使中国企业"走出去"。文章对当前我国"走出去"战略推进过程中如何利用好文化与非正式制度因素具有重要的启示。
吴群锋蒋为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走出去文化差异
政府管制、非正规部门与企业创新:来自制造业的实证依据被引量:99
2016年
为什么中国的多数企业醉心于学习和模仿而自主创新普遍不足?本文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民营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考察了来自非正规部门的灰色竞争对企业创新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非正规部门的存在及其灰色竞争行为的确抑制了正规企业的独立创新,促使其更多地转向模仿,但合作创新并未受到显著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非正规竞争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在管制负担重的地区更加严重,在资源丰裕或者知识产权保护强的地区有所减弱。
张峰黄玖立王睿
关键词:非正规部门政府管制模仿
进入管制、创新与生产率被引量:12
2018年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考察了进入管制对企业创新和生产率的影响,借鉴Rajan and Zingales(1998)构建的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发现:进入管制显著地降低了企业创新和生产率,进入率高的行业在准入管制越高的地区,企业创新与生产率水平越低,也不利于新进入企业的创新与成长。在本文的样本中,进入管制至少能够解释研发投入差异的12%和生产率差异的27%。进一步区分不同所有制企业样本,考虑内生性和样本选择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
明秀南黄玖立冼国明
关键词:生产率
外包是否影响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研发创新——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越来越多的企业正趋向于将企业内的非核心工序外包给国内或者国外企业进行生产和加工,企业的外包对其研发创新行为是否有影响是极为重要的研究命题。本文利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调查对中国企业的问卷调查,就外包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首先,外包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研发创新具有显著影响,外包工序的企业相比未外包工序的企业更加倾向于进行研发创新并具有更大的研发投资额;其次,外包不仅提高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研发倾向与研发投资,同样促使了企业增强产品创新与生产流程工艺的改进;最后,具有更强契约安全感、更低融资约束的企业,外包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将更加明显。总体上看,外包活跃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
蒋为陈轩瑾
关键词:外包
学校教育与比较优势:解构作为渠道的技能被引量:12
2014年
学校教育是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方式,也是一国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本文基于"差异中差异"的估计方法考察了学校教育对跨国出口模式的影响。根据美国O*NET数据库提供的职业技能信息,本文构造了系列产业技能衡量指标,以揭示和比较学校教育经由多个不同渠道的影响。研究发现,学校教育年限长的国家倾向专业化于那些对认知能力、沟通技巧和基本技巧等要求较高的行业,其对出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更多的产品种类和更多的伙伴国上。本文研究对中国教育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启示。
黄玖立冼国明吴敏严兵
关键词:学校教育比较优势
定制化与地方保护主义:经验证据及对自贸区建设的启示被引量:27
2018年
源自地方利益的保护主义行为不仅分割了市场,而且破坏了契约环境,阻碍契约敏感型外地产品的销售。本文采用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考察了企业的定制生产对其遭受地方保护主义打击可能性的影响,其中定制生产是典型的双边关系特定型契约。我们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克服样本选择的内生性问题。研究证实,定制生产比重越高从而对契约环境越敏感的外地企业,的确越容易遭受东道市场地方保护主义的打击。本文研究对中国自贸区建设和新一轮的政府职能转变有着重要启示。
黄玖立周璇
关键词:定制化地方保护主义
工业用地价格是否影响企业进入:来自中国城市的微观证据被引量:17
2018年
在土地供应市场化之后,工业用地价格迅速上升并开始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采用2003-2007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考察了工业用地价格对企业进入的影响。研究证实,东部地区工业用地价格上涨的确抑制了新企业的进入,但这一关系在中西部地区并不明显。进一步研究显示,地价上涨对企业进入的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土地依赖型行业以及低增加值行业中更加明显。
冯志艳黄玖立
关键词:工业用地价格土地财政
资源约束下新创企业外部关系向市场职能的转化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从过度依赖个人感情或关系到培育市场职能(营销、创新)的转变,是新创企业由"求生存"过渡为"求发展"的关键。这一转变不仅源自于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以及关系网络的局限,而且根植于我国转型过程中的两类并存体制环境及其动态变化。基于世界银行调研数据的三方交互效应检验(3-way interaction)发现,外部关系与内部投入虽然可能相互替代,也可能互补;管理自主权是推动二者互补的"催化剂"。此外,研究还发现,商业关系(客户或供应商)对两类职能呈倒U型曲线效应,这表明盲目、过度地依赖关系日益产生的负面效应可能会超过其初始的积极作用。
张峰黄玖立杜运周
关键词:管理自主权
国际生产分割、要素禀赋与劳动收入份额:理论与经验研究被引量:56
2014年
全球化深刻改变了中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而国际生产分割则是中国参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本文构建了一个国际生产分割分配效应的分析框架,提出了国际生产分割影响要素收入分配的假说。我们利用2000~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经验检验,结果表明:(1)国际生产分割的上升将导致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且这种负向效应与中国在国际生产分工中的地位密切相关;(2)国际生产分割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影响随着中国资本积累进程不断减小,呈现明显的“U型”趋势。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地区、时间样本的异质性、不同度量指标与不同样本影响后仍然稳健。
蒋为黄玖立
关键词:国际生产分割劳动收入份额要素禀赋
用地成本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57
2017年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速正在下滑,土地价格却依然上涨迅速,并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出口的重要因素。本文使用世界银行对中国120座城市12400家制造业企业所做的营商环境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了用地成本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用地成本的确削弱了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竞争力:较高的土地支出不仅降低了企业出口的可能性,还抑制了企业的出口规模。进一步估计显示,不同类型的企业存在差异:相比高效率的企业,用地成本对低效率企业的出口行为影响更大;相比其他类型企业,用地成本对国有企业出口行为影响较小。影响机制检验表明,企业生产率和融资约束是用地成本影响企业出口的可能渠道。本文采用Tobit模型并结合Heckman两阶段模型纠正了样本的选择性偏差,以及使用工具变量估计和面板固定效应估计克服了模型中潜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增加土地的市场供应量、抑制土地投机性需求以及倡导企业用地成本支付方式的多元化,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用地成本,提升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
黄玖立冯志艳
关键词:制造业出口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