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XLX021)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3
相关作者:刘希平唐卫海刘娜李晶刘湍丽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心理理论
  • 3篇儿童
  • 2篇有效性
  • 2篇儿童发展
  • 1篇大学生
  • 1篇学业
  • 1篇学业情绪
  • 1篇意图
  • 1篇思维
  • 1篇情绪
  • 1篇主题
  • 1篇自然选择
  • 1篇教育
  • 1篇教育实验
  • 1篇教学
  • 1篇教学方法
  • 1篇范式

机构

  • 9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8篇刘希平
  • 3篇刘娜
  • 3篇唐卫海
  • 2篇刘湍丽
  • 2篇李晶
  • 1篇苏世将
  • 1篇马惠霞
  • 1篇安晓娟
  • 1篇林琳
  • 1篇刘玉霞
  • 1篇石英

传媒

  • 6篇心理科学
  • 2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心理发展与教...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6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部分线索效应的作用机制被引量:3
2011年
部分线索效应指让学习者学习一系列材料,在随后的测试阶段,给学习者提供先前学习的部分材料作为提取线索,让学习者回忆剩余的材料,其回忆成绩反而比没有提取线索时回忆成绩差。该效应的经典理论模型主要有组织干扰假说和提取抑制假说。由于它们有许多分歧之处,最近提出的双机制解释试图将二者融合,显示了诸多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对双机制解释的进一步探索应侧重于确定组织干扰的量、探讨部分线索相对持久抑制作用的过程、界定组织干扰假说和提取抑制假说的关系,此外对部分线索效应在实际学习生活中的检验也很重要。
刘希平石英唐卫海
生存优势效应的理论解释被引量:1
2013年
生存优势效应指对学习材料进行"生存加工",其提取正确率最高。研究者试图用主题加工、一致性效应和自然选择等理论对生存优势效应进行解释。研究发现主题加工和一致性效应不足以说明生存优势现象,自然选择理论似乎可以更好地对此加以解释,但目前自然选择理论尚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据支持。文章结合已有研究具体分析了最近的未来研究应该关注的焦点问题,例如,自然选择理论的直接证明,并对证明方案等进行了尝试性的讨论。
刘希平刘玉霞唐卫海
关键词:自然选择
心理理论发展研究的一种新范式——矩阵博弈被引量:9
2010年
心理理论指对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是一种毕生发展的能力。但之前的研究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上存在一些缺陷。本文介绍了一种新范式——矩阵博弈(matrix game),对利用其研究心理理论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同时指出了两者相结合的理论基础和实证证据。未来研究可利用矩阵博弈来研究更广年龄范围人群心理理论的发展轨迹,并借助fMRI等技术来测查矩阵博弈中心理理论推理的脑机制。
李晶刘希平
关键词:心理理论思维
辨别任务中线索有效性对儿童返回抑制发展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辨别任务范式,运用三个3×3×3的混合实验设计(线索有效性、年级、靶子出现位置),考察了3种线索-靶子时间间隔下线索有效性对辨别任务中儿童返回抑制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完成任务所需的反应时逐渐缩短;(2)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出现返回抑制所需的SOA缩短;(3)辨别任务的难度比较大,所需的认知技能和工作记忆更多,因此返回抑制出现的机制也就更复杂,线索有效性对辨别任务下的返回抑制的影响并没有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
唐卫海刘娜刘湍丽刘希平
关键词:儿童发展
觉察任务中线索有效性对儿童返回抑制发展的影响
2010年
采用觉察任务范式,运用三个3×3×3的混合实验设计(线索有效性、年级、靶子出现位置),考察了3种线索-靶子时间间隔上线索有效性对觉察任务中儿童返回抑制的发展性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年龄的增长,被试的反应速度逐渐加快,小学2年级到小学4年级之间,是儿童反应速度的快速增长期,4年级之后逐渐趋于稳定;(2)返回抑制的出现进程受儿童注意能力发展的制约,随着儿童注意能力的发展,返回抑制出现的时间进程缩短,儿童返回抑制的发展经历了由自动的转变为目的驱动的过程;(3)随着年龄的增长,被试对由突然刺激引发的外源性注意的策略性调控能力不断增强,被试利用线索的预测信息内源性的调节注意定向的能力逐渐增强。
刘希平刘娜刘湍丽
关键词:儿童发展
成功的信念-愿望推理机制被引量:2
2010年
本文介绍了模块论的最新进展——成功的信念-愿望推理机制(ToMM-Sp)。ToMM-SP结合信息加工理论阐述心理理论的内部加工机制,提出双抑制和返回抑制两类抑制控制模型。本文综述了ToMM-SP的理论假设及各类实验研究,并针对其不足指出了要确定心理理论的内部加工过程尚需解决的问题。
刘希平刘娜
不同教学方法激发与调节大学生学业情绪的教育实验被引量:21
2010年
对天津某高校大二3个教学班77名被试,采用教育实验法探讨了传统教学法、归因训练干预、活动教学法在大学生英语课堂教学中学业情绪的激发与调节情况。结果表明:传统教学法无显著影响;归因训练干预后,学生的焦虑、气愤、放松、自豪、厌烦、失望和兴趣等学业情绪有显著改变;活动教学后,学生的焦虑、羞愧、厌烦、愉快和兴趣等学业情绪有显著改变。实施后两种教学法后,正性情绪得分均有所提高,负性情绪得分均有所下降。两种教学法在激发与调节学业情绪的效果上各有侧重。
马惠霞林琳苏世将
关键词:教学方法大学生学业情绪教育实验
研究心理理论的新方法——失言识别任务被引量:5
2010年
心理理论是对他人心理状态进行推论的能力。考察心理理论的经典范式是错误信念任务,而青少年和成人在这种任务上可能出现天花板效应。为了测量青少年和成人的心理理论,Valerie E.Stone和她的合作者设计了失言识别任务。征求了Stone意见,对失言识别任务的提出、构成、使用进行了介绍,说明了该任务相对于经典范式的优势;与此同时,分析了失言识别任务范式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其效度指标问题,与言语能力的分离问题,失言识别任务与执行功能之间的分离等。未来研究可以尝试编制失言识别任务的本土化的量表,并利用其探讨年长个体心理理论水平发展变化的规律。
刘希平安晓娟
关键词:心理理论
3-5岁儿童意图状态推理中的偏差现象
2010年
以判断正误的得分和原因解释的得分作为测量指标,以90名儿童为被试,采用意图冲突推理任务来考察3-5岁儿童对意图状态推理的偏差。结果表明在意图冲突推理任务中,与自己打算去做某事的情况相比,儿童在自己不打算去做某事的条件下更容易正确推理他人的意图,表现出了推理偏差。此结果支持了表征不可通达假设。
李晶刘希平
关键词:心理理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