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06120110003)
- 作品数:40 被引量:330H指数:12
- 相关作者:郑山锁李磊王斌徐强胡义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长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金属学及工艺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 冻融循环下轴心受压砖砌体损伤本构关系模型被引量:12
- 2015年
- 基于损伤力学理论和应变等价原理,将冻融循环下轴心受压(砖)砌体损伤等效为砌体冻融损伤和轴心受压损伤的非线性耦合,推导了砌体冻融损伤和轴心受压损伤演化方程,获得了冻融循环下轴心受压砌体损伤演化方程,建立了冻融循环下轴心受压砌体损伤本构关系模型.利用冻融循环后砌体轴心受压试验数据验证所建立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冻融循环下轴心受压砌体损伤本构关系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冻融循环后砌体轴心受压试验数据.该模型可为寒冷地区在役砌体结构有限元模拟及耐久性评估提供理论基础.
- 商效瑀郑山锁徐强刘春成
- 关键词:冻融循环砌体轴心受压试验
- 基于IDA的型钢混凝土框架的地震易损性分析被引量:19
- 2011年
- 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研究了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易损性和抗倒塌能力。设计了4个具有不同柱梁抗弯承载力之比的结构,对其进行IDA分析,获得了各模型的抗震能力曲线。进行了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获得了场地地震危险性概率模型。根据结构抗震能力曲线,分析了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得到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各性态点的超越概率及结构抗倒塌储备系数。根据结构地震易损性曲线和场地地震危险性概率模型,计算了结构各性态点的年平均超越概率。结果表明,柱梁抗弯承载力之比对计算结果有显著影响,柱梁抗弯承载力之比越大则结构的抗倒塌储备系数越大,结构在特定地震动作用下倒塌的概率越小。
- 李磊郑山锁李谦
- 关键词:增量动力分析易损性
- 基于结构整体损伤指标的钢框架地震易损性研究被引量:27
- 2014年
- 以9层梁柱焊接钢框架为例,选取20条满足场地条件的地震波,对结构进行动力增量时程分析(IDA),对比分别以层间位移角和能量耗散作为结构整体损伤指标评判的结构损伤程度,发现仅以层间位移角作为结构整体损伤指标会高估结构抗倒塌能力,而仅以能量耗散作为结构整体损伤指标则无法判别结构失效模式。为避免单一结构整体损伤指标的缺点,能够同时考虑整体结构的首超破坏与累积损伤,提出了一个基于层间位移角和能量耗散的双参数线性组合的结构整体损伤模型,定义结构4种极限破坏状态,对比层间位移角、能量耗散与建立的结构整体损伤模型的结构损伤曲线与易损性曲线。结果显示,基于层间位移角和能量耗散的双参数线性组合的结构整体损伤模型能够更加合理的描述结构的损伤程度。
- 徐强郑山锁韩言召程洋田进
- 关键词:钢框架易损性分析层间位移角能量耗散
- 考虑局部构造形式影响的焊接节点抗震性能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钢结构梁柱节点的局部构造形式对结构抗震性能影响显著,该文研究已有焊接节点构造形式的优缺点,依据等强设计原则,提出新型的节点构造形式。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考虑构件局部屈曲,对节点施加初始缺陷,并依据已有的钢框架焊接节点试验验证所建立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对新型节点与标准节点、加强型节点和削弱型节点在承载力、断裂性能、滞回性能、退化特性、破坏形态以及累积损伤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探讨新型构造形式节点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新型节点在不改变节点刚度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塑性铰外移,且节点破坏形态与断裂性能滞回性能稳定,在断裂性能与累积损伤方面表现良好。
- 郑山锁徐强田进韩言召孙乐彬
- 关键词: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 型钢高强混凝土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基于19榀型钢高强混凝土简支梁的力学性能试验,观察了诸试件的裂缝开展模式及破坏形态,揭示了影响梁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混凝土强度、含钢率、剪跨比、荷载类型、剪切连接方式及宽度比(型钢翼缘宽度与梁宽之比)对梁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给出了不同连接方式下型钢与混凝土界面间的剪切计算方法。依据现有型钢混凝土梁承载能力计算方法,通过引入截面对称性影响系数以考虑型钢截面形式变化对构件承载力的影响,建立了中和轴通过型钢腹板时型钢高强混凝土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建议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实测值吻合较好,表明该文提出的计算公式具有较高的精度。研究将为型钢高强混凝土梁相关计算理论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 郑山锁陶清林王斌胡义
- 关键词:抗剪性能抗弯性能
- 基于构件的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地震损伤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损伤,基于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连梁的损伤模型,通过加权系数法合理地考虑局部损伤向整体损伤迁移转化的多尺度效应,建立了能够反映构件损伤、楼层损伤以及整体结构损伤三者之间迁移演化规律的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地震损伤模型。结合试验结果,对损伤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给出了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损伤状态及相应的损伤指数范围。结果表明,该损伤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地震损伤发展过程与程度,研究结果可为该类结构的地震损伤评估以及基于损伤的抗震设计方法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 郑山锁徐强杨丰孙龙飞杨威
-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抗震性能
- 锈蚀钢框架地震损伤模型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为了合理地描述锈蚀钢框架的地震破坏形式及不同程度的锈蚀对钢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在欧进萍等人提出的钢结构地震损伤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锈蚀钢结构地震损伤模型。为确定锈蚀钢结构地震损伤模型参数,分别给出锈蚀梁、柱构件双线性恢复力模型特征点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获得损伤模型中的其他参数数值。利用加权系数法合理地考虑锈蚀构件损伤向整体结构损伤迁移转化的多尺度效应,建立锈蚀钢框架整体地震损伤模型。结合该损伤模型的特点,定义了对应结构不同破坏等级的损伤指数范围。最后,对5榀具有不同锈蚀率的平面钢框架结构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的损伤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钢框架结构随锈蚀程度的退化规律。
- 郑山锁王晓飞程洋孙乐彬
- 关键词:地震损伤模型
- 基于结构损伤的在役钢框架地震易损性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针对钢材锈蚀会致结构过早失效、需对不同龄期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评估问题,提出基于首超变形及累积塑性转角的双参数构件损伤模型;考虑构件与层权重系数建立结构整体损伤模型,定义结构4种破坏状态。通过已有钢材锈蚀规律引入时间参数,建立钢材多龄期本构与钢框架全寿命地震易损性模型,以9层梁柱焊接钢框架为例,选20条满足场地条件的地震波,对不同龄期(0年、25年、50年、75年、100年)钢框架分别进行动力增量(IDA)分析,所得不同龄期结构整体损伤指数与地震动参数(峰值加速度)之间满足指数关系,给出5个龄期、4种性能水平下结构易损性曲线。通过二次曲线回归拟合不同性态水平下结构破坏时峰值加速度(PGA)平均值及对数标准差与龄期关系,建立结构随龄期变化的连续失效概率函数,获得结构失效概率随龄期变化规律。
- 徐强郑山锁程洋韩言昭田进
- 关键词:钢框架易损性分析全寿命锈蚀
- 混凝土断裂面多重分形谱的二次拟合研究被引量:12
- 2013年
- 基于混凝土断裂面的分形特性,采用Weierstrass-Mandelbrot(W-M)分形曲面法构造了具有不同分形特征参数的混凝土分形断裂面;对比研究了混凝土分形断裂曲面的多重分形特性,得到了混凝土分形断裂面的多重分形谱曲线。针对混凝土多重分形谱曲线的几何特性,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混凝土分形断裂面的多重分形谱进行了二次拟合;对拟合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拟合函数进行改进,从而实现了对混凝土断裂面多重分形谱曲线的简化计算。试验结果与拟合结果的对比研究显示,该文所提出的多重分形谱拟合方法能够较好地实现对混凝土断裂面的多重分形谱曲线的模拟,并对多重分形谱的变化规律和趋势进行较为精确的表达。研究成果对研究混凝土断裂面的形成规律乃至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 郑山锁任梦宁谢明李磊
- 关键词:混凝土多重分形谱
- 地震激励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层损伤研究
- 2013年
- 地震激励将诱引建筑结构损伤,且损伤会由于荷载循环次数的增加而不断累积。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关于楼层地震损伤模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结构损伤从构件维度上考虑比从整体结构维度上考虑更能合理反映损伤演化规律。采用"预损法"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框架结构在构件各主要设计参数(如楼板作用、轴压比)变化时所引起的损伤,揭示各类构件损伤对楼层损伤的影响规律,建立往复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层损伤模型。
- 郑山锁王萌胡义闫岳恒
-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数值模拟损伤演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