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20120318084)
-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翠梅欧俊斌付四毛黄连红黄湘更多>>
-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中山市博爱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博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山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及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总结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筛查状况,并分析替代治疗疗效。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测定新生儿滤纸干血片标本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阳性者召回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静脉血TSH、游离甲状腺素以确诊。选取经确诊CH并规范治疗2年的永久性CH患儿54例(CH组)及正常健康儿童120例(对照组),两组均长期监测体格发育,并于6月龄、24月龄时采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及儿童气质量表分别评估神经运动发育水平及气质特征。结果共筛查新生儿285242例,确诊140例,CH发病率1/2037。CH组及对照组的年龄别身高Z评分(LAZ)及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WAZ)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6月龄、24月龄时CH组Gesell总发育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大运动发育商均落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6月龄、24月龄时,CH组和对照组气质类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比对照组,CH组中难养型及中间偏难养型的比例较高。CH组与对照组在活动水平、适应性、反应强度及坚持性四个维度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H患儿经早期替代治疗后体格生长及神经运动发育基本正常,但尚需关注其心理行为问题。
- 黄连红上官予梅付四毛刘玉玲欧俊斌徐康张翠梅
- 关键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体格发育气质儿童
- G6PD缺陷与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的关系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陷对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确诊为EV71感染手足口病的男性患儿220例,根据病情分为普通组(145例)和重症组(75例);将同期体检的132例健康男性儿童设为对照组。用全自动生化仪进行血液中G6P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丙二醛(MDA)水平的测定。结果重症组G6PD缺陷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5)。重症组中G6PD缺陷患儿的总热程、精神异常时间、肢体抖动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G6PD正常者长(P<0.05)。急性期及恢复期普通组与重症组患儿血中GSH、G6P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MD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普通组及重症组G6PD缺陷患儿急性期血GSH水平均低于G6PD活性正常患儿,MDA水平均高于G6PD活性正常患儿(P<0.01)。急性期及恢复期患儿GSH水平与G6PD活性均呈正相关(分别r=0.61、0.58,均P<0.01);急性期患儿MDA水平与G6PD活性呈负相关(r=-0.29,P<0.01)。结论 G6PD缺陷可能是EV71型手足口病的易感因素,伴G6PD缺乏的患儿病情可能更重,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
- 欧俊斌张翠梅付四毛黄湘黄连红
-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