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重点会计科研课题(2003KJB006)
- 作品数:4 被引量:320H指数:4
- 相关作者:胡奕明饶艳超谢诗蕾金洪飞沈光明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财政部重点会计科研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银行信贷中会计信息的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47
- 2005年
- 贷款人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关注不只是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理论问题, 更重要的是银行如何加强对贷款风险有效控制的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本项工作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了解银行授信过程中会计信息的应用情况及银行对非财务信息的使用情况。我们发现, 银行对长短期借款、主营业务收入、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财务信息高度重视, 对有助于进一步判别企业潜在风险的报表附注信息也比较重视。
- 饶艳超胡奕明
- 关键词:会计信息银行信贷企业财务信息决策有用性短期借款附注信息
- 银行监督效应与贷款定价——来自上市公司的一项经验研究被引量:127
- 2005年
- 银行作为最大的投资者之一能否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本文通过考察银行贷款利率与借款企业财务状况和治理状况之间的关系,来观察我国银行是否具有这种监督作用。我们发现,银行的贷款利率无论长期还是短期,都与借款企业当前财务状况和公司治理状况有一定的合理相关关系,说明我国银行对借款人经营活动已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
- 胡奕明谢诗蕾
- 关键词:银行上市公司贷款定价企业财务状况贷款利率借款人
- 证券分析师关注自己的声誉吗?被引量:39
- 2006年
- 本文通过对分析师信息收集方式、分析技术和手段、选股动机等几方面的 Probit 分析,发现他们已有一定的声誉构建意识,但关注的层面有别。在建立公司内部声誉和机构投资者客户层面的声誉时会更多地通过私人信息的收集、分析手段的运用来积累,但面对社会大众的市场声誉却未发现这种主动性。分析师非常看重信息资源的优势,私人信息是分析师获得声誉的基础。分析师在积累自身声誉时,对技术面甚至形象面考虑较多,而对投资者利益保护一类的道德面重视不够。这一结论也表明,中国缺乏分析师声誉回报机制,无论是证券公司内部还是在整个市场,都没有将分析师声誉与其回报联系起来。由此我们建议,尽快建立分析师声誉回报机制。
- 胡奕明金洪飞
- 关键词:证券分析师信息来源
- 证券分析师关注自己的声誉吗?
- 通过信息收集方式、分析手段、选股动机等几方面的回归分析,发现我国证券分析师已有一定的“声誉意识”,但关注的层面有别。分析师对公司内部声誉和在机构投资者中的声誉会通过私人信息的收集、分析手段的提高来积累,但对市场声誉却未发...
- 胡奕明王军孙聪颍
- 关键词:证券分析师信息来源
- 见解的独到性与预示性——关于我国证券分析师分析能力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9
- 2005年
- 本文通过对我国证券分析师的年报分析文章的研究,利用分析师得出的定性的褒贬结论,考察了分析师是否具有独到见解,以及分析师的这些结论是否具有预示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分析师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但没有很强的证据表明他们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分析师在得出褒贬结论时关注的信息不同、使用的方法不同,而且在下贬义结论时,分析师倾向于使用确凿的信息和灵活的分析方法,但未发现分析师对不同行业、失败和非失败的公司进行分析时在关注的信息、使用的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异。分析师下结论还比较依赖审计师的意见,对被分析公司的当前会计业绩也非常倚重。尽管如此,研究表明,这些定性结论已具有一定的预示性。
- 胡奕明沈光明岑江华
- 关键词:证券分析师独到见解
- 信贷人员对企业信息收集、分析及判断能力研究
- 贷款人对企业信息收集、分析及判断是银行对贷款风险有效控制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本项工作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银行授信过程中企业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应用情况,同时还调查了银行对非财务信息的使用情况。我们发现,银行在收集、...
- 胡奕明李红霞
- 关键词:银行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