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8AA10Z152)

作品数:13 被引量:66H指数:6
相关作者:卢长明吴刚肖玲曹应龙武玉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玉溪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油菜
  • 6篇基因
  • 4篇甘蓝
  • 4篇甘蓝型
  • 4篇甘蓝型油菜
  • 3篇克隆
  • 2篇转基因
  • 2篇基因工程
  • 2篇基因克隆
  • 1篇多不饱和脂肪...
  • 1篇新种质
  • 1篇性状
  • 1篇亚基
  • 1篇烟草
  • 1篇乙酰辅酶A羧...
  • 1篇硬脂
  • 1篇油料
  • 1篇油料作物
  • 1篇杂种
  • 1篇杂种优势

机构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北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玉溪市农业科...

作者

  • 9篇卢长明
  • 5篇吴刚
  • 4篇肖玲
  • 4篇曹应龙
  • 3篇武玉花
  • 2篇张丽
  • 2篇胡亚平
  • 2篇官春云
  • 2篇陈桂敏
  • 2篇贾艳丽
  • 2篇吴磊
  • 1篇王学军
  • 1篇龚莹
  • 1篇柴友荣
  • 1篇熊兴华
  • 1篇刘聪
  • 1篇汪骞
  • 1篇赵永国
  • 1篇彭少丹
  • 1篇李均

传媒

  • 6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油菜高含油量基因工程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油菜是世界上重要油料作物之一,是世界食用植物油的重要来源。近十年来,随着其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植物油来源,因此提高油菜种子含油量具有重大的经济利用价值。近年来,基因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优化油菜品种资源的新方法。三酰甘油对种子油脂的形成十分重要,它是油菜种子最主要的储藏脂类。将三酰甘油合成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及一些转录因子转入到油菜组基因中,一方面增加种子中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另一方面增加转录因子表达以增强糖酵解和三酰甘油形成的相关基因表达,增加底物浓度和三酰甘油合成的速度,期待获得高含油量的转基因油菜。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油菜油酯代谢关键酶基因及调控基因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提高油菜含油量的发展思路。
吴尚虹胡家金施春霖刘聪官春云熊兴华
关键词:油菜含油量三酰甘油基因工程
甘蓝型油菜KCS13基因克隆与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巢式PCR和基因组步移方法,从油菜的基因组中获得一段长度为3 356bp的序列。分析显示,该序列包含了KCS13基因的编码序列和启动子,命名为甘蓝型油菜KCS13基因,其转录区全长为1 587bp,编码区长1 389bp,无内含子,编码一条长462个氨基酸的多肽链。在甘蓝型油菜A、C基因组中都有KCS13基因存在。该基因主要在花蕾中表达,茎、叶和种子中表达稍弱,根中未检测到该基因表达。
邢素娜曹应龙武玉花吴刚李均卢长明
关键词:油菜基因克隆
油料作物内标准基因研究与应用被引量:6
2009年
内标准基因(Endogenous reference gene)是指具有植物物种专一性且拷贝数恒定、不显示等位基因变化的保守DNA序列。可用于对基因组中某一目的基因进行定量分析和验证PCR反应体系中是否存在抑制物质。基于其物种特异性,内标准基因还能用于食品搀假使杂的判定。油料作物涉及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油料制品的鉴别和转基因油料作物的检测急需使用内标准基因,目前,油料作物内标准基因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还没有对它们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的报道。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油料作物内标准基因的研究,阐述了各物种已开发的内标准基因,并对这些基因从引物位置、扩增片段的大小、拷贝数等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本文综述了油料作物内源特异参照基因的研究概况和存在问题,有助于对油料作物及其它作物内源特异参照基因的进一步开发和深入研究。
张丽吴刚曹应龙肖玲胡亚平陈桂敏卢长明
关键词:油料作物转基因检测
油菜热休克蛋白基因HSP81.1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2011年
本研究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基因组中扩增获得热休克蛋白基因启动子,并将其克隆至双元载体pBI121的GUS报告基因上游,构成双元表达载体pBI121 HSP GUS。通过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转化烟草后获得转基因植株。对T1转基因植株研究表明,外源基因在42℃处理1h后开始表达,且即使用同样条件诱导,GUS基因的表达率和表达量在不同生长时期也有差异。在第50d左右的苗期,GUS基因的表达率和表达量高,但随植株老化而逐渐下降。研究显示,利用油菜的热休克蛋白启动子可以达到通过温度控制烟草基因表达的目的。
陈桂敏吴刚曹应龙武玉花肖玲卢长明
关键词:GUS报告基因油菜转基因烟草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替代来源——转基因油料作物被引量:5
2009年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对人体健康和发育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海洋鱼类资源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的加剧,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日益枯竭。利用转基因油料作物生产LCPUFA,特别是DHA和EPA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归纳了LCPUFA合成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描述了利用植物基因工程合成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EPA和DHA)取得的主要成果,讨论了影响转基因油料作物合成DHA和EPA的关键因素,最后对利用转基因油料作物合成DHA和EPA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胡亚平吴刚张丽卢长明
关键词: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植物基因工程DHAEPA
人工合成油菜与栽培油菜F1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被引量:8
2011年
以4个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Resynthesized rapeseed lines,RS)与4个栽培油菜(Brassica napus,BN)为亲本,按Grifings I法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将产生的56个F1组合分为人工合成种×人工合成种(RS×RS)、人工合成种与栽培油菜杂交种(NRF1)和栽培油菜×栽培油菜(BN×BN)三种类型,并系统分析NRF1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与对照中双10号(ZS10)相比,NRF1在株高、分枝高、分枝长、分枝数和主花序长等农艺性状表现出较高的优势。32个NRF1组合的单株产量中,有7个表现正向对照优势,占22%,其中05R1×XY15的单株产量为24.47g,在所有参试材料中居第二位,说明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具有利用可能性。产量组成因子分析结果表明,NRF1的平均单株角果数(436.96)极显著高于RS×RS(416.19)和BN×BN组合(370.89);千粒重在三种类型组合中无显著差异;每角粒数则表现为BN×BN(17.35)>NRF1(11.58)>RS×RS(8.28),说明每角粒数是NRF1杂种产量与产量杂种优势的主要限制因子。
赵永国肖玲卢长明
关键词: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杂种优势
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结构·功能及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0年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ase)属于生物素包含酶类型Ⅰ,在生物体内催化乙酰辅酶A形成丙二酰辅酶A。在植物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主要有异质型和同质型2种;在动物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属同质型,分为ACC1和ACC2 2种类型。主要介绍了分布于双子叶植物以及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的质体中的异质型ACCase的亚基组成、结构、功能及其编码基因。ACCase由生物素羧化酶(Biotincarboxylase,BC)亚基、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亚基(Biotincarboxyl Camer Protein,BCCP)、羧基转移酶的α-CT亚基和β-CT亚基4种亚基构成,有3个功能结构域,即BC功能结构域、BCCP功能结构域以及CT功能结构域。除β-CT亚基由质体基因编码外,其他亚基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转运到质体中组成功能蛋白,参与脂肪酸的合成。
龚莹彭少丹汪骞官春云王学军杨进成瞿观刘坚坚林良斌
关键词:乙酰辅酶A羧化酶亚基基因
芸薹属查尔酮合酶基因家族RNA干扰载体的构建
2010年
采用PCR法克隆芸薹属CHS基因家族的RNAi片段,经T-载体克隆并测序后,用特定的双酶切方案将其反义片段、正义片段分别亚克隆到平台载体pFGC5941M的启动子与间隔区、间隔区与终止子之间,形成RNAi载体,转化大肠杆菌,完成复合PCR鉴定,然后转化根癌农杆菌。结果表明:经测序,以甘蓝型油菜BnCHS1基因为模板克隆的芸薹属CHS基因家族的RNAi片段BCHSI为831 bp,采用Nco+Aat和BamH+Xba分别将其反义和正义片段亚克隆到pFGC5941M中;经复合PCR鉴定,11 814 bp的RNAi载体pFGC 5941M-BCHSI(简称pBCHSI)构建成功,并获得了根癌农杆菌LBA4404的工程菌株。芸薹属CHS基因家族RNAi载体的成功构建,将促进甘蓝型油菜、白菜、甘蓝等芸薹属物种类黄酮性状的研究与修饰。
闫楠刘琼马丽娟柴友荣
关键词:芸薹属类黄酮RNA干扰(RNAI)
整株转化法及其在油菜上的应用与展望被引量:8
2009年
近年来,在植物遗传转化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迫切需求下,一些不依赖于受体细胞脱分化、再分化过程的转化技术(即所谓的整株转化法)相继出现,它们大多以分生组织或生殖细胞作为受体,不受基因型限制,具有操作简单、转化效率高、无体细胞变异和后代遗传稳定等优点。该文对整株转化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重点讨论了其在油菜(Brassica napus)上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邹智卢长明
关键词:根癌农杆菌油菜分生组织生殖细胞
十字花科植物中低芥酸野生种的发掘和FAE1基因的功能验证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发掘低芥酸野生种,并探明这些野生种的低芥酸遗传机理。【方法】本研究采用同源序列法从野生种和甘蓝型油菜中分离FAE1序列。用酵母系统异源表达野生种的FAE1。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脂肪酸组成。【结果】比较FAE1序列发现5个野生种的FAE1序列与甘蓝型油菜的FAE1同源性高于85%。分析它们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发现5个野生种在第282位氨基酸残基处都是丝氨酸,而且与酶活性相关的氨基酸残基(Cys223、His302、His387、His391和His420)都没有发生突变,这些特征与报道的高芥酸油菜品种相同,不同于低芥酸油菜。Western Blot分析发现野生种的FAE1都在酵母系统中获得了表达,转化诸葛菜和荠菜FAE1的酵母并未合成长链脂肪酸,而转化新疆野芥、新疆白芥和菘蓝的FAE1的酵母都有微量长链脂肪酸的合成。【结论】诸葛菜和芥菜确为低芥酸野生种,而且其低芥酸性状源于FAE1编码产物的失活。
武玉花吴刚肖玲曹应龙卢长明
关键词:十字花科植物酵母表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