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GIGCX-04-06)
- 作品数:2 被引量:123H指数:2
- 相关作者:罗震宇徐义刚何斌王雅玫杨岳衡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用沉积记录来估计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前的地壳抬升幅度被引量:74
- 2005年
- 玄武岩喷发前公里规模的地壳抬升是大火成岩省地幔柱成因的一个重要标志,此类地质证据的缺乏反过来被一些学者用来否定地幔柱学说。本文在厘定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中冲积扇沉积记录的基础上,根据茅口组顶部的剥蚀特征,估算峨眉山地幔柱上升造成的地壳抬升幅度大于1000m,这与CampbellandGriffiths的地幔柱理论模型基本吻合,从而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地幔柱形成机制,乃至激烈争议中的地幔柱学说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 何斌徐义刚王雅玫罗震宇王康明
- 关键词: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地幔柱地壳抬升
- 扬子块体西缘新元古代双峰式火山岩成因:Hf同位素和Fe/Mn新制约被引量:50
- 2005年
- 报道了扬子西缘新元古代苏雄组火山岩的高精度主量元素和Hf同位素数据.苏雄组玄武岩具有较大变化范围的εHf(T)值(+4.3^+8.0)和Fe/Mn比值(41.9~97.6),其中分异程度低的样品具有较高的Fe/Mn比值和Hf-Nd同位素组成,很可能是地幔柱中石榴石单斜辉石岩高压部分熔融形成的,表明苏雄组玄武岩与新元古代(超级)地幔柱有直接的物源关系,而少数εHf(T)值和Fe/Mn比值低的样品受到了岩浆结晶分异/地壳混染作用的影响.苏雄组流纹岩具有非常一致的Hf-Nd同位素模式年龄1.3~1.4Ga,是大陆裂谷幔源岩浆底侵/侵入导致地壳浅部的前存年轻岛弧岩浆岩发生脱水熔融形成的.
- 李献华祁昌实刘颖梁细荣涂湘林谢烈文杨岳衡
- 关键词:HF同位素流纹岩新元古代双峰式火山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