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708043)
- 作品数:6 被引量:76H指数:4
- 相关作者:杨冬梅赵旭东杜爱民张素琴何宇飞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Sq电流系午前午后不对称性现象的来源
- 太阳静日变化Sq是地球变化磁场的基本组成部分,Sq的特征反映电离层的电性质和高层大气的潮汐特性.研究Sq的变化特性,能够加深对电离层热层耦合的认识.准确分离出Sq,为计算地磁指数(如Dst、Kp和ΛE等)以及空间天气的准...
- 赵旭东杜爱民徐文耀洪明华刘立波魏勇王程功
- 文献传递
- 四分位法在地磁日变化观测数据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1年
- 四分位法可用于描述包括偏态分布、分布不明和分布末端无确定值等任何分布资料的特征,并且可以去除数据中大数的影响,较均值、标准差等更为稳定。针对地磁日变化数据的复杂性,不同时段数据分布特征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在此引进四分位法加以分析。通过分析,提取地磁日变化中来自地磁场扰动、仪器记录错误、人为干扰以及可能与地震的孕育有关因素的相对异常,这对地磁数据质量的监控及其他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何宇飞杨冬梅朱荣陈传华
- 中磁尾重联触发亚暴的单事例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磁层亚暴的发生与近磁尾(约6~8 R_E)电流片中断和中磁尾(约20~30 R_E)磁场重联密切相关,而极光的极向扩展、电流片中断和磁尾重联的时序过程对于认识亚暴的触发机制至关重要.本文利用位于中磁尾的CLUSTER卫星,同步轨道附近LANL-01、LANL-97卫星,近磁尾POLAR和极区IMAGE卫星的观测,分析了单个亚暴事例.结果表明,在此事件中,中磁尾磁场重联起始比近尾电流片中断早3 min发生,电流片中断发生4 min后,IMAGE卫星观测到极光增亮,同时AE指数突然增大,亚暴膨胀相起始.观测结果与亚暴中性线模型较为吻合.
- 王荣生杜爱民陆全明赵旭东罗浩
- 关键词:亚暴磁场重联
- Sq电流系午前午后不对称性现象的来源被引量:23
- 2008年
- 太阳静日变化Sq是地球变化磁场的基本组成部分,Sq的特征反映电离层的电性质和高层大气的潮汐特性.研究Sq的变化特性,能够加深对电离层-热层耦合的认识.准确分离出Sq,为计算地磁指数(如Dst、Kp和AE等)以及空间天气的准确预报提供必要信息.本文利用地磁观测数据,重点分析了北半球Sq形态及其午前午后不对称现象、Sq日变幅的变化特征、不同纬度地区日变幅与太阳天顶角的相关性的差异.研究表明低纬电流系和高纬电流系是引起Sq形态变化的重要来源,也是各种不对称性的主要起因.
- 赵旭东杜爱民徐文耀洪明华刘立波魏勇王程功
- 磁暴时磁场变化率与地电场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6
- 2010年
- 对2003年10月29日、10月30日两个典型大磁暴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磁暴期间磁场变化率与地电场的关系,以及磁暴期间磁暴、磁场变化率及地电场的周期成分。结果表明,磁暴期间H分量变化率与地电场东向分量观测数据显著相关,并且周期成分相同。
- 张素琴杨冬梅
- 关键词:地磁磁暴地电场
- 地磁低点位移与地磁场等效电流体系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9
- 2009年
- 利用地磁内外源场分离的方法,反演得到了1997年11月8日玛尼地震和1998年1月10日张北地震前地下和空间等效电流体系的演化图象,并分析研究了地磁低点位移出现前后等效电流体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内、外场等效电流体系的变化与地震"低点位移"异常现象有着内在的联系,等效电流体系变化可能是地磁低点位移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随着我国地磁台站的加密建设,势必可以得到更为精确的地磁场等效电流体系的演化特征,更有利于地震预测的研究.
- 陈化然杜爱民王亚丽杨冬梅张素琴李琪赵旭东刘晓灿朱荣何宇飞马君钊王建国
- 关键词:地震
- 中国大陆两次地磁急变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通过分析我国9个地磁台站1985-2003年间Y分量和Z分量的年变率曲线,发现1991年在Y分量上有明显地磁急变(Jerk)反映,Z分量并没有明显反映。同时在2000-2001年附近发现Z分量的年变率曲线斜率普遍出现急剧的转折,而在Y分量上则没有发现这种现象。其次,利用地磁场月均值与AP指数月均值的相关性,通过一个确定的模式,从地磁场月均值中除掉外源场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Y分量和Z分量来说,是否去掉外源场对地磁急变的鉴别并无明显影响。最后,用年变率的等值线图分析了我国地磁台网范围内地磁急变的时空分布演化特征。
- 张素琴杨冬梅李琪赵永芬
- 关键词:急变年变率等值线AP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