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YBJJ0729)

作品数:5 被引量:44H指数:5
相关作者:刘斌杨明吴旻滕皋军靳激扬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2篇动脉
  • 2篇多层CT
  • 2篇心脏
  • 2篇血管造影
  • 2篇造影
  • 2篇听觉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成像
  • 1篇单侧
  • 1篇调幅
  • 1篇心电
  • 1篇心电门控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造影
  • 1篇心血管造影术
  • 1篇心脏病
  • 1篇心脏病患儿
  • 1篇心脏缺损

机构

  • 5篇东南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滕皋军
  • 5篇吴旻
  • 5篇杨明
  • 5篇刘斌
  • 3篇靳激扬
  • 2篇高修成
  • 2篇唐文伟
  • 2篇黄志纯
  • 2篇莫绪明
  • 2篇高薇薇
  • 1篇冯旭
  • 1篇邓钢
  • 1篇季慧
  • 1篇张新荣
  • 1篇刘志勇
  • 1篇张洪英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正常人及单侧突发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功能MRI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正常人及单侧突发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调幅音刺激任务时听觉皮层的激活。方法对25名健康受试者及30例突发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分别进行正弦调幅音任务下的EPI序列的fMRI数据采集,实验刺激声音分别为0.5、2、4 kHz纯音经8Hz调幅。功能MRI的检查时间为突聋后12d内。调幅音刺激强度为96 dB SPL,双耳同时呈现。采用事件相关Sparse设计采集数据以减少扫描噪音,利用SPM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大部分正常听力者及耳聋患者主要表现为初级听觉皮层激活,正常听力者以左侧半球优势(11/16),突发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表现为患耳侧听觉皮层优势(16/22)。正常受试者及单侧突发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双侧初级听觉皮层的激活体积和强度均随刺激频率的增高而降低。结论两组人群听觉皮层激活偏侧性的改变表明在单侧突发感音神经性耳聋初期,听觉皮层发生了适应性的改变。
杨明刘斌滕皋军黄志纯高薇薇季慧吴旻冯旭张洪英王坚
关键词:听觉听觉丧失感音神经性
多层CT在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主动脉异常分类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 研究多层CT对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主动脉异常分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09年6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有手术结果的1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岁)的64层CT增强检查资料,观察其诊断先天性主动脉异常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并与心脏超声及多普勒结果进行对比.患儿随机采用80 kV(n=72)及100 kV(n=48)两组扫描,观察其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 多层CT共发现36例(36/120,30%)先天性主动脉异常,其类型分别为双主动脉弓2例,左位主动脉弓伴迷走右锁骨下动脉2例;右位主动脉弓22例(右位主动脉弓伴迷走左锁骨下动脉6例,右位主动脉弓伴镜像分支12例),主动脉缩窄10例.64层CT诊断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主动脉异常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100%、100%、100%,心脏超声及多普勒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27.8%、97.6%、76.7%.80 kV及100 kV管电压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69±0.52、4.58±0.58,两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P=0.28).结论 多层CT心血管成像能满意地观察并鉴别先天性主动脉异常的类型,可作为先心病常规心脏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手段,为手术计划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信息.1岁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多层CT检查时可常规选择80 kV扫描以减少射线剂量.
杨明莫绪明靳激扬吴旻刘斌刘志勇高修成唐文伟滕皋军
关键词:心脏缺损先天性X线计算机心血管造影术
64层CT下肢动脉成像技术及后处理策略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技术及后处理策略。方法42例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下肢动脉检查,其中31例患者同时进行了DSA检查。观察CT增强后2次扫描下肢动脉远段的显示情况,并对比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重建(VR)对下肢动脉分支的显示差异。结果第1次增强扫描时18支足背动脉不显影,15支足底动脉不显影;增强后延迟扫描14支足背动脉不显影,11支足底动脉不显影;第2次结果与DSA一致。MIP重建观察到的血管分支多于VR,两者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t=7.445)。结论下肢CT动脉成像中需注意追加第2次延迟扫描。MIP较VR能显示血管的更多分支,两者在观察图像中各有所长,需合理应用。
杨明滕皋军刘斌吴旻靳激扬邓钢
关键词:CT血管造影多层CT下肢
听觉功能MRI研究的实验设计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听觉fMRI研究的有效数据采集方式。方法对13例健康年轻受试者分别采用纯音及调幅音两种听觉刺激条件,刺激分别采用组块和事件相关设计进行听觉呈现,以比较连续及稀疏两种采集方式下听觉皮层的fMRI响应,运用SPM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定位,并分析两种不同实验数据采集方式下听觉皮层激活的差异。结果调幅声较纯音更易激发听觉皮层的激活;两种刺激条件下,稀疏采集时听觉皮层的fMRI响应明显多于连续采集,比较听觉皮层各区,以初级听觉皮层fMRI响应为著。结论调幅音是听觉fMRI研究中的合适刺激;稀疏采集方式有助于克服环境噪声的负面影响,结合物理衰减方法,可实现听觉功能的fMRI研究。
杨明刘斌滕皋军黄志纯高薇薇吴旻王坚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纯音听觉皮层
64层螺旋CT心电门控与非门控扫描显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冠状动脉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64层CT心电门控与非门控扫描技术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冠状动脉(CA)的显示价值。方法对31例复杂CHD患儿进行64层CT检查,其中20例患儿同时进行心电门控及非心电门控扫描,按5级评分法分别观察两种扫描模式下冠状动脉各节段的成像质量。结果与非心电门控扫描相比,所有心电门控扫描模式均优于非门控模式。除旋支近段、右冠状动脉近段、远段成像质量无明显差异外,余各节段成像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扫描模式对CA近段的观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远段的观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门控扫描能较好地观察CA的开口及近段的走行,能满足绝大部分临床术前诊断需要,可作为复杂CHD推荐扫描模式。该扫描模式下可疑CA异常开口、走行时需加扫心电门控模式,从而进一步显示CA的细节。对于临床高度关注CA位置的病例应常规进行心电门控扫描。
杨明滕皋军莫绪明刘斌吴旻靳激扬张新荣唐文伟高修成
关键词:冠状血管心脏病先天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