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12692107800)
- 作品数:2 被引量:135H指数:2
- 相关作者:诸大建臧漫丹刘国平田园宏王欢明更多>>
-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生态福利绩效:概念、内涵及G20实证被引量:88
- 2013年
- 提高生态福利绩效是绿色转型发展的本质要求。本文在分析比较各种福利和生态资源消耗度指标的基础上,发展出基于出生时预期寿命和人均生态足迹的生态福利绩效指标,并对二十国集团1996-2007年间的生态福利绩效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生态福利绩效处在二十国集团平均值以下,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处在平均值以上。1996-2007年间二十国集团的19个国家中生态福利绩效呈下降趋势的只有中国、巴西、墨西哥,其中中国的下降速度最快;其余16个国家生态福利绩效均呈上升趋势,按照生态福利绩效增长率排名,前5的国家分别是美国、南非、法国、阿根廷、英国。二十国集团国家福利与生态资源消耗脱钩关系以绝对脱钩为主,同时包含了绝对脱钩、相对脱钩和没有脱钩3种状态。通过构造出二维框架出生时预期寿命与生态福利绩效,以及二维框架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福利绩效,并按"福利-绩效-足迹"特征进行分类,发现二十国集团国家的绝大多数属于3种主要类型。对于"高福利-低绩效-高足迹"的发达国家,应在保持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同时减少物质消耗的增长,实行地球承载力范围内的生态足够战略;对于"中福利-中绩效-中足迹"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应维持现在较接近地球人均生态承载力和发达国家人均生态足迹之间水平,实施地球承载力边界内的生态效率战略;对于"低福利-高绩效-低足迹"的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应在可以接受的地球自然资本消耗情况下,实现较高的经济社会发展。
- 臧漫丹诸大建刘国平
- 关键词:生态足迹
-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水足迹值:1978-2010被引量:47
- 2013年
- 水足迹是度量水资源利用效率改进的工具,中国农业的水资源紧缺使计算从单一粮食作物到国家等不同层面的水足迹值的重要性凸显。文章基于彭曼公式对单种粮食作物绿水和蓝水水足迹值进行计算,介绍了省际范围、国内生产、国际贸易以及国内消费水足迹值的计算方法,测算了1978-2010年共33年内的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和高粱等5种主要粮食作物的上述4种水足迹值。结果表明:33年间中国稻谷种植消费了48%的水足迹值,是水足迹消费量最大的粮食作物。相对于绿水更加稀缺的蓝水在此期间利用效率提高了40%,而中国国内生产粮食作物水足迹总量却不降反升,2010年比1978年增长了2.01%。中国是5种粮食作物的水足迹净进口国,并且对国外的水足迹依赖程度正在增大,进口粮食作物水足迹量在国内消费水足迹值中的占比从1978年的1.67%增加至2010年的9.06%。在进口的水足迹中,绿水足迹与蓝水足迹的比例为14.06,高于国内1.96的比例,表明其他国家将其相对丰富的雨水通过粮食贸易出口给中国,缓解了中国国内的水资源稀缺,提高了国际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后,对比水足迹与土地、人口和经济发展关系发现,33年间种植单位面积的粮食作物例如稻谷所需要的水足迹量降低了37.58%,人均水足迹量降低了13.54%,单位水足迹的经济产出提高了9.89%,而之所以水足迹的综合利用效率的提高没有带来水足迹总量的减少,主要原因由于5种粮食作物产量在其间增加了98.89%,粮食种植数量增加了水足迹总量。
- 田园宏诸大建王欢明臧漫丹
- 关键词:水足迹农业粮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