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BS2012DX021)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2
相关作者:元辉李志斌葛川李凤荣刘琚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篇色度
  • 1篇深度图
  • 1篇时域
  • 1篇视差
  • 1篇视差估计
  • 1篇视点
  • 1篇视频
  • 1篇视频编码
  • 1篇图割
  • 1篇图像
  • 1篇图像处理
  • 1篇全局优化
  • 1篇下采样
  • 1篇均值漂移
  • 1篇采样

机构

  • 2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工业和信息化...

作者

  • 2篇元辉
  • 1篇刘琚
  • 1篇李凤荣
  • 1篇葛川
  • 1篇李志斌

传媒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色度分割与图割算法的视差估计算法被引量:2
2013年
为提高视差估计的准确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色度分割和图割算法的视差估计算法.该算法采用均值漂移算法对当前图像进行色度分割,并对每个色度分割区域的像素集合分别用图割算法在参考图像中进行像素匹配,进而估计出当前图像的视差.与传统的全局优化算法不同,文中提出的视差估计算法将每个色度分割区域作为整体分别进行全局优化,因而可以提高物体边缘的视差估计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视差估计结果更加准确.
元辉李志斌刘微
关键词:图割全局优化视差估计均值漂移
一种深度图的时域下采样编码及重建方法被引量:2
2016年
为提高三维视频系统的编码效率,提出了一种针对中间视点的深度时域下采样编码方法.首先确定深度图像的丢弃方式;然后利用基于时间一致性和视点间的相关性,恢复出丢弃的深度图像,并对恢复出的结果进行维纳滤波,进一步提高恢复的深度图的质量.该方法需要向编码端发送维纳滤波器系数和重建深度选择标识符.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同等码率的前提下,解码端重建的虚拟视图的峰值信噪比最大能提升0.229dB,平均提升0.130dB,编码性能得到改善.
葛川刘琚元辉肖依凡李凤荣
关键词:视频编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