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0JJD770022)

作品数:20 被引量:39H指数:4
相关作者:周萍萍李卓臧佩红郑亚楠张冬冬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外交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文化科学
  • 4篇文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1篇教育
  • 9篇女子教育
  • 4篇女性
  • 3篇社会
  • 3篇女子
  • 3篇文学
  • 3篇教育家
  • 2篇道德
  • 2篇性文学
  • 2篇衍变
  • 2篇医生
  • 2篇日本女性
  • 2篇社会教育
  • 2篇女性文学
  • 2篇助产
  • 2篇助产士
  • 2篇护士
  • 1篇道德观
  • 1篇道德教育
  • 1篇德教

机构

  • 11篇南开大学
  • 7篇外交学院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周萍萍
  • 5篇李卓
  • 2篇臧佩红
  • 2篇郑亚楠
  • 1篇张冬冬
  • 1篇刘岳兵
  • 1篇田香兰
  • 1篇朱玲莉
  • 1篇周晓霞

传媒

  • 3篇南开学报(哲...
  • 3篇南开日本研究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日本问题研究
  • 2篇东北亚学刊
  • 1篇作家
  • 1篇国外文学
  • 1篇齐鲁学刊
  • 1篇日本研究
  • 1篇日本学刊
  • 1篇外国问题研究
  • 1篇外国语文
  • 1篇世界近现代史...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9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元禄时期日本中下层町家女性形象分析——以井原西鹤《世间胸算用》为中心被引量:1
2011年
井原西鹤于元禄5年(1692年)出版的小说《世间胸算用》以当时町人的经济现实状况为素材,正视了那些贪恋金钱、在艰难的生活中痛苦挣扎的中、下层町人,把如何生存、如何生活下去作为思考的问题,肯定了受金钱折磨的中、下层町人的生活,描绘了在严峻的现实环境中艰难生存的人的力量。通过对《世间胸算用》中中、下层町家女性的职业、对生活的姿态、地位的分析,不仅可以了解江户时代中期中、下层町家女性的生存实态以及她们的形象特征,也能够理解生存重压下的这些女性对"自爱"和"自由"之向往与她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
周晓霞刘岳兵
关键词:算计
《列女传》与日本的物语文学作品——以《源氏物语》和《源平盛衰记》为例被引量:3
2012年
刘向的《列女传》是一部宣扬妇德的训诫书。它作为文学作品自9世纪传入日本后,对日本女性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拟通过日本两大物语文学作品——《源氏物语》和《源平盛衰记》来剖析《列女传》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以及它的儒家妇德思想是如何借助文学作品的传播慢慢渗透进日本本土文化,并与之融合,从而诠释中国儒家妇德思想在日本的根基及其影响。
周萍萍
关键词:《列女传》物语文学《源氏物语》
中日两国女子教育:差距及其原因分析
2013年
中日两国的女子教育在前近代业已形成差距,近代以后差距继续扩大,二战后两国女子教育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中日两国在文化传统、社会背景、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是造成女子教育差距的根本原因,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女性不可能像日本女性那样在相对安定的环境下去接受教育,人们对女性解放的热情远远超过了对女子教育的关注和投入;"革命"思维与极"左"思潮的影响阻碍了女子学校在中国的发展。
李卓
关键词:女子教育
近代以来日本女子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特征被引量:3
2013年
在东亚历史上,日本是较早开启女子教育之门的国家。经过明治维新的洗礼及战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变,日本的女子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尤其在普及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及社会教育方面成就斐然。但根深蒂固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教育选择。
李卓
关键词:女子教育男女分校社会教育
女性社会角色的变迁与日本的现代化被引量:1
2013年
日本在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女性社会角色的变迁从特定的角度反映了日本现代化的某些重要特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女性社会角色的变迁为研究对象,阐释了近代日本社会改革中女性角色的法律定位,论述了国家、教育、伦理对女性角色的塑造,考察了职业女性、参政过程等女性角色从家庭向社会转换的艰难与曲折,分析了战后日本民主化改革对女性实现法律、权利、地位上的平等重要作用,同时指出了战后日本现代化过程中女性社会角色变迁面临的局限性。
李卓
关键词:女性社会角色
试论战后日本的女子教育
2013年
本文通过回溯日本女子教育从明治维新后不久到1945年的发展过程,介绍了战后日本女子教育的历史基础,并详细地论述了战后女子教育在民主化改革、曲折成长、确立新方向等不同历史阶段上的演变,最后总结了新世纪日本女子教育的现状及其启示。
臧佩红
关键词:女子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
近代日本的女子医护队伍
2013年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女子医学教育正式起步。随着义务教育制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女性接受医学教育进入医护行业,成为女医生、助产士和护士。女子医护人员的诞生和成长在近代医事制度的发展、卫生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拓宽了女性的职业领域,使女性获得了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及更充分的行动自由,促进了近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郑亚楠
关键词:女医生助产士护士
近代日本女子教育发展原因探析被引量:6
2012年
日本是率先实现近代化的亚洲国家,这与教育事业、尤其是女子教育的发展具有密切联系。近代日本女子教育发展的原因包括:江户时代平民教育机构——寺子屋已经把女性作为教育对象,为明治以后女子教育的普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明治维新后女子教育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从最初模仿欧美国家脱离实际,转而根据本国国情,扎实发展;民间办学是官办女校的重要补充,公私并举的双轨制教育体系与男女双轨制学校体系促进了私立学校发展,民间办学热情是近代女子学校发展的动力;培养良妻贤母的目标使女子教育得以立足。
李卓张冬冬
关键词:女子教育寺子屋义务教育
女教育家与日本女子学校的发展被引量:1
2012年
在日本教育史上,女子学校始终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校教育离不开教育者,女子学校的发展更离不开女教育家。以鸠山春子、下田歌子、吉冈弥生、安井哲子、津田梅子等为代表的女教育家们独立或参与创办了各种女子学校,并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女子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针。女教育家及其女子学校的创建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日本教育体制的特点,在提高女性的知识与教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周萍萍
关键词:女子教育
战后日本女子教育的发展及启示被引量:4
2012年
战后日本的女子教育,经历了占领时期的民主化改革、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逆流"与"成长"、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新动向、21世纪的新发展四个阶段。其间,女子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初等中等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持续扩大,社会教育方兴未艾。然而,日本当代女子教育也存在着规模缩小、男女差别等问题。考察日本战后女子教育的演变与特征,可以为我国女子教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臧佩红
关键词:女子教育性别平等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