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72028)

作品数:36 被引量:110H指数:6
相关作者:胡国强黄文龙谢松强王新温晓漪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开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9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6篇喹诺酮
  • 26篇活性
  • 26篇氟喹诺酮
  • 22篇肿瘤
  • 22篇抗肿瘤
  • 20篇肿瘤活性
  • 20篇瘤活性
  • 20篇抗肿瘤活性
  • 13篇沙星
  • 11篇饱和酮
  • 11篇不饱和
  • 11篇不饱和酮
  • 10篇衍生物
  • 9篇三唑
  • 9篇均三唑
  • 7篇氟沙星
  • 6篇噻二唑
  • 6篇环丙沙星
  • 5篇氧氟沙星
  • 5篇细胞

机构

  • 34篇河南大学
  • 26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郑州人民医院
  • 1篇河南应用技术...

作者

  • 31篇胡国强
  • 26篇黄文龙
  • 14篇谢松强
  • 6篇王新
  • 5篇王国强
  • 5篇曹铁耀
  • 5篇段楠楠
  • 5篇侯莉莉
  • 5篇温晓漪
  • 5篇刘彬
  • 5篇银俊
  • 5篇王伟
  • 4篇康玉华
  • 4篇张智强
  • 4篇张惠斌
  • 3篇王海燕
  • 3篇皇甫超申
  • 3篇毋小魁
  • 3篇杜钢军
  • 2篇张忠泉

传媒

  • 8篇中国药学杂志
  • 6篇药学学报
  • 5篇应用化学
  • 4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化学通报
  • 2篇化学试剂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化学学报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Chines...
  • 1篇Acta P...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生物化工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art Ⅳ.环丙沙星C-3羧基衍生物均三唑并噻二嗪及吡唑并均三唑的合成和抗肿瘤活性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基于抗菌氟喹诺酮的作用机制,一个有效的转化其抗菌活性到抗肿瘤活性的修饰途径被进一步发展。用稠杂环均三唑并噻二嗪作为环丙沙星(CFX)羧基的生物电子等排体,设计合成了1-环丙基-6-氟-7-哌嗪-1-基-3-(6-取代苯基-7H-[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嗪-3-基)-喹啉-4(1H)-酮(5a~5e)及相应的N-乙酰稠杂环化合物(6a~6e)。同时发现,均三唑并噻二嗪在热醋酐中可发生噻二嗪环的缩环挤出硫反应到相应的三乙酰化吡唑并均三唑新稠环体系(7a~7e)。用MTT法评价了新稠杂环化合物对L1210、CHO和HL60 3种癌细胞株的体外生长抑制活性。结果表明,15个供试化合物的活性(IC50<25μmol.L-1)均显著高于母体化合物CFX的活性(IC50>150μmol.L-1),而且活性按7a~7e>5a~5e>6a~6e顺序递减。
谢松强陈寅生王国强段楠楠温晓漪曹铁耀银俊王伟胡国强黄文龙
关键词:氟喹诺酮
氟喹诺酮C3杂环取代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I):环丙沙星噻二唑希夫碱被引量:18
2008年
为发现氟喹诺酮类抗肿瘤先导化合物,用氨基噻二唑杂环替代环丙沙星(1)C3羧基形成环丙氟喹诺酮氨基噻二唑(2)骨架,然后与芳香醛缩合得到相应的希夫碱目标化合物(3a^3j)。新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表征,并用MTT法评价了它们体外对SMMC-7721、HL60和L1210 3种癌细胞株的生长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所合成的11个新化合物均具有潜在的体外细胞毒活性,其中目标化合物3d和3f的IC50值达到微摩尔浓度数量级。这表明,氟喹诺酮类抗菌剂的3位羧基不是抗肿瘤活性所必需的,而被功能化修饰的杂环取代衍生物作为新结构抗肿瘤先导物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胡国强毋晓魁王新张智强谢松强黄文龙张惠斌
关键词:氟喹诺酮噻二唑希夫碱抗肿瘤活性
左氧氟沙星3-芳苄叉基-喹啉-4-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2020年
为进一步发现提高氟喹诺酮抗肿瘤活性的有效结构修饰策略,基于片段药物设计原理,通过喹啉-4(1H)-酮与芳香醛缩合反应合成了(S)-6-氟-7-(4-甲基-哌嗪-基)-8,1-(1,3-氧丙基)-3-芳苄叉基-2,3-二氢-喹啉-4(1H)-酮(3a-3l)目标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所合成的12个新化合物的活性均强于母体左氧氟沙星,其中F、Cl、Br取代的卤苯基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人胰腺癌细胞株(Capan-1)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低于其它取代基化合物,尤其是氯苯基化合物(3k)与对照抗肿瘤药阿霉素活性相当。为此,芳苄叉基替代C-3羧基构建的3-芳苄叉基-喹啉-4-酮化合物有助于提高氟喹诺酮的抗肿瘤活性,提示α,β-不饱和酮片段作为一个有发展前景的氟喹诺酮的候选修饰基团值得进一步发展。
张会丽崔红艳黄文龙胡国强
关键词:拓扑异构酶氟喹诺酮喹啉Α,Β-不饱和酮抗肿瘤活性
肉桂醛氧氟沙星酰腙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作用被引量:11
2010年
为观察喹诺酮类化合物肉桂醛氧氟沙星酰腙化合物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作用,用不同浓度的N-(3-苯亚丙烯基)-6-氟-1,8-(2,1-丙氧基)-7-(4-甲基哌嗪-1-基)-喹啉-4(1H)-酮-3-甲酰肼(FQ16)与SMMC-7721细胞体外培养。MTT法检测FQ16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33258/PI双染荧光染色法、TUNEL法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变化;以pBR322DNA为底物,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FQ16对人DNA拓扑异构酶II活性的影响;高内涵活细胞成像系统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RT-PCR方法观察Bcl-2、BaxmRNA的表达变化;Westernblotting方法测定caspase-9、caspase-8、caspase-3、p53、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显示,FQ16在0.625~10μmol·L?1的浓度范围能抑制细胞增殖,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各组FQ16作用24h后,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凋亡细胞典型的梯状DNA条带,并伴有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与对照组比较,FQ16能抑制DNA拓扑异构酶II的活性,使细胞BaxmRNA表达增高,Bcl-2mRNA表达水平下降,p53、Bax、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量增加,其中caspase-9、caspase-3活性裂解片段显著增加,caspase-8无变化,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结果提示,肉桂醛氧氟沙星酰腙能够抑制DNA拓扑异构酶II活性,造成DNA损伤并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
任争康玉华石贞玉皇甫超申胡国强刘彬
关键词: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
水溶性稠杂环均三唑并噻二唑体系的合成及生物活性(Ⅱ):环丙氟喹诺酮哌嗪衍生物被引量:4
2008年
为发现3-位稠杂环取代喹诺酮衍生物新的生物活性,以环丙氟氯喹诺酮羧酸(1)为起始原料,经3步反应得到3-(4-氨基-5-巯基-均-三唑)氟氯喹酮(4).在常温加热和微波辐射条件下,4与异烟酸缩环合反应得到中间体3-[6-吡啶-3-均三唑[3,4-b][1,3,4]噻二唑]氟氯喹诺酮(5).喹诺酮环上的氯原子与取代哌嗪在聚乙二醇和无机碱催化作用下发生选择性亲核取代反应,形成相应的3-(6-吡啶-3-均三唑[3,4-b][1,3,4]噻二唑)氟喹诺酮哌嗪游离碱,与盐酸反应得相应水溶性盐酸盐6.同时也发现,用1的酯化物却不能得到中间体2,而仅得到环丙氟氯吡唑并喹啉酮(3).新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表征,用MTT和二倍试管稀释方法评价了它们体外对CHO,HL60和L12103种癌细胞株及S.aureus和E.coli2种菌株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合成的9个新化合物中,化合物3和6具有潜在的体外抑制癌细胞生长活性,其中6的IC50均在50mmol/L以下,尤其是化合物6a和6d对L1210的IC50值达到8.0×10-6mol/L以下,显示良好的选择性和体外活性;目标化合物体外抑菌试验有意义的发现,虽然抑菌活性不及对照环丙沙性,但对革兰阳性菌活性显著高于对阴性菌的活性,这与喹诺酮药物的抗菌活性相反.以上结果表明,氟喹诺酮类抗菌剂的3位稠杂环取代衍生物作为新结构抗肿瘤或抗菌先导物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胡国强毋小魁谢松强杜钢军黄文龙张惠斌
关键词:喹诺酮均三唑均三唑并噻二唑
氟喹诺酮C3稠杂环体系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Ⅲ):恩诺沙星均三唑并噻二嗪酮衍生物被引量:5
2009年
基于抗菌氟喹诺酮作用靶拓扑异构酶设计发展新型抗肿瘤氟喹诺酮药物已成为新的研究方向.为扩展氟喹诺酮C-3稠杂环体系的研究领域,以恩诺沙星1为起始原料经C-3羧基反应到C-31-氨基-5-巯基-均-三唑(5),与氯乙酸缩环合到C-3均三唑[3,4-b][1,3,4]噻二嗪-6-酮(7),接着与取代苯甲醛缩合得C-37-取代苯甲叉基-均三唑[2,1-b][1,3,4]噻二嗪-6-酮(8)目标化合物.新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表征,用MTT方法评价了它们体外对CHO,HL60和L12103种癌细胞株的体外生长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所合成的11个新化合物中均具有潜在的体外抑制癌细胞生长活性,其中氨基均三唑硫乙酸中间体6及目标化合物8活性最强,其IC50值已达到或接近微摩尔浓度,预示氟喹诺酮类抗菌剂的C-3位稠杂环抗肿瘤构-效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胡国强张忠泉王海燕毋小魁王新杜钢军谢松强黄文龙张惠斌
关键词:氟喹诺酮均三唑
噁二唑为连接链的C3/C3双氟喹诺酮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英文)被引量:8
2010年
以杂环替代抗菌氟喹诺酮的C3位羧基,以期发现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氟喹诺酮小分子探针先导化合物,选择1,3,4-噁二唑杂环作为2分子抗菌氟喹诺酮C3羧基的公共电子等排体,设计合成了以噁二唑为连接链的C3/C3双氟喹诺酮系列化合物,其结构通过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得到表征,评价了体外对L1210、CHO和HL603种癌细胞株的生长抑制活性。
胡国强杨勇伊磊王新张志强谢松强黄文龙
关键词:氟喹诺酮
氟喹诺酮-3-N-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被引量:2
2020年
为扩展氟喹诺酮由抗菌活性向抗肿瘤活性转化的结构修饰策略,利用药效团生物电子等排及其拼合和骨架迁越药物化学分子构建方法,以酰胺基作为氟喹诺酮C-3位羧基的生物电子等排体,氟喹诺酮骨架为酰胺基的功能修饰基,设计合成了氟喹诺酮-3-N-酰胺类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确证。体外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Hep-3B细胞和Capan-1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均显著强于母体环丙沙星的活性,尤其对Hep-3B细胞的抑制活性最强。因此,用酰胺基来替代C-3羧基有利于提高氟喹诺酮的抗肿瘤活性。
沈睿智曾天映张海惠黄文龙胡国强
关键词:氟喹诺酮酰胺抗肿瘤活性
类查尔酮氟喹诺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2022年
基于α,β-不饱和酮的结构特征,设计合成了12个新的类查尔酮氟喹诺酮目标化合物5a~5l,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确证,评价了它们对SMMC-7721、Capan-1和HL60三种癌细胞株的体外抗增殖活性。目标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显著高于母体化合物1,其中含氯苯基的化合物5k的活性与对照抗肿瘤药阿霉素相当。具有α,β-不饱和酮结构片段的类查尔酮氟喹诺酮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冯亚莉李珂黄文龙崔红艳胡国强
关键词:氟喹诺酮Α,Β-不饱和酮抗肿瘤活性
C-3芳苄叉基取代氧氟沙星不饱和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2021年
目的进一步优化氟喹诺酮C-3羧基等排体以期提高其抗肿瘤活性。方法基于片段和药效团骨架迁越药物分子设计策略,用C-3羧基的等排体-芳苄叉基与氟喹诺酮骨架的4-羰基构建新的α,β-不饱和酮药效团,设计合成了C-3芳苄叉基取代氧氟沙星不饱和酮目标化合物(3a~3l)。用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确证化合物的结构,MTT法评价体外对SMMC-7721、Capan-1和HL603种癌细胞株的抗增值活性。结果合成的12个新结构不饱和酮目标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显著强于母体氧氟沙星(1),尤其是氯苯基化合物对Capan-1的活性与对照抗肿瘤药多柔比星相当。结论芳苄叉基替代氟喹诺酮C-3羧基构建的氟喹诺酮不饱和酮化合物有利于提高其抗肿瘤活性,提示α,β-不饱和酮片段可能是有潜力的药效团结构。
张会丽崔红艳李珂黄文龙胡国强
关键词:氟喹诺酮氧氟沙星不饱和酮抗肿瘤活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