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595)

作品数:16 被引量:37H指数:2
相关作者:许明朱同玉戎瑞明林淼王宣传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肾移植
  • 4篇排斥
  • 4篇细胞
  • 3篇移植物
  • 3篇移植物排斥
  • 3篇再灌注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缺血再灌注损...
  • 3篇灌注
  • 3篇灌注损伤
  • 3篇干细胞
  • 2篇蛋白
  • 2篇动脉
  • 2篇移植后
  • 2篇肾缺血
  • 2篇肾缺血再灌注
  • 2篇肾移植急性排...
  • 2篇肾移植急性排...
  • 2篇排斥反应
  • 2篇缺血

机构

  • 16篇复旦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作者

  • 13篇许明
  • 13篇朱同玉
  • 12篇戎瑞明
  • 5篇唐群业
  • 5篇林淼
  • 5篇王宣传
  • 3篇邱甬鄞
  • 3篇王继纳
  • 3篇赵天
  • 3篇邱月
  • 3篇薛寅佳
  • 2篇鲁继东
  • 2篇孙立安
  • 2篇杨橙
  • 2篇贾亦臣
  • 1篇王国民
  • 1篇诸杜明
  • 1篇郭玮
  • 1篇颜志平
  • 1篇何义舟

传媒

  • 6篇中华器官移植...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复旦学报(医...
  • 2篇中华移植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实用器官移植...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初步探索
2011年
目的探讨蛋白质组学在急性排斥反应(AR)发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标记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比较2008至2010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移植术后5例发生AR和8例肾功能稳定患者的血浆蛋白谱。结果比较两组患者血浆蛋白谱,发现了179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其中有66个蛋白表达差异在2倍以上。MetaCore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蛋白主要参与炎症反应、补体激活等病程,符合AR的免疫排斥病程;并且蛋白组学结果提示AR患者存在高凝状态。转录调控网络分析发现AR中有多个转录因子包括核因子-KB、信号转录和激活因子(STAT)1、STAT3及它们之间的交联对话在AR和凝血系统激活中起到重要作用。结论蛋白组学分析为AR的机制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策略。
武多娇许明朱东戎瑞明唐群业王向东朱同玉
关键词:肾移植移植物排斥蛋白质组血液凝固转录调控网络
肾移植后应用雷帕霉素低目标浓度突然转换方案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3年以上患者应用雷帕霉素低目标浓度突然转换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24例肾移植术后因各种原因转换使用雷帕霉素免疫抑制方案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以环孢素或他克莫司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和泼尼松为初始免疫抑制方案。转换当天停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以4mg/d雷帕霉素为起始负荷剂量,第2天起改为2mg/d,后根据药物浓度调整用药剂量。因慢性移植肾肾病而转换的患者目标浓度为4~6ng/mL,因肿瘤而转换的患者目标浓度控制在6~8ng/mL。分析患者的转换动机、转换前后血肌酐、蛋白尿、血脂、血糖和血常规指标;观察转换前后感染发生率和肿瘤患者及增生性疾病患者的转归。结果转换后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血肌酐浓度明显下降(P=0.002),而因其他原因转换的患者中血肌酐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41)。转换后患者蛋白尿水平呈双向变化,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与转换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和0.51)。使用他汀类药物后,血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均P=0.02)。转换前后血糖水平无显著变化(P=0.211)。转换前后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0.50、0.94、0.31)。转换前后各1年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8)。肿瘤患者随访期间均无临床复发。1例尿路上皮癌患者肿瘤消退,1例因输尿管瘢痕增生的患者转换后未再发狭窄。结论肾移植后3年以上的患者,低目标浓度的雷帕霉素突然转换方案安全有效。对于肿瘤及增生性疾病患者,雷帕霉素可能有特殊的治疗作用。
邱甬鄞邱月王宣传赵天许明戎瑞明
关键词:肾移植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雷帕霉素低剂量
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的建立及技术改进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稳定、操作性好的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的外科技术及其改进方法。方法用4℃肝素生理盐水原位灌注供肾,手术显微镜下行供肾动脉、静脉、输尿管与受鼠同名血管及输尿管端端吻合。受鼠双侧肾脏一起切除,建立大鼠左侧原位肾移植模型。结果经过技术改进,建立了稳定、易行的适合器官移植免疫学研究所需的大鼠单侧原位肾移植模型,模型成功率可达80%以上。对已完成的10对大鼠移植时间进行统计,完成1对大鼠肾移植需要(211.00±13.24)分钟,其中供肾切取(87.00±5.34)分钟,供肾移植(120.00±7.90)分钟;供肾移植中原肾脏切除(27.00±1.12)分钟,动脉吻合(35.00±1.98)分钟,静脉吻合(36.00±3.26)分钟,输尿管吻合(22.00±1.54)分钟。供肾热缺血时间为30秒,肾脏冷缺血时间为100分钟。10对原位肾移植大鼠中8对大鼠存活时间大于3天,移植肾形态、功能良好,其余2对大鼠死亡原因包括吻合口出血、血栓形成、尿漏等。结论本文所述方法和改进技巧有利于建立一种稳定的、适用于器官移植免疫学研究的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
林淼王继纳许明戎瑞明朱同玉
关键词:肾移植动物模型
微嵌合体在母亲子女之间活体肾移植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不同供受体关系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临床疗效及其与微嵌合体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4-2008年130例亲属肾移植临床资料。受者随访1—5年,利用微卫星及性染色体决定基因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外周血DNA微嵌合体,并根据随访结果,分析微嵌合体的作用。结果受者1-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3.8%和92.3%,各供受者组关系比较发现1-年人/肾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30例受者中46例(35.4%)行移植肾穿刺活检,病理结果证实发生急性排斥反应26例,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20.0%(26/130)。26例中14例(53.8%)为母亲子女之间。肾移植,12例(46.2%)为其他供受者关系肾移植。母亲子女肾移植中急排斥反应发生率为30.4%(14/46),高于其他供受者关系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14.3%,12/84,P=0.028)。130例受者中43例术后不同时间进行了外周血微嵌合体检测,在其中16例母亲供肾的受者中,4例检测到微嵌合体,阳性率25.0%;27例其他供者的受者中,4例检测到微嵌合体,阳性率为(4.8%;母亲供肾微嵌合体阳性率比其他关系高约1倍。微嵌合体阳性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较微嵌合体阴性组高约1倍。结论母亲子女之间肾移植急性排斥发生率较高;母亲供肾的微嵌合率较高;微嵌合率高的组别急性排斥反应较高;母亲子女之间特殊的免疫学关系可能影响肾移植效果。
王宣传许明戎瑞明唐群业孙立安王国民朱同玉
关键词:肾移植活体供者移植物排斥移植嵌合体
移植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与处理一例被引量:1
2012年
移植肾动脉狭窄是肾移植后常见的血管并发症,可引起高血压和移植肾功能不全,根据不同的诊断标准,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在1%~23%之间。2011年我中心收治1例移植肾动脉狭窄,现报道如下。
王宣传许明鲁继东王继纳贾亦臣戎瑞明颜志平朱同玉
关键词:移植肾动脉狭窄血管并发症肾功能不全移植后高血压发生率
亲属供肾单支动脉与多支动脉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亲属供肾单支血管与多支血管在肾移植临床疗效上有无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130例亲属肾移植受体病史资料,采用基本统计方法计算供体肾动脉、静脉变异的发生率,并对受体进行1~5年随访,采用2χ检验比较多支供肾动脉与单支供肾动脉疗效有无差异。结果供体术前CT血管成像检查(CT angiography,CTA)评估结果发现,32例供体出现副肾动脉,发生率为24.6%,其中双肾副肾动脉10例,发生率为7.7%;肾静脉多支15例,发生率为11.5%,且均为右肾。受体和供肾的1年存活率分别为94.3%和91.5%。单支动脉供肾与多支动脉供肾在肾移植中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亲属供肾单支血管与多支血管在肾移植中的临床疗效无差异,且对供体和受体均安全。
王宣传鲁继东戎瑞明许明唐群业孙立安朱同玉
关键词:亲属肾移植
雷帕霉素影响肾缺血再灌注后组织损伤和修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对肾缺血再灌注(IR)后不同时期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及增殖、修复的影响。方法体质量为25~30 g BALB/c小鼠45只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IR对照组和雷帕霉素组。建立阻断小鼠左侧肾蒂30 min后切除右侧肾模型。雷帕霉素组术前及术后每日给予0.5 mL雷帕霉素和生理盐水混悬液(1 mg∶10 mL)灌胃,IR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术后1、3和7 d每组各处死5只小鼠取全血及肾组织,检测血清肌酐水平,HE染色评价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以比较组间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修复差异。结果雷帕霉素组术后1 d肾功能好于IR对照组(P<0.05),但在7 d时却较IR对照组差(P<0.05)。IR对照组和雷帕霉素组术后3个时期的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均较手术对照组严重(P<0.05),但前两组间损伤病理学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 d和3 d时,雷帕霉素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少于IR对照组(P<0.05)。术后1、3和7 d雷帕霉素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IR对照组(P<0.05)。结论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以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为主,后以细胞增殖修复为主。雷帕霉素因具有抗凋亡和抗增殖的双重作用,可以减轻缺血再灌注对肾功能损伤,但却不利于以后的组织修复。
林淼杨橙邱月赵天薛寅佳许明戎瑞明朱同玉
关键词:小鼠雷帕霉素缺血再灌注损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exosome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来源外泌体(exosome)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原代分离、培养、鉴定大鼠BM-MSC.提取BM-MSC来源exosome,使用电镜观察exosome,并检测其表面CD63表达.构建雄性SD大鼠IRI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MSC处理组(IR+MSC组)、MSC来源exosome处理组(IR+MSC-ex组)、成纤维细胞来源exosome处理组(IR+F-ex组),每组6只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TUNEL染色评价细胞凋亡,RT-PCR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s-3)表达水平.结果 (1)成功分离培养大鼠BM-MSC,其表面高表达CD29、CD44,低表达CD34,可成功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2)透射电镜下观察鉴定exosome,其表面标志CD63表达阳性;(3)与IR组相比,IR+MSC组、IR+MSC-ex组血肌酐、尿素氮均显著降低,病理损伤明显减轻,凋亡细胞数减少,部分炎症因子表达降低,促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减少(IR组:4 310±616,IR+ MSC组:2569±530,IR+MSC-ex组:3144±343,均P<0.05).结论 大鼠BM-MSC来源exosome对大鼠肾脏IRI具有保护作用,可降低炎症和凋亡水平.
王汝霖林淼黎力平李龙戚贵生戎瑞明许明朱同玉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外泌体
肾移植排斥反应时血浆骨桥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排斥反应时血浆骨桥蛋白(OPN)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46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及生物样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移植肾组织学检查结果,46例受者被分为3组:移植肾功能稳定,且移植肾组织学检查未显示有排斥反应证据者16例,为非排斥组;移植肾组织学检查证实有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者22例,为急排组;移植肾组织学检查证实为慢性移植肾肾病(CAN)者8例,为慢排组。另以6名亲属活体供者作为对照组。于移植肾组织样本采集前抽取外周血,用人OPN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试剂盒测定血浆OPN水平。参照Banff03标准对排斥反应进行分级。结果对照组血浆OPN水平为(12.23±5.95)μg/L,非排斥组稍高,为(19.38±8.23)μg/L,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排组血浆OPN水平为(27.77±12.27)μg/L,与非排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排组血浆OPN水平为(41.84±18.51)μg/L,与非排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慢排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排组血浆OPN水平与排斥反应的级别具有正相关性(r=0.87,P〈0.05),发生Ⅰa级排斥反应和Ⅱb级排斥反应者间血浆OPN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OPN水平变化与急性排斥反应关系密切,其水平高低与排斥反应的级别呈正相关,可以作为诊断移植肾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评估其严重程度的一个辅助指标。
王继纳唐群业邱甬鄞许明戎瑞明朱同玉
关键词:肾移植骨桥蛋白移植物排斥
调节性B淋巴细胞在免疫耐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虽然免疫抑制剂能够改善肾移植受者的早期预后,但移植物的远期存活率并未得到明显提高,移植物10年存活率仅有50%。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是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及受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因此,诱导受者对供者特异性的免疫耐受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近几年来虽然诱导免疫耐受的临床工作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邱甬鄞朱同玉
关键词:免疫耐受B淋巴细胞调节性肾移植受者远期存活率供者特异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