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10GB2D100297)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 相关作者:戚华雄夏明元杨利余延丰杜雪树更多>>
- 相关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湖北鄂科华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杂交中稻广两优476品种与纯度的鉴定被引量:4
- 2012年
- 为辨别杂交中稻广两优476种子真伪并鉴定其纯度,利用农业部《水稻品种鉴定DNA指纹方法》(NY/T 1433—2007)中推荐的24对引物进行PCR,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广两优476及其亲本,以及另外几个育种常用亲本材料进行了多态性筛选,并利用筛选所得引物的SSR标记对广两优476进行了种子纯度分析。结果表明,这24对引物在几个常用亲本及广两优476间具有良好的多态性,可用于构建广两优476的DNA指纹图谱。同时,从中筛选得到标记RM209和RM17的两对引物在广两优476父母本间有显著多态性,其中RM209的引物的PCR产物在2%琼脂糖凝胶电泳条件下分辨效果最好,可用于广两优476杂交种子的纯度鉴定。2009年冬在实验室使用RM209鉴定广两优476杂交种子纯度,结果为98.6%,与2010年春在海南田间种植鉴定纯度98.3%相符。
- 杜雪树戚华雄夏明元
- 关键词:SSR标记杂交水稻广两优476纯度鉴定
- 显性标记在广两优476种子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 2013年
- 广两优476是广占63-4S和R476配组而成的两系中籼新组合,其父本R476是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育成的含有抗褐飞虱基因Bph14的恢复系。根据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14的序列设计显性标记76-3用于鉴定广两优476的种子纯度。结果表明,用显性标记鉴定两系杂交稻的种子纯度,方法简单、结果可靠。
- 李进波夏明元戚华雄
- 关键词:广两优476纯度鉴定
- 施肥对杂交水稻广两优476生长性状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研究了氮磷钾肥的施用对杂交水稻广两优476生长性状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对广两优476的分蘖能力影响十分明显,尤其在前期生长,对株高的影响则表现在中后期;磷对分蘖有促进作用,但对株高影响并不明显;施钾能明显促进分蘖和增加株高,但与施钾水平没有直接关系。在产量构成因子方面,氮和钾的影响比磷要大,主要是通过影响有效穗数和结实率来影响产量。适宜的施肥量为N 120~240、P2O5 60~90、K2O 105~150 kg/hm2。
- 符家安杨利戚华雄贾平安蒋代铭余延丰黄文华苏章锋吴家琼
- 关键词:施肥生长性状产量构成因子
- 水稻新品种广两优476高产高效优质制种技术被引量:5
- 2012年
- 阐述了广两优476在江苏中北部地区三年来规模化制种中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对策。重点对播期、扬花期的安排提出了多方位论述;同时,对努力提高制种产量,提高制种效益,确保制种质量提出了操作方案,也对制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思考。
- 崔登维杨光军张顺新陈如兵李承力
- 关键词:杂交水稻广两优476制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