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2010GSF10269)

作品数:11 被引量:88H指数:4
相关作者:王春玲王海任呼明燕高晓丽肖丽丽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正畸
  • 4篇正畸治疗
  • 4篇矫治
  • 3篇腭裂
  • 3篇唇腭裂
  • 2篇单侧
  • 2篇单侧完全性唇...
  • 2篇替牙期
  • 2篇头影
  • 2篇头影测量
  • 2篇腭裂患者
  • 2篇完全性唇腭裂
  • 2篇畸形
  • 2篇安氏
  • 2篇唇腭裂患者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咽部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治疗依从

机构

  • 11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作者

  • 10篇王春玲
  • 6篇王海任
  • 5篇呼明燕
  • 4篇高晓丽
  • 3篇刘铃
  • 3篇肖丽丽
  • 2篇任大鹏
  • 2篇韩敏
  • 1篇姜宏敏
  • 1篇白丁
  • 1篇佘鹏
  • 1篇姚谊晶
  • 1篇张韶丽
  • 1篇曲竹丽
  • 1篇王玉玲
  • 1篇娄凤兰
  • 1篇毛艳敏
  • 1篇孙慧芳
  • 1篇王贞慧
  • 1篇吕涛

传媒

  • 7篇口腔医学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年龄组偏颌患者正畸治疗前后面部对称性变化的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对偏颌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正位片和正面面像进行测量,分析偏颌患者颜面软组织及硬组织的对称性的变化。方法选择年龄12~16岁(青少年组20例)和23~28岁(成年组20例)的2组偏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女各半,计算治疗前后面部软硬组织的非对称率。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对治疗前后的测量项目进行分析。结果青少年组正畸治疗前,Mas、Max的非对称率低,Go、Ag的非对称率高于5%,Me偏斜大于3.0 mm。治疗后,Go、Ag的非对称率明显降低,正面面像测量结果与硬组织测量结果一致。成年组治疗前,Mas、Max、Go、Ag的非对称率异常,Me偏斜大于3.0 mm。治疗后,Go、Ag的非对称率稍有降低。面像测量数据显示,软组织对称性与硬组织一致,面部非对称率少小于硬组织。结论偏颌患者面部的对称性从面中1/3到面下1/3依次降低,软硬组织的对称性一致,成年组的软组织对称性稍好于硬组织。青少年组经过正畸治疗,面部对称性改善较大,成年偏颌患者改善有限,提示偏颌畸形需尽早矫治。
肖丽丽王春玲杨双艳呼明燕张建云
关键词:正畸治疗
正畸拔除单个下切牙矫治Ⅱ类错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拔除1颗下颌切牙矫治Ⅱ类错的适应证和矫治特点。方法:选取34例拔除1颗下颌切牙治疗效果满意的病例,进行矫治前、后模型测量分析和X线头影测量分析,应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大多数患者治疗前均存在一定程度的Bolton指数不调。矫治后,上前牙弓长度减小,上前牙弓宽度增加;上中切牙角(U1-SN)减小,上、下中切牙夹角(U1-L1)增大,下中切牙角(L1-MP)无明显变化。结论:部分上颌需减数治疗的骨性Ⅱ类错患者,可考虑同时拔除1颗下颌切牙,但要严格选择适应证,注意控制上、下切牙唇倾度,协调好上、下牙弓关系,以获得理想的矫治效果。
吕涛白丁王春玲
关键词:下颌切牙BOLTON指数头影测量
唇腭裂患者上颌快速扩弓后口咽部气道变化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本回顾性研究中,利用CBCT评估唇腭裂患者上颌快速扩弓(RPE,rapid palatal expansion)前后口咽部气道的变化。方法选择42例已行唇腭裂修复术的患者,分为2个组,扩弓矫治组21例,未进行扩弓矫治的21例设为阴性对照组。拍摄扩弓前(T1期)、扩弓保持3个月后(T2期)仰卧位CBCT影像,采用图像处理软件V work5.0测量RPE前后口咽部气道的体积、长度、最小的横截面积及上颌宽度,数据输入SPSS16.0分析软件包,两期之间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2组之间采用成组t检验分析。结果扩弓前、扩弓保持3个月后,治疗组总口咽部气道容积、舌后气道容积、腭后气道容积和上颌宽度在统计学上都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口咽部气道长度,气道最小横截面积在统计学上没有差异(P>0.05)。阴性对照组2期比较各项测量数据均无差异(P>0.05)。结论 RPE能显著地增加唇腭裂患者的口咽部气道体积,能有效的降低患者气道阻力。
刘铃王春玲高晓丽王海任
关键词:唇腭裂上颌快速扩弓口咽部CBCT
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矫治后鼻部形态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本回顾性研究通过头颅侧位片测量来探讨正畸治疗和生长发育对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鼻部形态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11~14岁)病例,分为非拔牙组30例和拔牙组30例,矫治前为T1期,矫治后为T2期;30例已过生长发育高峰期的未治疗病例为阴性对照组1,1~14岁时为T1期,当前为T2期。拍摄两期头颅侧位片,定点测量与鼻部形态相关的15项指标,数据输入SPSS16.0分析软件包,组内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组间采用最小显著差数法进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矫治组矫治前后线距测量指标变化明显(P<0.05),阴性对照组鼻背宽度、鼻底长度、鼻厚度变化明显(P<0.05),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组间比较鼻背长度、鼻底高度、鼻前角变化明显(P<0.05)。结论正畸治疗能促进鼻部垂直方向上的发育,对鼻部形态影响不大。
王海任王春玲刘铃高晓丽
关键词:鼻部头影测量
正畸治疗对恒牙晚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鼻部形态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恒牙晚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正畸治疗后的鼻部形态变化。方法 21例恒牙晚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在正畸治疗前、治疗后分别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通过12个测量参数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分析。数据资料用SPSS13.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治疗前后比较用t检验。结果患者经上颌扩弓和正畸治疗后,鼻背长由(37.0±2.3)mm增加到(41.5±4.2)mm,P<0.05;鼻背深度1由(16.1±1.3)mm增加到(18.3±1.5)mm,P<0.05;鼻背深度2由(18.5±1.9)mm增加到(20.4±2.3)mm,P<0.05;鼻唇角由(66.9±5.6)°增大到(72.2±6.6)°,P<0.05;面型角由(-5.0±2.1)°变为(4.6±3.4)°,P<0.01。结论恒牙晚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经过正畸治疗后,患者的鼻部长度及深度增加,鼻部形态改善,患者侧貌更加美观。
韩敏王春玲王海任肖丽丽呼明燕任大鹏
关键词:单侧完全性唇腭裂
恒牙晚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正畸治疗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测量恒牙晚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患者术后牙、软硬组织的相关数据,观察正畸治疗对患者面型、牙弓及咬合关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例UCLP恒牙晚期(15~17岁)术后患者,采用上颌慢速扩弓联合固定矫治,对治疗前、扩弓保持半年后X线头颅侧位片及扩弓治疗前、扩弓结束后、保持半年后牙模型相关数据进行测量。采用配对t检验和配伍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2组之间的两两比较用最小显著差(LSD)检验。结果 UCLP患者在正畸治疗后,X线头颅侧位片在软硬组织部分测量数据上有显著性变化(P<0.01),牙弓宽度在尖牙和前磨牙区有明显增加(P<0.01),前磨牙区宽度的增加能稳定保持(P<0.05)。结论恒牙晚期UCLP术后患者经正畸治疗,骨骼、面部软硬组织及咬合关系均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刘毅王春玲孙慧芳王海任
关键词:唇腭裂患者正畸治疗
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依从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4
2013年
目的研究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治疗依从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山东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210名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进行矫治依从性及心理健康调查。结果青少年正畸患者意志行为得分低于常模,认知、思维、个性、情绪得分高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治疗依从性得分信仰偏低,为77.21分,自律性维度得分最低,为75.22分,人际关系维度得分最高,为80.50分;患者心理健康与治疗依从性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个性特征和意志行为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显著(均P<0.05)。结论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治疗依从性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有相关性,口腔正畸科的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对青少年正畸患者的心理健康干预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张韶丽王贞慧张雪琨姜宏敏娄凤兰
关键词:口腔正畸依从性青少年心理健康
前方牵引器矫治替牙期重度骨性前牙反畸形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替牙期重度骨性前牙反前方牵引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方法:选择40例替牙期轻中度和重度骨性前牙反患者,单纯使用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治。每例患者在矫治前后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采用传统头影测量方法和Pancherz头颅参照系统对治疗前后的软硬组织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前方牵引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前牙反解除,建立了正常的覆覆盖关系,磨牙关系基本中性,Ⅲ类骨面型明显改善。结论:①同时伴有上颌骨后缩和下颌骨前突的重度骨性前牙反病例,应早期进行前方牵引。②重度骨性前牙反前方牵引后,骨性变化(26%)明显小于轻中度组骨性变化(42%)。③单纯采用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重度骨性前牙反病例,其软组织侧貌及骨骼改形均有显著性变化。
高晓丽王春玲肖丽丽呼明燕王海任任大鹏
关键词:替牙期
改良式肌激动器治疗替牙期安氏Ⅱ类错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替牙期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戴用改良式肌激动器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名替牙期安氏Ⅱ类错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改良式肌激动器进行矫治,对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ANB角均达到正常范围,前牙覆、覆盖正常,磨牙和尖牙达中性关系;患者戴用肌激动器的时间为平均每天10 h;总疗程平均为(5.3±1.4)个月。结论改良式肌激动器能够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2分类错畸形。
韩敏王春玲高晓丽曲竹丽呼明燕刘铃王海任
关键词:替牙期
正畸可控的笑容特征指标对微笑美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各项正畸可控的笑容特征指标与微笑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男女微笑时面下1/3照片各1张,利用Photoshop依据各指标(切牙暴露量、露龈量、笑弧、颊廊、上颌平面倾斜度及上切牙下唇间距)分别进行变动,选择200名大学生对其进行评价。数据输入Spss 19.0统计软件包,将每项指标对应各图得分与该指标的变化进行等级资料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男女笑容图的得分均与切牙暴露量、笑弧一致性成正相关(P<0.05),与露龈量、颊廊面积、上颌平面倾斜度、上切牙下唇间距成负相关(P<0.05)。结论唇齿龈的相对位置对笑容的美观有显著影响,正畸过程中应注意调控。
毛艳敏王春玲呼明燕马晓蓓李洋
关键词:正畸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