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1036)

作品数:19 被引量:213H指数:9
相关作者:谢永生王文龙索改弟李宏伟景民晓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土壤
  • 6篇水分
  • 5篇土壤水
  • 5篇土壤水分
  • 4篇下垫面
  • 4篇果园
  • 3篇园土
  • 3篇沙量
  • 3篇径流
  • 3篇果园土壤
  • 3篇概化
  • 2篇地表
  • 2篇输沙
  • 2篇土壤流失
  • 2篇土壤侵蚀
  • 2篇苹果
  • 2篇苹果园土壤
  • 2篇坡度
  • 2篇起垄
  • 2篇侵蚀量

机构

  • 16篇西北农林科技...
  • 1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长江科学院
  • 2篇中国水电工程...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江西省水土保...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黄河水利委员...
  • 1篇杭州大地科技...

作者

  • 9篇谢永生
  • 7篇王文龙
  • 5篇索改弟
  • 4篇李宏伟
  • 3篇詹松
  • 3篇揣峻峰
  • 3篇景民晓
  • 3篇王贞
  • 2篇王一峰
  • 2篇陈磊
  • 2篇李亚龙
  • 2篇赵暄
  • 2篇张义
  • 2篇杨亚利
  • 2篇刘楠
  • 1篇李建明
  • 1篇杜鹏飞
  • 1篇李智广
  • 1篇张平仓
  • 1篇丁文峰

传媒

  • 4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土壤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人民长江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草业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泥沙研究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降雨条件下扰动坡面土壤侵蚀规律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应用人工模拟降雨实验,拟定3种不同雨强对砂土、粉壤土、石质土和黏土4种`不同土壤质地扰动坡面产流产沙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表径流的产流开始时间随着雨强的增加缩短,在3.3~24.9min之间变化;坡上、坡中、坡下的径流流速呈现递增的趋势,但是整个坡面的单位水流功率在降雨过程中变化不大;石质土和黏土的产沙量最大,且在降雨过程中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而砂土和粉壤土的产沙量不大且呈现增加的趋势;同一坡度同样降水量情况下产沙量呈现石质土>粉壤土>砂土的规律;黏土坡面的产沙量随着雨强的增大而增大。
王爱娟李亚龙王一峰
关键词:地表径流人工降雨
基于ESDA的陕西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被引量:10
2014年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利用陕西省2002—2011年县域人均GDP数据,对陕西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集聚程度在10a间得到明显加强,热点区主要分布在以志丹县和安塞县为代表的陕北地区。而经济增长空间格局呈现出由随机分布到集聚分布的演变趋势,经济增长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陕北地区,且经历了从南向北的迁移过程。虽然陕西省县域经济整体空间差异有所减小,但无论从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来说,陕西省县域经济的空间格局都呈现明显的"北强南弱"局面。最后,将陕西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力分为能矿资源开发、经济区位差异和区域发展政策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刘楠谢永生索改弟景民晓陈磊
关键词:区域经济空间自相关ESDA
工程堆积体水动力学参数及其产沙效应被引量:12
2013年
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对比分析水动力学参数及其产沙量效应。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雷诺数(Re)主要集中在50-500之间,佛罗德数(Fr)在0.4-1.15之间,径流剪切力(τ)在4-20之间,雷诺数、佛罗德数、径流剪切力随降雨时间的变化呈先快速增大后稳定的趋势,水流阻力随降雨时间的变化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产沙量与雷诺数、佛罗德数之间呈指数函数相关,与径流剪切力和水流阻力系数呈幂函数相关。
李宏伟牛俊文宋立旺王文龙李世峰黄鹏飞王莎
关键词:黄土区水动力学参数产沙量
苹果园地表起垄微聚流技术调控下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被引量:2
2013年
以渭北苹果园盛果期果树为研究对象,对地表起垄微聚流技术调控下不同位置的土壤水分时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个位置的土壤储水量在年周期内呈现双峰曲线变化,分别在9月和2月达到高峰,其中垄间部分储水量高于对照9.8%;年平均含水量垄间(25.8%)>对照(23.3%)>垄上(23.0%);该技术改变了水分的空间分布,在同等的位置上,垄间部分含水量高于对照,垄上部分含水量略低于对照;在0~600 cm土壤剖面上,0~200 cm土层各位置含水量高,变异系数大;200~600 cm垄上土壤含水量明显降低,但整体高于对照;垄间含水量整体较高,能有效缓解深层干燥化趋势,有利于果园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发展。研究表明,地表起垄微聚流技术能有效利用膜垄的集水和沟覆盖的蓄水保墒功能,改变了水分的时空分布,将降雨集中在垄间部分,改善了果树的水分状况。
索改弟谢永生揣峻峰刘楠景民晓陈磊
关键词:土壤水分
生产建设项目弃土堆置体的类型与特征被引量:32
2013年
采取路线调查与典型调查方式,依据中国主要水蚀类型区,并结合生产建设项目分布的情况,以平原、丘陵、土石山区3大地貌类型为基础的地貌分类框架,以黄土、黑土、褐土、棕黄壤、红壤等为基础的土壤类型分类框架,对分布于不同类型区的各类点式工程、线式工程产生的人为弃土堆置体进行现场调查,依据弃土的堆置方法和堆置形态可将弃土堆置体抽象概化为散乱锥状堆置、依坡倾倒堆置、分层碾压坡顶散乱堆置、线型垅岗式堆置、坡顶平台有车辆碾压的倾倒堆置5类人为堆置微地貌。研究结果可为生产建设项目弃土堆置体下垫面室内仿真模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赵暄谢永生景民晓刘晓玉徐健
关键词:下垫面概化
地膜与秸秆双重覆盖对渭北苹果园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1
2013年
针对渭北果园土壤干燥化、覆盖条件下夏季土壤高温抑制根系生长的问题,通过将具有高效保水效果的地膜与缓温效应显著的秸秆两种覆盖材料组合,从保墒、调温及对果树产量影响方面综合评价双重覆盖(地膜压长麦秆覆盖、长麦秆压地膜覆盖、地膜压短麦秆覆盖、地膜压玉米秆覆盖)模式。结果表明,地膜压短麦秆覆盖相对于其它处理能提高0~600 cm土壤剖面年平均贮水量(1 529.2 mm)及年平均含水量(25.71%),有利于果树对水分的利用;地膜压短麦秆覆盖在春季和秋季能提高土壤温度,夏季降低土壤温度,具有良好的缓温效应;不同覆盖处理均能提高果树的产量、单果重和优果率,其中地膜压短麦秆覆盖单株产量(48 kg)和优果率(85%)最高,为最佳覆盖模式。
揣峻峰谢永生索改弟杨亚利
关键词:地膜秸秆土壤水分土壤温度
土石混合堆积体土质可蚀性K因子研究被引量:21
2014年
生产建设项目产生的弃土弃渣堆积体成为人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准确、快速测算其水土流失量是迫切的社会需求。本研究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研究了黄土区工程土石混合堆积体土质可蚀性K值,提出了工程堆积体土壤侵蚀标准试验小区定义,坡度设定为25°。以此为标准,测算出黄土质重壤土娄土纯土体,石砾含量10%、20%、30%土石混合体的可蚀性K值分别为0.0224、0.0208、0.0188、0.0074 t·hm2·h/(hm2·MJ·mm);分析得出,随着石砾含量增加,土石混合土质可蚀性K值呈线性减小。以纯土体类型为分析基准,建立了不同含石量条件下的土质可蚀性因子Ki与纯土体土壤可蚀性K0和石砾含量Pi之间的简化转化关系式,以便在有关地区参考应用。
李宏伟王文龙黄鹏飞白芸
关键词:黄土区侵蚀量
地表起垄微聚流技术对渭北果园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以渭北果园盛果期果树为研究对象,对地表起垄微聚流技术调控下0—600cm土壤剖面水分含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在地表起垄微聚流处理下,年平均储水量为1 537.9mm,高于对照9.99%,年周期内呈现双峰曲线变化趋势,分别在9月(1 616.2 mm)和2月(1 665.2mm)达到高峰。(2)该技术能提高土壤剖面的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剖面水分空间分布呈现出减小—增大—减小的波浪型变化趋势。保水作用由强转弱后逐渐增强,可有效缓解果园深层土壤干燥化,有利于果园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发展。(3)该技术能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果树产量,改善果实品质。研究表明,地表起垄微聚流技术能有效利用膜垄的集水和沟覆盖的蓄水保墒功能,显著提高降水的利用效率,改善果树的水分状况,维持果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揣峻峰谢永生索改弟杨亚利
关键词:水分分布蓄水保墒
双元覆盖对果园土壤水分的调控效果被引量:18
2014年
为了研究双元覆盖对渭北旱塬苹果园土壤水分的调控效果,对4个不同处理(地膜压秸秆双元覆盖、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对照)下的果园0-600cm土层范围内的土壤水分进行测定,并对果树产量和枝条生长量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双元覆盖的整体保墒效果最佳,0-600cm土壤贮水量比对照高6.7%;长期双元覆盖能够有效地缓解该地区深层土壤出现的干燥化现象,稳定层(240-600cm)月平均土壤贮水量比对照高64.22mm;双元覆盖和地膜覆盖两种措施均能降低浅层(0-60cm)土壤水分随时间的波动,提高浅层土壤水分随时间变化的稳定性;与单一覆盖方式相比,双元覆盖方式更能减小土壤剖面水分垂直变异,提高土壤剖面水分垂直分布的稳定性;双元覆盖方式增产效果明显,苹果产量比对照高48.2%.综上,相对于单一的覆盖方式,双元覆盖能更好地调控果园土壤水分、提高苹果产量.
田飞谢永生索改弟丁亚东
关键词:渭北旱塬水分调控
神府东胜煤田不同下垫面侵蚀特征野外试验被引量:3
2012年
通过野外放水冲刷试验,对神府东胜煤田不同下垫面(原始地面、扰动地面、非硬化路面、弃土坡面、沙少石多弃渣坡面和沙多石少弃渣坡面)上的侵蚀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不同下垫面上,侵蚀量与径流量及径流剪切力都呈正相关关系,原始地面、扰动地面和非硬化路面侵蚀量与径流量呈较好的幂函数相关,弃土坡面和沙多石少弃渣坡面侵蚀量与径流量呈线性相关,沙少石多弃渣坡面侵蚀量与径流量呈指数函数相关;原始地面、扰动地面、非硬化路面、弃土坡面和沙多石少弃渣坡面侵蚀量与径流剪切力呈较好的对数函数相关,沙少石多弃渣坡面侵蚀量与径流剪切力呈较好的线性关系;2)与原始地面对照,弃土弃渣坡面更易遭受侵蚀,其中弃土坡面的平均侵蚀量最大,为22.68 kg,是原始地面侵蚀量的45.27倍,其次为沙多石少弃渣坡面和沙少石多弃渣坡面,侵蚀量分别为原始地面的19.61和10.61倍,扰动地面、非硬化路面侵蚀量为原始地面侵蚀量的4.35和4.41倍。
罗婷李宏伟詹松李建明王文龙
关键词:下垫面侵蚀量径流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