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2850)
-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5
- 相关作者:葛伟欧阳钢唐曦娄青林侯立皓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重庆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 针刺疗法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生长素和雌二醇及骨密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针刺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雌二醇、生长素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3月龄SD健康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术组和假手术组,手术组40只,假手术组20只。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法复制成质疏松大鼠模型,造模3个月后经双能X线法检测BMD,手术组大鼠腰椎和股骨的骨密度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1),表明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从假手术组选取10只大鼠设为对照组,从手术组选取3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雌激素组,每组10只。其中,针刺组给予电针刺激,雌激素组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对照组和模型组不作任何处理。连续干预3个月后行骨密度(BMD)检测,然后处死大鼠,摘除眼球取血,检测血清雌二醇、生长素等指标。结果血清生长素:针刺组[(399±163)pg/ml]和雌激素组[(276±92)pg/ml]与模型组[(546±98)pg/ml]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1);血清雌二醇:针刺组[(128.02±62.28)pg/ml]和雌激素组[(182.89±42.01)pg/ml]与模型组[(72.10±19.83)pg/ml]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5);腰椎骨密度:针刺组[(0.212±0.019)g/cm^2]和雌激素组[(0.231±0.021)g/cm^2]与模型组[(0.191±0.012)g/cm^2]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5),但针刺组对生长素和腰椎骨密度的作用不及雌激素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能明显提高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腰椎骨密度和血清雌二醇的水平,下调血清生长素的水平,但整体作用不及雌激素。
- 欧阳钢施洁莫非葛伟侯立皓娄青林
- 关键词:骨质疏松针刺疗法生长素雌二醇骨密度
- 维生素D对骨质疏松相关性因素--肠钙吸收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3年
- 原发性骨质疏松(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1〕。研究表明:OP尤其是老年性OP发生的重要因素是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肠钙吸收的减少〔2〕。现将维生素D对肠钙吸收的影响及其与OP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 欧阳钢唐曦葛伟
- 关键词:骨质疏松维生素D
- 针刺干预对去卵巢大鼠模型骨密度和钙调节激素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观察针刺对卵巢切除大鼠模型骨密度和钙调节激素的影响。方法:60只3月龄SD健康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假手术组,3个月造模成功后将手术组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雌激素组。干预治疗12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腰椎及股骨骨密度(BMD),检测血清雌二醇(E2)、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活性维生素D[1,25(OH)2D3]等指标。结果:针刺组和雌激素组E2、CT、1,25(OH)2D3水平及骨密度较模型组均有明显的提高(P<0.05),同时PHT水平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刺干预能提高去势大鼠模型骨密度,调节钙调节激素的水平,但整体作用不及雌激素。
- 欧阳钢唐曦莫非葛伟侯立皓娄青林
- 关键词:骨质疏松针刺骨密度钙调节激素
- 电针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肠黏膜钙结合蛋白-D9k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观察电针对去卵巢大鼠模型肠黏膜钙结合蛋白-D9k(CaBP-D9K)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3月龄SD健康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假手术组,3个月造模成功后将手术组随机分为模型组、假电针组、电针组、药物组。干预治疗12星期后,测定腰椎及股骨骨密度(BMD),然后处死大鼠,提取小肠黏膜,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aBP-D9K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成功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经电针组和药物组干预治疗12星期后,其大鼠骨密度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明显提高,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电针组和药物组大鼠小肠黏膜CaBP-D9K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但电针组上调CaBP-D9K mRNA的水平不及药物组。结论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机制之一可能与上调小肠黏膜CaBP-D9K mRNA和蛋白表达量,从而增强肠钙吸收有关。
- 葛伟唐曦欧阳钢莫非侯立皓娄青林顾刘宝
- 关键词:针刺疗法骨质疏松症绝经后人鼠
- 针刺干预对去卵巢大鼠血清胃饥饿素和骨密度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观察针刺对卵巢切除大鼠血清胃饥饿素(ghrelin)和骨密度的影响,探讨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3月龄SD健康雌性大鼠,其中40只行双侧卵巢摘除术,20只做假手术,3个月后骨密度检测证实骨质疏松造模成功后各处死10只。剩余卵巢摘除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雌激素组,每组各10只。针刺组取①"关元""三阴交",②"肾俞""后三里",两组穴位交替电针治疗(连续波、2Hz、1~3mA),每次治疗2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3个月。雌激素组于大鼠后腿部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1mg/kg),每周1次,连续3个月。应用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及股骨骨密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hrelin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中ghrelin的水平明显升高,骨密度值显著下降(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雌激素组血清中ghrelin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同时骨密度值也有明显的提高(P<0.05);针刺组对ghrelin和骨密度的作用不及雌激素组(P<0.05)。结论:针刺干预能提高卵巢切除大鼠骨密度,下调血清ghrelin的水平,但整体作用不及雌激素。
- 欧阳钢唐曦莫非葛伟侯立皓娄青林
- 关键词:骨密度
- 电针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形态学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观察电针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形态的影响,探讨针灸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可能机制。方法 60只3月龄SD健康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切除双侧卵巢)和假手术组,3月造模成功后将手术组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雌激素组。干预治疗12周后,处死大鼠,取右侧股骨进行骨组织形态分析。结果去卵巢大鼠经电针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宽度、荧光标记百分率、矿化沉积率升高,矿化延迟时间显著升高,骨小梁分离度、骨吸收周长百分率降低(P<0.05或P<0.01),骨小梁数目、类骨质周长百分率及骨形成率无明显改变。结论电针能够改善去卵巢大鼠的骨形态计量学指标,增加去卵巢大鼠股骨下段的骨量,具有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双重作用。
- 施洁唐曦葛伟侯立皓娄青林欧阳钢
- 关键词:电针骨质疏松骨组织形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