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2013GXZ0155)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裴峥张自豪吉家锋更多>>
相关机构:西华大学四川省无线电监测站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篇地空通信
  • 1篇多模态图像
  • 1篇多模态图像配...
  • 1篇信号
  • 1篇信息系统
  • 1篇音频
  • 1篇音频信号
  • 1篇通信
  • 1篇通信干扰
  • 1篇图像
  • 1篇图像配准
  • 1篇配准
  • 1篇模糊规则
  • 1篇聚类
  • 1篇聚类算法
  • 1篇均值聚类
  • 1篇均值聚类算法
  • 1篇规则抽取
  • 1篇P系统
  • 1篇SVM

机构

  • 3篇西华大学
  • 1篇四川省无线电...

作者

  • 2篇裴峥
  • 1篇吉家锋
  • 1篇张自豪

传媒

  • 2篇济南大学学报...
  • 1篇西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膜计算的多模态图像配准算法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图像配准是图像融合的前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传统的基于智能进化的优化算法在进行图像配准时,存在配准精度低,收敛速度慢的问题。利用膜计算的并行协同进化特性,提出一种在膜计算框架下的多模态图像配准算法,即GA-MCIR算法。设计一种细胞型P系统的膜结构,细胞膜中1个对象表示1组浮动图像变换参数,每个基本膜采用遗传算法进化对象获得最优变换参数,并将最优对象转运到上层膜中,同时所有基本膜之间随机进行最优对象转运操作。通过以上2种转运操作,上层膜保留本膜中本次进化的全局最优对象,并将其转运到各子膜中,参与各子膜的进化。最终,整个P系统的最优变换参数保留在表层膜中。将CT脑部图像和可见光与红外光图像等多模态图像进行配准实验,其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比于基于GA和PSO的图像配准算法具有更高的配准精度、更好的全局收敛性。
李兆延张铖方
关键词:P系统多模态图像配准
基于连续值信息系统的模糊规则抽取
2016年
基于模糊隶属度函数和模糊蕴含算子,对于连续值信息系统和决策信息系统,提出抽取简单语言描述命题和复合语言规则的方法。抽取实验的结果表明,通过设置不同的阈值,该方法可获得不同支持度的直观结果,为获得信息系统的整体分布信息和可能蕴含的规则提供帮助。
吉家锋裴峥
关键词:信息系统模糊规则规则抽取
K-均值聚类与SVM结合的地空通信干扰识别方法被引量:3
2015年
通过对设置在不同地形的监测设备所采集的地空通信信号研究发现,其音频信号可作为识别地空通信干扰信号的研究对象,但音频信号特征通常是基于短时间域上的,无法直接应用在识别过程中。故提出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构建地空通信干扰音频信号的特征集合,并将通过遍历选择参数的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用于地空通信干扰音频信号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好地表现出音频信号的统计特性,快速、高效地识别出不同的地空通信干扰信号。
张自豪马方立裴峥
关键词:K-均值聚类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