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13056)

作品数:13 被引量:152H指数:7
相关作者:陈龙华吴德华官键孙爱民刘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第一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三维适形
  • 8篇适形
  • 8篇肝癌
  • 6篇原发性
  • 6篇三维适形放射
  • 6篇适形放射
  • 5篇肿瘤
  • 5篇疗效
  • 4篇原发性肝癌
  • 4篇三维适形放射...
  • 4篇适形放射治疗
  • 4篇放疗
  • 3篇原发性小肝癌
  • 3篇小肝癌
  • 3篇疗法
  • 3篇放射疗法
  • 3篇肝肿瘤
  • 2篇预后
  • 2篇治疗疗效
  • 2篇三维适形放疗

机构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 12篇陈龙华
  • 4篇吴德华
  • 3篇官键
  • 2篇孙爱民
  • 2篇刘英
  • 1篇王宏梅
  • 1篇吕国士
  • 1篇吕扬阳
  • 1篇李启生
  • 1篇郑小康
  • 1篇刘来昱
  • 1篇刘莉
  • 1篇杨俊
  • 1篇闫卫平
  • 1篇刘英

传媒

  • 6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癌症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原发性小肝癌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射疗法(3-DCRT)治疗老年原发性小肝癌(SPHC)的疗效。方法采用3- DCRT治疗30例年龄>60岁的SPHC患者,分析其疗效及治疗前后肝癌最大直径、谷丙转氨酶(ALT)、甲胎蛋白(AFP)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ALT无显著改变(P>0.05),AFP显著降低;肝癌最大直径显著减小(P 均<0.01);7例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肿瘤局部缓解率80.00%(24/30);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67%(29/30)、86.67%(26/30)、80.OO%(24/30)。结论3-DCRT可作为一种替代手术的治疗老年SPHC的局部治疗方法。
孙爱民陈龙华闫卫平
关键词:原发性小肝癌疗效分析放疗治疗三维适形放射疗法3-DCRT替代手术
低分割三维适形放射结合介入治疗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的疗效被引量:19
2004年
背景与目的肝细胞癌常伴有门静脉癌栓且预后极差,有学者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常规剂量分割模式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低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imensionalconformalradiationtherapy,3DCRT)结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伴门静脉癌栓(portalveintumorthrombus,PVTT)的疗效。方法对35例不能手术切除的HCC伴PVTT患者,采用低分割3DCRT结合TACE进行治疗,根据肿瘤体积大小,放射采用每次4~8Gy,3次/周;48~60Gy,8~12分次,3.0~3.5周完成。观察近期疗效,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作多因素分析。结果肿瘤缓解率为71.4%,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是59.3%、31.6%、26.6%,中位生存期11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Child分级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放射性肝炎和胃肠道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结论大分割3DCRT结合TACE治疗HCC伴PVTT有较好的疗效。肝功能Child分级与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
吴德华陈龙华
关键词:肝肿瘤门静脉癌栓放射疗法治疗性栓塞
原发性小肝癌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评价被引量:23
2003年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原发性小肝癌患者在CT定位下以5mm层厚靶区连续扫描,静脉双期碘造影剂增强扫描,精确定位治疗靶区并调整剂量分布,使100%等剂量曲线包绕100%PTV剂量体积.照射剂量-时间-分次为48~63 Gy-12~18 d-6~9次,以Varian600C/D直线加速器实现放疗计划.结果 1个月后13例部分缓解(40.6%);3个月后16例部分缓解(50%);半年后17例部分缓解(53.1%);1年后4例部分缓解(12.5%)、28例完全缓解(87.5%).随访3年,1年后生存率为100%、3年后1例死亡,死亡原因为脑出血.经统计分析,治疗前后肝功能无显著变化(P=0.15),治疗后甲胎蛋白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25).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原发性小肝癌有效的无创治疗手段.
陈龙华官键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
原发性小肝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及其预后多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03年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治疗原发性小肝癌(HCCs)的疗效。方法对42例HCCs患者行3-DCRT治疗,观察疗效并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肿瘤局部缓解率为83.3%,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90.48%、78.57%,平均生存时间48.7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肿瘤数目、肿瘤直径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3-DCRT对不能手术治疗的HCCs有较好的疗效,性别、肿瘤数目、肿瘤直径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
吴德华陈龙华
关键词:原发性小肝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预后
己酮可可碱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研究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 PTX)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PTX药物毒性实验,用克隆形成实验观察PTX对放射敏感性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FCM)技术分析X射线照射对HepG2细胞周期分布和PTX对放射引起的细胞周期阻滞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PTX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24 h后,其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最适浓度为2 mmol/L。PTX能显著降低放射后HepG2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其放射增敏比为1.31±0.16。单纯照射组照射可以导致HepG2细胞G2期阻滞,单纯照射组及照射6 Gy加2 mmol/L PTX组的细胞20 h G2-M期比例分别为32.15%和19.52%,PTX能够去除放射引起的HepG2细胞G2期阻滞。结论PTX对HepG2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TX去除放射引起的G2期阻滞等因素有关。
吴德华刘莉陈龙华
关键词:己酮可可碱肝癌HEPG2细胞放射增敏作用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肝损伤的CT表现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通过CT随访观察,探讨肝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早期肝实质放射性损伤的CT改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13~28 d内实施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总量为35~65(49.88±7.23)Gy.患者在放射治疗结束后1~6个月复查CT,观察放射性肝损伤的表现,并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早期放射性肝损伤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是否合并肝硬化、介入治疗、术后复发、靶体积、照射野数量、照射剂量及分割剂量的关系.结果31例患者(占59.6%)CT呈现与照射区分布一致的低密度区.照射剂量、分割剂量、照射靶体积对早期放射性肝损伤的发生有显著影响;性别、年龄、是否合并肝硬化、介入治疗、术后复发对放射治疗后早期CT观察放射性肝损伤发生与否的影响无显著意义.结论治疗靶体积、照射剂量、分割剂量与CT观察放射性肝损伤的发生有明确相关关系,随着靶体积、照射剂量、分割剂量增加,发生几率增加.
刘英陈龙华郑小康吕国士巩湘浩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X线计算机放射性肝损伤
肝癌三维适形放疗后放射性肝损伤的MRI随访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此研究是通过MRI随访观察肝癌三维适形放疗之后的放射性肝损伤的表现。方法52例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实施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累计剂量:42~60Gy(52.00±7.07Gy),照射区定义为50%等剂量曲线分布范围。其中32例在放疗后3~15周,20例在放疗后4~36个月行MRI扫描,扫描包括平扫T1WI、T2WI及动态增强扫描,观察放射性肝损伤的表现。结果放疗后3周~15周MRI扫描见局限性放射性损伤区域,平扫:T1WI呈低信号(n=28)或者等信号(n=4),T2WI呈等信号(n=12)或者轻度高信号(n=20)。增强扫描表现为轻度增强或者明显增强(n=25)及无明显强化(n=7)。放疗后4~36个月复查平扫时在T1WI呈低信号(n=20),T2WI呈等信号(n=2)或者高信号(n=18),内可见增粗的肝动脉(n=5)及肝裂隙(n=2)。9例患者MRI随访观察发现,放射损伤区域体积逐渐缩小,在动态MRI扫描发现在动脉相信号轻度增强或者不增强,静脉相信号明显增强,延迟相仍呈高信号或者信号轻度衰减,增强强度高于早期(P<0.05)。2例患者放疗后复发,MRI扫描发现:复发肿瘤平扫时与放射性损伤区域难以鉴别,增强扫描动脉期强化,静脉期迅速廓清,呈现"快进快出"现象。而放射损伤区域增强扫描后在动脉期轻度增强,静脉期明显增强。结论MRI可用来观察放射性肝损伤动态变化。
刘英陈龙华
关键词:放射性肝损伤肝肿瘤
三维适形放疗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5年
放射治疗是肿瘤的三大治疗方法之一,但因普通放射治疗对原发性肝癌(PHC)副作用大,其应用受到限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是近几年发展的放射治疗方法,广泛用于治疗实体肿瘤。近年来3DCRT 在治疗PHC 中取得一定疗效,现综述如下。
孙爱民陈龙华
关键词:肝肿瘤综合疗法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结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观察被引量:40
2004年
目的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结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3DCRT)对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方法 对 94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采用先TACE后 3DCRT相结合 ,观察疗效及生存率 ,并以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因素。 94例中单发病灶 82例 ,多结节病灶 12例。TACE1次者 5 9例 ,1次以上者 35例。放射治疗剂量 4 2~ 5 2Gy者 4 2例 ,5 3~ 6 0Gy者 5 2例。结果 治疗后 3个月、1年的肿瘤局部有效率分别为 90 .4 % (85 / 94 )、83.0 % (78/ 94 ) ;其中前者完全缓解 12例 ,部分缓解 73例 ,稳定 6例 ,进展 3例。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93.6 %、5 3.8%、2 6 .0 % ,中位生存期 2 5 .0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hild分级、临床分期及肿瘤数目对放射治疗后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ACE结合 3DCRT是治疗PHC的有效无创治疗手段。
吴德华陈龙华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预后
单纯性适形放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评价被引量:50
2003年
目的初步评价单纯性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应用于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系统治疗198例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6 MV x射线使90%等剂量曲线包绕100%的剂量体积,照射剂量48~63 Gy/6~9 f,共12~18 d.结果治疗后不同阶段复查CT.198例病人中,1个月后部分缓解41%(81/198),3个月后为48%(95/198),半年后94%(186/198),无变化为5%(10/198),进展为1%(2/198);门脉癌栓消退率65.6%(31/48).Ⅲ期肝癌病人1年生存率68%(40/59),2年生存率41%(24/59),3年生存率35%(21/59).3年生存的21例肝癌患者中,ⅢA期19例,ⅢB期2例.Ⅳ期肝癌治疗平均生存13个月,最长达25个月.43例治疗前肝功能正常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均无明显变化.155例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治疗后6个月肝功能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是治疗中晚期肝癌有效的无创治疗手段.
陈龙华官键
关键词: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评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