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40135)

作品数:7 被引量:82H指数:4
相关作者:朱炜张薇汪少华毛浩然贺宁杉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审计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篇隐喻
  • 2篇架构
  • 2篇架构分析
  • 1篇动机
  • 1篇动机分析
  • 1篇多模态
  • 1篇多模态隐喻
  • 1篇行为动机
  • 1篇宣传片
  • 1篇疫情
  • 1篇疫情报道
  • 1篇语辞
  • 1篇语料
  • 1篇语篇
  • 1篇语言
  • 1篇政治演讲
  • 1篇政治语篇
  • 1篇突发公共
  • 1篇突发公共卫生
  • 1篇突发公共卫生...

机构

  • 7篇南京审计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金陵科技学院

作者

  • 3篇朱炜
  • 2篇汪少华
  • 2篇张薇
  • 1篇贺宁杉
  • 1篇毛浩然
  • 1篇张松松

传媒

  • 2篇西安外国语大...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金陵科技学院...
  • 1篇江苏第二师范...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政治演讲中隐喻的态度表达机制被引量:9
2015年
在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中,情感是中心。情感在机构话语中可以转换为判断或鉴赏。通过语料的收集与分析,发现基于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隐喻在政治演讲中往往以鉴赏的正负值来传达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和对主体影响或反应等评价,或以判断的正负值来表明行为是否符合社团共享的价值观和阅读取位。
朱炜
关键词:隐喻
语言评价性研究发展轨迹梳理及探究
2017年
对语言人际意义的关注引发了语言评价性的研究。从非系统性的语言评价性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般性研究,以及最新发展的评价理论等三方面回顾与梳理语言评价性研究的发展轨迹,指出语言评价性研究更趋系统性,并从语法层面向词汇层面移动,也因此具有了更加广阔的研究前景。
朱炜
隐喻三位一体论
2017年
本文追踪对于隐喻的研究思路,探讨作为修饰手段、认知途径和劝导方式的隐喻之间的脉络联系,提出隐喻三位一体,呈现了从隐性到显性再到隐性的动态过程。隐喻源于其认知性,表现为语辞形式,传达隐喻使用者的意图,以期实现说者与听者的共鸣。
朱炜
关键词:隐喻语辞
隐喻与政治语篇的建构被引量:10
2011年
隐喻是在一定的语境下基于概念系统的跨域映射所实现的语言使用,藉以表达隐喻使用者的意图。隐喻是构筑政治语篇有效的手段之一。隐喻在政治语篇中的建构作用可以体现于强迫,抵制、反对、抗议,掩饰,合法化与非法化等四个方面。
朱炜贺宁杉
关键词:隐喻政治语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官方媒体报道的隐喻架构分析——基于SARS和H7N9疫情报道语料被引量:56
2015年
本研究基于120篇SARS和H7N9官方媒体报道语料,旨在考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官方媒体疫情报道的隐喻架构特点与实效。研究发现:(1)两种疫情初期媒体均使用了神秘生物体隐喻,其激活的恐惧架构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公众的恐慌。疫情中后期媒体使用的战争隐喻、比赛隐喻,以及激活的集体架构、责任架构、信仰激励架构等有助于增强公众抵御疾病的凝聚力;(2)两种疫情报道存在同一隐喻不同频率、同一架构不同重点、同一目的不同架构的差异,显示十年间官方媒体应对突发事件日趋专业;(3)隐喻建构意识形态,架构将话语与价值观相联,媒体在思维操纵中实现交际目的。因此,隐喻架构的使用应增强受众意识,与社会心理需求和价值观相契合,以提高舆情应对的媒体公信度与实效。
张薇毛浩然汪少华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官方媒体概念隐喻架构
隐喻的话语行为动机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戏剧主义的五位一体理论是研究人类话语行为的理论。本文试图在五位一体理论下重新审视隐喻,结合态度表达机制,分析隐喻的话语行为动机。隐喻在互为主体性的频谱上利用主客观的潜势转换并起伏变化以求导向的调控,实现主体间"同一"和"同体"。
朱炜
关键词:隐喻行为动机
《2014南京青奥会口号宣传片》的多模态隐喻架构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以《2014南京青奥会口号宣传片》为语料,以概念隐喻和架构理论为分析框架,考察其中的多模态隐喻及其理解机制。研究发现:宣传片中使用的概念隐喻主要包括"LIFE IS JOURNEY""LIFE IS STAGE""LIFE IS SEASON",这些隐喻通过语言、图像、动画、手势等模态来构建隐喻的源域;隐喻表达所激活的青春架构、合作架构、分享架构、包容架构等隐含并强化了"分享青春、共筑未来"的青奥精神,能够实现劝说宣传效果,提高公众接受度,为以后的体育赛事宣传提供相关借鉴。
张薇汪少华张松松
关键词:多模态隐喻架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