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2-24)

作品数:9 被引量:149H指数:6
相关作者:陈新平陈远学徐开未崔振岭张福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玉米
  • 3篇套作
  • 2篇养分
  • 2篇施氮
  • 2篇小麦
  • 2篇大豆
  • 1篇氮肥
  • 1篇氮分配
  • 1篇氮积累
  • 1篇氮磷钾
  • 1篇氮磷钾肥
  • 1篇典型土壤
  • 1篇性状
  • 1篇养分吸收
  • 1篇营养品质
  • 1篇有机质
  • 1篇玉米区域
  • 1篇玉米子粒
  • 1篇增产
  • 1篇增产潜力

机构

  • 8篇中国农业大学
  • 6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黑龙江省农垦...
  • 1篇黑龙江农垦总...
  • 1篇雅安市农业局

作者

  • 7篇陈新平
  • 6篇陈远学
  • 5篇徐开未
  • 3篇张福锁
  • 3篇张朝春
  • 3篇崔振岭
  • 3篇刘静
  • 2篇周涛
  • 2篇王伟
  • 2篇陈晓辉
  • 2篇黄蔚
  • 2篇侯鹏
  • 1篇叶优良
  • 1篇赵丽晓
  • 1篇王科
  • 1篇李世清
  • 1篇武良
  • 1篇唐义琴
  • 1篇吕世华
  • 1篇吴良泉

传媒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草业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施磷对麦/玉/豆套作体系土壤磷素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小麦/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是四川省丘陵低山区主要旱地作物生产体系,了解该体系磷养分变化对优化磷肥管理和促进可持续生产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连续3年(2011—2013年)田间定位试验,设置P0、P1、P2、P3和P4共5个磷(P2O5)水平(玉米带分别为0 kg·hm^-2、37.5 kg·hm^-2、75 kg·hm^-2、112.5 kg·hm^-2、150 kg·hm^-2,小麦-大豆带分别为0 kg·hm^-2、45 kg·hm^-2、90 kg·hm^-2、135 kg·hm^-2、180 kg·hm^-2),探讨该体系中土壤全磷、速效磷、水溶性磷的变化规律和速效磷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在麦/玉/豆套作体系中施磷165 kg(P2O5)·hm^-2(玉米带75 kg·hm^-2,小麦-大豆带90 kg·hm^-2),可以满足体系作物对磷的需求,基本达到磷的表观平衡,维持土壤速效磷含量在20 mg·kg^-1左右。3年后5个磷水平下体系耕层土壤(0~20 cm)全磷变化量分别为-0.024 g·kg^-1·a-1、-0.016 g·kg^-1·a-1、0.016 g·kg^-1·a-1、0.11 g·kg^-1·a-1、0.15 g·kg^-1·a-1,速效磷变化量依次为-1.2 mg·kg^-1·a^-1、-0.9 mg·kg^-1·a^-1、0.2 mg·kg^-1·a^-1、2.0 mg·kg^-1·a^-1和2.7 mg·kg^-1·a^-1。通过线性平台函数的模拟,该体系中玉米、小麦、大豆产量的土壤速效磷临界值分别为16.5 mg·kg^-1、12.6 mg·kg^-1和8.8 mg·kg^-1。当土壤全磷含量低于0.55 g·kg^-1时,土壤全磷每增加0.1 g·kg^-1,土壤速效磷增加1.70 mg·kg^-1;当土壤全磷大于0.55 g·kg^-1,全磷每增加0.1 g·kg^-1,土壤速效磷增加6.49 mg·kg^-1。当土壤速效磷含量在40 mg·kg^-1以下时,速效磷每增加1 mg·kg^-1,水溶性磷增加0.017 mg·kg^-1。综上,在麦/玉/豆体系磷肥管理中应该维持土壤全磷含量低于0.55 g·kg^-1,同时速效磷含量在20 mg·kg^-1左右,这样既可以保证作物产量和系统生产力又不会产生较大的环境威胁。
周涛徐开未黄蔚陈新平张朝春刘静卢俊宇陈远学
关键词:磷肥速效磷水溶性磷
中国玉米区域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肥料配方研究被引量:82
2015年
研究中国玉米不同区域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肥料配方,为引导区域科学施肥和复合肥产品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总结分析2005-2010年在全国玉米主产区进行的1752、7081和6328组氮、磷和钾肥肥效试验并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我国玉米主产区分为4个大区和12个施肥亚区,以氮肥总量控制、磷肥恒量监控、钾肥肥效反应的技术原理计算不同区域的氮磷钾肥的优化用量,并根据“大配方、小调整”的技术思路确定区域肥料配方。结果表明,东北春玉米区(Ⅰ)和西北春玉米区(Ⅲ)的产量水平较高(9.0—10.5t hm^-2),华北夏玉米区(Ⅱ)和西南玉米区(Ⅳ)的产量水平相对较低(7.5~8.3t hm^-2)。12个施肥亚区的氮肥推荐用量平均为N 181kg hm^-2,其中东北冷凉春玉米区(Ⅰ-1)最低(N150kg hm^-2),西北绿洲灌溉春玉米区(Ⅱ-3)最高(N219kg hm^-2);磷肥推荐用量平均为P2O5 75kg hm^-2,其中华北中北部夏玉米区(Ⅱ-1)最低(P2O5 46kg hm^-2),西北绿洲灌溉春玉米区(Ⅲ-3)最高(P2O5 123kg hm^-2);钾肥推荐用量平均为K2O 54kg hm^-2,其中西北绿洲灌溉春玉米区(Ⅲ-3)最低(K2O 30kg hm^-2),华北南部夏玉米区(Ⅱ-2)最高(K2O 64kg hm^-2)。根据不同生态区域的养分推荐用量及气候、栽培和土壤条件的差异,在12个施肥亚区总共确定了16个区域肥料配方,包括12个基追结合施肥下的配方和4个一次性施肥配方。区域间养分推荐用量较好反映了区域土壤供肥能力、肥效反应和产量水平的特异性,我国玉米区域大配方的制定不仅为区域肥料配方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也为其他相关作物的区域配肥提供理论参考。
吴良泉武良崔振岭陈新平张福锁
关键词:玉米
基于Hybrid-Maize模型的黑龙江春玉米灌溉增产潜力评估被引量:15
2013年
区域灌溉增产潜力研究是建设灌溉设施的基础,该文利用Hybrid-Maize模型研究了黑龙江省不同区域玉米通过灌溉措施可获得的增产潜力。田间验证结果表明,Hybrid-Maize模型对黑龙江省灌溉和雨养玉米均表现出很好的模拟效果。为了研究黑龙江省春玉米灌溉增产潜力(充分灌溉和雨养产量潜力之间的产量差),利用Hybrid-Maize模型结合实际的生产要素(品种、密度和生育期)及多年气象数据对黑龙江全省玉米的产量潜力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第1积温带灌溉增产潜力较大,第3、4、5积温带灌溉增产潜力小;第1与第2积温带西部代表站点灌溉增产潜力大于东部。区域模拟分析表明,黑龙江省西南部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玉米产量潜力最高,达到15000kg/hm2以上,而东部地区雨养产量潜力最高,达到14000~14799kg/hm2;自西南向东、向北,灌溉增产潜力逐渐变小,西南部的灌溉增产潜力最大,达到1600kg/hm2以上,而东部与北部最小,灌溉增产潜力小于300kg/hm2。当生育期内降雨量在350mm以下、全年降雨量在430mm以下时灌溉增产潜力变异最大。因此,黑龙江省玉米灌溉条件的建设应综合考虑积温和降雨2个要素,优先考虑积温较高(第1与第2积温带)、降雨较低(生育期降雨量在350mm以下、全年降雨量在430mm以下)的区域。该研究可为黑龙江建立合理的水利灌溉设施提供参考。
侯鹏陈新平崔振岭王伟王立娜唐锦福张福锁
关键词:灌溉降雨玉米
不同施氮对饲草玉米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25
2014年
在西南乳业生产中心四川省洪雅县,以玉草2号为试材,通过2009年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0,60,120,180,240kg N/hm2,分别记为N0,N60,N120,N180,N240)对饲草玉米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显著增加了分蘖数,从N0的1.3个增加到N180或N240的1.7个,增幅为30.8%;喇叭口期及收获期的地上部干物质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并在N180时达最大,相比N0分别增加60.9%和23.8%,但在N240时又开始一定下降。施氮显著提高了粗蛋白含量,明显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从而有效提高了饲草玉米的营养价值和饲用品质。植株氮、磷、钾含量随生育期推进而逐渐降低;施氮显著提高了氮含量和氮、磷吸收量,提高了磷含量,降低了钾含量,但差异不显著,对钾吸收量无明显影响。玉草2号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顺序是N>K2O>P2O5,N∶P2O5∶K2O在拔节期为8.2∶1∶5.5,在喇叭口期为9.5∶1∶9.7,在收获期为8.0∶1∶5.8。玉草2号种植中要注重氮、钾肥的投入,洪雅当地的推荐施氮量为180kg N/hm2。
陈远学陈曦陈新平罗永牟勇吕世华徐开未
关键词:饲草玉米氮肥干物质产量营养品质养分吸收
麦/玉/豆周年套作体系氮素积累分配及转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四川盆地特殊的高温寡照气候,使得作物间套作十分广泛。"麦/玉/豆"体系有利于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本项目研究了"麦/玉/豆"周年套作体系中各作物的氮素积累分配和花后氮素转运特征,旨在明确体系各作物的氮素营养吸收特性,为该体系的氮肥合理施用及高产高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2011、2012连续两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小麦/玉米/大豆"套作体系在不同氮用量下(小麦设N 0、60、120、180、240kg/hm2,分别表示为WN1、WN2、WN3、WN4、WN5;玉米设N 0、97.5、195、292.5、390 kg/hm2,分别表示为MN1、MN2、MN3、MN4、MN5;大豆不施肥,依前作的施氮处理依次记为SN1、SN2、SN3、SN4、SN5)各作物的氮素积累分配、花后氮素的转运。【结果】1)小麦各部位氮积累量都随氮用量增加而增大,籽粒、茎鞘、叶片和颖壳穗轴分别占地上部总氮积累量(平均为218.6 kg/hm2)的71.5%、12.2%、9.2%和7.1%;小麦花后从营养器官向籽粒转移的氮量及其贡献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但转移率在不同氮处理下差异不显著,平均为61.5%;随氮用量增加,籽粒的氮分配比例逐渐减少,而非籽粒部分的氮分配比例则随之增大;小麦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但WN3~WN5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玉米各部位氮积累量随氮用量增加而增大,籽粒、叶片、茎鞘和苞叶芯分别占地上部总氮积累量(平均为108.1 kg/hm2)的67.2%、3.9%、11.8%和7.0%;玉米花后从营养器官向籽粒的氮素转移量、转移率和贡献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都以MN3处理最大;玉米各部位的氮积累比例在叶片、茎鞘中以MN1处理最大,MN2~MN5处理明显降低,在苞叶芯中不同氮处理间无明显变化,在籽粒中表现为施氮处理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而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玉米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但MN4、MN5处理间差异不显
陈晓辉徐开未唐义琴刘静陈新平张朝春陈远学
关键词:氮积累氮分配
小麦施氮后效和种植方式对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通过2013-2014年度田间试验,在种植小麦时设置不施氮、低氮、中氮、高氮4个氮肥施用量(0,60,120,180kg/hm2),同时设置净作大豆(小麦-大豆)和套作大豆(小麦/玉米/大豆)两种种植模式,探究了前作小麦施氮后效及净作、套作两种种植方式对大豆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净作或套作,大豆均能利用前作小麦的施氮后效,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均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均在N120处理(纯氮120kg/hm2)时达到最大值,其中套作大豆籽粒产量最高为4133kg/hm2,达高产水平。2)分枝期时大豆地上部生物量为净作显著高于套作,平均高62.3%,而收获期时为套作显著高于净作,平均高57.9%。与净作相比,套作大豆单株粒数、籽粒产量分别高63.9%和55.9%,百粒重二者间相差不大。净作大豆的籽粒重在主茎、分枝上分别占54.2%和45.8%,以在主茎上较多,而套作大豆的籽粒主要分布在分枝上,平均达68.9%。虽然套作大豆的倒伏率比净作大豆高5.2%,但空杆率、瘪荚率却分别低78.0%和25.4%。前作施氮量增加,套作大豆籽粒在分枝上的比例增大。3)大豆主茎长,在分枝期时为套作(平均39.5cm)比净作(平均33.3cm)显著高6.2cm,而收获期时为净作(平均84.8cm)比套作(平均74.4cm)高10.4cm;第一节间长,在分枝期、收获期均为套作(8.3和6.6cm)大于净作(5.6和4.6cm);分枝数,在分枝期时为净作(平均1.9个)显著高于套作(平均0.7个)1.2个分枝,而收获期时是套作(平均6.1个)高于净作(平均3.5个)2.6个分枝。同时套作大豆分枝数随前作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说明在小麦-大豆和小麦/玉米/大豆体系中大豆能充分利用前作小麦的施氮后效;套作大豆前期虽受玉米的抑制影响,但玉米收获后能加快生长,可以通过合理的前作氮肥调控促进分枝、结荚和鼓粒,提高产量。
王佳锐王科赵亚妮徐开未周涛陈远学
关键词:大豆套作农艺性状
玉米子粒离体培养条件下适宜子粒穗轴比的筛选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离体培养的方法比较不同子粒穗轴比(1/9、2/9、3/9)对玉米子粒发育的影响,并对其体积、干重、鲜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离体培养后10 d,子粒生长均比较缓慢,子粒穗轴比对子粒生长的影响不大。10 d后子粒体积、鲜重和干重均明显增加,且不同子粒穗轴比之间差异显著。当子粒穗轴比为1/9时,单个子粒的干重、鲜重和体积均最大,且与田间自然充实子粒发育动态相似;子粒穗轴比为2/9的则次之;3/9的子粒穗轴长势最差。由此认为,子粒穗轴比为1/9的培养方式最利于子粒的正常发育。
宋庆芳赵丽晓吴景玉王璞陶洪斌
关键词:玉米子粒穗轴离体培养
4种典型土壤上玉米产量潜力的实现程度及其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土壤条件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玉米产量潜力的实现是亟需回答的科学问题。本文选择我国4个玉米主产区的典型土壤(黑龙江黑土、陕西黑垆土、河南潮土和四川紫色土)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条件下玉米产量潜力的实现程度不同,黑龙江852农场、陕西长武、河南温县与四川简阳4个试验点在设定的高产栽培管理条件下获得的产量分别为10.7 t.hm 2、14.1 t.hm 2、9.2 t.hm 2与6.7 t.hm 2,分别实现了当年光温水条件下该栽培体系产量潜力的92%、104%、84%与78%。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容重与产量潜力实现程度呈显著负相关,根干重密度与产量潜力实现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土壤物理(容重)与肥力(有机质含量)条件对玉米根系的生长和产量潜力的实现有显著影响。对土壤容重和有机质含量分析表明,黑龙江852农场黑土土壤容重适中,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耕层有机质为69.3 g.kg 1,陕西长武黑垆土土壤容重最小,耕层容重为1.15 g.cm 3,土壤质地为壤质土,两地的土壤条件有利于根系生长,玉米根量较大,0~40 cm横向分布广泛,有利于产量潜力的实现,分别实现92%和104%产量潜力;河南温县潮土10 cm以下土壤容重大,尤其10~20cm的犁底层容重最大为1.53 g.cm 3,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四川简阳紫色土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整个土体容重较高,并且土壤黏重,两地的土壤性状不利于根系生长,分别实现了产量潜力的84%和78%。因此,应根据各主产区的土壤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土壤改良与培肥,为实现玉米产量潜力与大面积均衡增产奠定基础。
侯鹏陈新平崔振岭李世清王伟叶优良陈远学张福锁
关键词:土壤条件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玉米根系
四川几种轮套作体系的产量及小麦玉米磷素利用效率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2011和2012年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蚕豆-玉米"、"小麦-甘薯"、"小麦-大豆"3种两熟轮作体系和"小麦/玉米/甘薯"、"小麦/玉米/大豆"2种三熟套作体系的产量、小麦玉米磷素积累分配及磷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三熟套作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小麦/玉米、玉米/大豆和玉米/甘薯的土地当量比(LER)分别为1.79、1.51、1.62,小麦/玉米/大豆、小麦/玉米/甘薯周年体系的LER平均分别为2.13、2.32,与同面积单作相比,两体系周年作物产量分别提高了12.5%和31.5%。小麦、玉米产量套作比单作分别高30.3%、12.3%,而大豆和甘薯产量在套作与单作间无显著差异。套作较单作显著提高了小麦和玉米的地上部磷素吸收总量、籽粒磷积累量、磷肥偏生产力,小麦分别提高34.3%、39.3%、29.1%,玉米分别提高11.1%、19.8%、12.4%。玉米磷收获指数套作比轮作平均高7.8%。套作促进了小麦、玉米磷营养从营养器官向籽粒的转运分配。表明三熟套作相对两熟轮作(单作)能显著提高周年产量,促进小麦、玉米对磷素的吸收利用,一定程度提高了磷肥利用效率。
陈远学刘静陈新平陈晓辉张朝春黄蔚徐开未
关键词:套作轮作小麦玉米磷素利用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