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CMATG2008M11)
-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 相关作者:许林周礼岩董璠周凌晞张小玲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北京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HCFC-22在线观测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2007年4月~2008年3月,利用GC-ECD在线观测系统,在北京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开展了HCFC-22在线观测,讨论了北京上甸子站HCFC-22浓度水平并初步分析其影响因素.该站大气HCFC-22浓度(摩尔分数,下同)为(278.1±113.6)×10-12.利用逐步逼近回归法进行本底值筛分,本底浓度为(199.5±5.1)×10-12,与北半球同纬度带Mace Head和TrinidadHead本底站观测结果基本一致;非本底浓度为(312.1±121.0)×10-12,出现频率69.8%,表明该站受到较强HCFC-22排放源及输送的影响.上甸子站HCFC-22本底浓度季节变化不明显,但非本底浓度呈现夏高冬低的特点,平均非本底浓度最高月(7月)比最低月(1月)高100.9×10-12,与HCFC-22排放的季节性有关.结合风向分析,该站西南扇区平均浓度(327.3×10-12)比东北扇区(236.2×10-12)高91.1×10-12.HCFC-22高浓度水平主要由W-WSW-SW方向贡献引起,NNE-N-NE方向则使得全年HCFC-22浓度水平明显降低.
- 姚波周凌晞张芳张晓春许林张小玲周怀刚董璠周礼岩
- 关键词:HCFC-22
- 北京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CFC-11浓度在线观测
- 氟氯烃类化合物(CFCs)因其对平流层臭氧的损耗作用及温室效应[1],使得大气中CFCs的浓度变化及消解等受到国际社会和科学界广泛关注。大气CFCs观测和研究可间接反映各国限制生产、使用和排放ODS以及温室气体的行动方案...
- 张芳周凌M.K.Vollmer姚波B.R.GreallyF.Stordal张晓春S.ReimannP.G.SimmondsM.MaioneC.WithamA.Manning
- 关键词:CFC-11本底浓度地面风
- 文献传递
- 北京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HCFC-22在线观测研究
- 氢氟氯烃(HCFCs)作为氟氯烃(CFCs)的过渡替代物,广泛用作冰箱、空调的制冷剂和混合冷冻剂,由于其分子中含有氯原子,仍具有破坏臭氧潜能,因此《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将HCFCs列入减排清单。我国HCF...
- 姚波周凌M.K.VollmerB.R.GreallyF.Stordal张晓春张芳S.ReimannP.G.SimmondsM.MaioneC.WithamA.Manning
- 关键词:HCFC-22排放源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