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01747)

作品数:1 被引量:11H指数:1
相关作者:金丰杨宇馨王东顾咸庆杨雪琴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预后
  • 1篇肿瘤
  • 1篇肿瘤血管
  • 1篇肿瘤血管生成
  • 1篇细胞
  • 1篇小细胞
  • 1篇瘤血管
  • 1篇非小细胞
  • 1篇肺癌
  • 1篇肺癌组织
  • 1篇癌组织
  • 1篇VEGF
  • 1篇APE1

机构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篇杨雪琴
  • 1篇顾咸庆
  • 1篇王东
  • 1篇杨宇馨
  • 1篇金丰

传媒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APE1和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136例NSCLC组织APE1、VEGF的表达,并测定微血管密度(MVD),分析APE1、VEGF与MVD之间及三者与无病生存时间(DFS)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中APE1、VEGF高表达率分别为77.94%和66.18%。APE1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无关,VEGF表达和MVD值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APE1与VEGF、APE1与MVD和VEGF与MVD分别呈正相关(r=0.369,P=0.000;r=0.256,P=0.003;r=0.387,P=0.000)。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APE1和VEGF表达、MVD与DFS密切相关(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VEGF表达状态是影响NSCLC患者无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PE1、VEGF的过表达与NSCLC肿瘤血管生成有密切关系,影响NSCLC患者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等无病生存预后。
顾咸庆杨雪琴杨宇馨金丰王东
关键词:肿瘤血管生成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