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6kj104C)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牛国旗周建生刘振华凌云志肖玉周更多>>
相关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管
  • 1篇腰骶
  • 1篇腰骶部
  • 1篇腰骶椎
  • 1篇应用解剖学
  • 1篇应用解剖学研...
  • 1篇手术
  • 1篇前路
  • 1篇前路手术
  • 1篇骶部
  • 1篇骶椎
  • 1篇解剖学

机构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1篇肖玉周
  • 1篇凌云志
  • 1篇刘振华
  • 1篇周建生
  • 1篇牛国旗

传媒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腰骶椎前路手术“有效工作区”血管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比较腰骶椎"髂血管三角区"和"侧方安全区"的血管分布及手术处理后"有效工作区"的范围大小,为临床进行腰骶椎前路手术提供相关应用解剖学数据。方法:对30具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观察,比较正常"髂血管三角区"及外侧牵拉髂血管后"髂血管三角有效工作区"面积的大小;正常和安全牵拉椎前血管后"侧方安全区"以及结扎腰节段血管后"侧方有效工作区"面积的大小。结果:正常"髂血管三角区"面积为(785.85±333.91)mm2,外侧牵拉髂血管后"髂血管三角有效工作区"面积为(938.97±351.39)mm2。L5~S1水平"侧方安全区"正常情况下左侧为(148.44±64.40)mm2,右侧为(142.45±46.66)mm2;安全牵拉椎前血管情况下左侧为(178.76±72.97)mm2,右侧为(178.59±60.54)mm2;结扎腰节段血管后"侧方有效工作区"左侧为(314.80±82.47)mm2,右侧为(322.12±73.68)mm2。结论:在行L5~S1前路手术时,以"髂血管三角有效工作区"为首选,此区可以满足单钉棒或单钉板内固定的空间需求。
凌云志刘振华周建生肖玉周牛国旗
关键词:腰骶部血管解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