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CZS012)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张秀莉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1940年代后期沪港间资金流动及影响
- 2011年
- 1945年抗战的胜利,并没有使上海各界实现恢复繁荣的期望。一系列的经济管制措施、恶性的通货膨胀以及美货的倾销、政局的动荡,使得本可用于复兴上海经济的资金源源不断地外流,逃避到香港。资金逃避的方式有从国外订购机器原料的转移,更多表现为现金以汇款、运货、购买股票等方式转移。尽管南京国民政府也试图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限制,但无法改变资金趋利避害的运行法则。来自上海的资金和实践经验为香港工业的腾飞提供了重要助力。
- 张秀莉
- 关键词:游资通货膨胀
- 限制与利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省银行发行权的沿革被引量:3
- 2010年
- 省银行滥觞于清末,北洋政府时期达于鼎盛。由于北洋政府中央控制力虚弱,省银行成为各省军政长官的金融地盘,依赖省银行的纸币发行为地方财政的挹注,纸币发行混乱而且多不能兑现,流通区域分割。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着力对省银行的发行权进行整顿,从限制、收束到利用,逐步将省银行的发行置于中央财政的控制之下,这一沿革过程反映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演变。
- 张秀莉
- 关键词:纸币发行中央财政地方财政
- 政治变局中的金融震荡:1928年平津挤兑风潮被引量:1
- 2014年
- 1928年12月10日,中日合办的中华汇业银行因难以应付提存挤兑风潮,宣告停业一月,进行整顿改组。由于该行纸币主要流通于北平和天津两地,而政治中心的南迁引起该区域的经济萧条和政事消沉,使得人心惶惶、谣言四起,最终引发了平津两地的华威银行、劝业银行、蒙藏银行、农工银行、垦业银行、懋业银行等相继发生挤兑风潮。这次平津挤兑风潮,是中小银行在政治变局中的一次自动清理,政府的漠视和缺乏同业的奥援,使得这些银行难以为继,更严重的后果则是市面的混乱和众多持票人的财富在一瞬间化为乌有。
- 张秀莉
- 关键词:挤兑风潮纸币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