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WLW-021)

作品数:24 被引量:179H指数:9
相关作者:张颖超邓华叶小岭熊雄孙宁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育部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电气工程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天文地球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风电
  • 9篇功率
  • 9篇风电功率
  • 8篇短期风电功率
  • 8篇功率预测
  • 8篇风电功率预测
  • 7篇短期风电功率...
  • 4篇气温
  • 3篇地面气温
  • 3篇风电场
  • 3篇WRF模式
  • 2篇沼气
  • 2篇沼气池
  • 2篇支持向量
  • 2篇支持向量机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群算法
  • 2篇向量
  • 2篇向量机

机构

  • 24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吉林省气候中...

作者

  • 17篇张颖超
  • 13篇邓华
  • 9篇叶小岭
  • 6篇熊雄
  • 4篇孙宁
  • 3篇肖寅
  • 3篇陈浩
  • 3篇郭晓杰
  • 2篇王雅晨
  • 2篇刘波
  • 2篇王璐
  • 1篇贺磊
  • 1篇胡凯
  • 1篇姜忠宝
  • 1篇茅丹
  • 1篇邓华
  • 1篇田晓超
  • 1篇李俊
  • 1篇顾荣
  • 1篇张晴

传媒

  • 5篇电力系统保护...
  • 2篇电测与仪表
  • 2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气象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计算机研究与...
  • 1篇电子技术应用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气象科技
  • 1篇电子器件
  • 1篇信息技术
  • 1篇灾害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可再生能源
  • 1篇传感器与微系...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8篇201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OS-ELM的风速修正及短期风电功率预测被引量:3
2016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电场风电功率预测模型的适用性逐渐降低,导致预测精度下降。为了解决该问题,基于在线序列-极限学习机(OS-ELM)算法提出了风电场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的在线更新策略,建立的OS-ELM模型将风电场的历史数据固化到隐含层输出矩阵中,模型更新时,只需将新产生的数据对当前网络进行更新,大大降低了计算所需的资源。采用极限学习机(ELM)算法对数值天气预报(NWP)的预测风速进行修正,并根据风电功率的置信区间对预测功率进行二次修正。实验结果表明,采用OS-ELM算法更新后的模型适用性增强,预测精度提高;采用基于风电功率置信区间的功率修正模型后,风电功率的预测精度明显提高。
张颖超肖寅邓华王璐
关键词:数值天气预报功率修正
一种基于改进GPR和Bagging的短期风电功率组合预测方法被引量:4
2016年
为提高短期风电功率的预测精度并对功率预测的不确定性进行量化,提出了基于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GPR)和Bootstrap Aggregation(Bagging)的组合预测方法。针对GPR的不稳定性和计算量大的特点,引入了Bagging和训练数据完全条件独立下的近似方法(Fully Independent Training Conditional Approximation,FITC)。同时,在贝叶斯决策(Bayesian Committee Machine,BCM)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权重组合策略。实验表明,基于Bagging和FITC的GPR方法在稳定性、预测精度和训练时间的消耗上都优于传统的GPR方法。在风电功率预测中,改进的GPR可以给出较准确的置信区间,且与极限学习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相比较,该方法的预测精度也有明显提高。
张颖超郭晓杰邓华
关键词:GPRBAGGING风电功率预测BCM
基于ELM的风电场短期风速订正技术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风速预测是风电场风功率预测的基础,其准确度严重影响着风电场的运行效率。为了提高短期风速预测的准确性,本研究采用了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我国东部沿海某风电场的风速进行预报。在此基础上,利用极限学习机算法(ELM)对WRF模式预报的风速进一步订正。实验结果表明,WRF模式对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有着较好的回报效果,利用ELM算法对WRF模式预报风速进行订正后,预报风速的误差进一步减小,相对均方根误差和相对平均绝对误差降低了20%~30%。与其他的智能算法(BP神经网络、SVM算法)对比分析后得出,ELM算法对WRF模式预报风速具有较好的订正效果,能够有效提高风速预报准确率。
张颖超肖寅邓华
关键词:WRF模式误差订正
基于SPA的福建省抗台风减灾能力评估被引量:9
2015年
利用1985-2012年福建省的相关资料,构建评估抗台风减灾能力的指标体系,将集对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应用于福建省的抗台风减灾能力评估模型中,对福建省的抗台风减灾能力进行综合评估。根据SHI值的变化得知,历年来福建省的抗台风减灾能力逐年提高,但仍存在小幅度波动,2006-2011年存在一个波谷。
张颖超王璐熊雄施林红
关键词:灾害预测集对分析
探空湿度传感器空间飞行姿态和加热模型研究
2015年
为计算出探空湿度传感器随气球上升过程中在空间的飞行姿态和测量周期,应用了一种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首先,建立五种传感器间距模型,获得最优的传感器间距。其次,建立四种飞行姿态,通过观察传感器的壁面剪切应力大小,确定最优的飞行姿态角。最后,利用瞬态分析,仿真出0~32 km高空的加热时间和冷却时间,从而确定测量周期。仿真结果表明:在入口风速8 m/s,次流入口为10 m/s时,最优的间距为3.5~6 mm。传感器的俯仰角为45°时,壁面剪切应力较大,故较为理想的俯仰角为43°~48°。传感器的测量周期采用0.53 W的加热功率和温度降幅为超环境温度12℃所对应的时间。
许超张颖超孙宁
关键词:探空仪飞行姿态
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户用沼气池管理系统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提高农村户用沼气池的运行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手机平台的户用沼气池实时监控管理系统。系统结合GPRS、WEB服务器及数据库技术,对沼气池进行监控管理。用户通过Android手机客户端软件进行注册、登录,查看对应沼气池实时运行状态、历史数据曲线及服务器给出的管理意见,还可就一些具体问题与服务器进行交互,有效提高沼气池的运行效率及安全性。
叶小岭赵二摆朱春阳
关键词:户用沼气池WEB
基于相似日和特征提取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被引量:4
2020年
为提高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精度,增强预测模型对特定天气状况的代表性和适应性,提出一种基于离散Frechet距离与核熵成分分析(KECA)相结合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引入离散Frechet距离,建立匹配相似日的数学模型,提取与预测日相似的样本,使用KECA从多种气象要素中提取合适的非线性主元作为支持向量机(SVM)模型的输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明显提高了预测精度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张颖超成金杰邓华宗阳章璇
关键词:相似日支持向量机功率预测
基于空间观测差异的地面气温资料质量控制算法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空间观测差异的地面气温资料质量控制算法(SDF算法).SDF算法在分析目标区域内不同观测站空间观测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观测差异曲面函数构造质量控制方程.同时,为权衡质量控制中的两类统计错误,提出均方根检错率概念(MSR),结合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纳什效率系数(NSC)共同检测SDF算法的有效性.利用SDF算法对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14个地面观测站2005-2014年02:00、08:00、14:00、20:00定时气温观测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分析,并与反距离加权法(IDW)和空间回归检测法(SRT)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多组独立测试,SDF算法的质量控制效果均优于IDW算法和SRT算法,具有稳定性高、适应性强的特点,但三种方法均受观测台站密集度和地形地貌影响.
熊雄叶小岭张颖超孙宁邓华姜忠宝
关键词:大气探测地面气温
基于IAFSA-BPNN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被引量:30
2017年
为提高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IAFSA-BPNN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改进的人工鱼群算法来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从而提高BP神经网络的收敛速度和泛化能力。利用2014年上海某风场实测数据对新算法进行检验。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人工鱼群算法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原算法后期搜索的盲目性较大,收敛速度减慢,搜索精度变低的缺陷。IAFSA-BPNN混合算法在预测的稳定性和精度、收敛速度等方面优于BPNN、AFSA-BPNN算法。IAFSA-BPNN算法不仅能提高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的精度,而且改善了预测结果稳定性。
张颖超王雅晨邓华熊雄陈浩
关键词:短期风电功率预测人工鱼群算法BP神经网络
基于Zigbee电力电缆接头远程温度监测系统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现有的电缆接头温度在线监测系统大多由于现场监测装置供电困难、布线复杂、难以维护等问题而无法大规模使用。针对以上问题,研制出一套新型的监测系统,该系统利用低功耗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实现地下电缆接头温度采集,通过内部集成C8051F系列单片机的新一代超低功耗的无线射频芯片CC2530实现近距离的通信,并利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PRS)网络来实现远程数据的传输,完成远方监测与管理。该系统实现了电缆接头温度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温度曲线显示、数据分析与保存、温度超限报警等多种功能,极大地延长了电缆接头的使用寿命。
张颖超吴嘉伦李俊
关键词:电缆接头CC2530GPRS温度监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