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30590)

作品数:14 被引量:32H指数:3
相关作者:钱令嘉邬堂春何美安冷雪战锐更多>>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华北煤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蛋白
  • 8篇热休克
  • 8篇热休克蛋白
  • 5篇动脉
  • 5篇多态
  • 5篇多态性
  • 4篇心病
  • 4篇基因
  • 4篇基因多态性
  • 4篇冠心病
  • 3篇动脉疾病
  • 3篇热休克蛋白6...
  • 3篇热休克蛋白7...
  • 3篇抗体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冠状动脉疾病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生物学
  • 2篇细胞

机构

  • 7篇军事医学科学...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哈佛大学
  • 1篇郧阳医学院
  • 1篇十堰市人民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钱令嘉
  • 6篇何美安
  • 6篇邬堂春
  • 4篇战锐
  • 4篇冷雪
  • 3篇张晓敏
  • 3篇周莉
  • 3篇程龙献
  • 3篇王立群
  • 2篇王新兴
  • 2篇谭皓
  • 2篇刘晓华
  • 2篇闫立成
  • 2篇曾和松
  • 2篇杨杪
  • 2篇姚林
  • 2篇王峰
  • 2篇蒋长征
  • 2篇杲修杰
  • 2篇陈樱

传媒

  • 3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营养学报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Journa...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休克蛋白60抗体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60(HSP60)抗体水平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未治疗过的CHD患者615例为病例组,以同性别、年龄(土1岁)进行1:1匹配,共选取615例无CHD且无重要脏器疾病者为对照组。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HSP60抗体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HSP60抗体与CHD的关系。[结果]CHD组的HSP60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校正了传统的危险因素后,与下四分位数HSP60抗体组相比,上四分位数HSP60抗体组发生CHD的危险度是其2.48(95%CI:1.78~3.46)倍;多支病变的危险度是其3.60(95%CI:1.32.9.8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SP60抗体与CHD的发病风险及其严重程度相关,提示HSP60抗体在CHD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某些作用。
张晓敏何美安程龙献周莉曾和松陈樱田昌俊邬堂春洪琪(校对)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60抗体冠心病
热休克蛋白60基因多态性和抗体水平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60(Hsp60)基因多态性和抗体水平及其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未治疗过的CHD患者615例,对照以年龄(±1)岁和性别以1∶1与CHD组匹配共选取615例。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Hsp60抗体水平;TaqM an-MGB探针检测hsp60基因上rs2340690、rs788016、rs2565163和rs2305560四个单核苷酸位点的多态性(SNPs)。结果CHD组的Hsp60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上述4个SNPs的基因型频率在CHD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和家族CHD史等因素进行校正后,未发现4个SNPs的任一基因型与CHD的危险度有关联;多因素协方差分析校正了以上混杂因素后,CHD组和对照组hsp60基因4个SNPs不同基因型之间的血浆Hsp60抗体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p60抗体可能与CHD发病有关,hsp60基因的多态性和抗体水平与CHD风险均没有显著性关系。
张晓敏何美安王静程龙献周莉曾和松陈樱张莉邬堂春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60抗体基因多态性冠心病
P22^(phox)基因多态性与吸烟在冠心病中的交互作用的研究
2005年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b245(P22phox)C242T基因多态性与吸烟在冠心病中的交互作用。方法整群抽样抽取武汉市三家大型医院和三个社区,选取冠心病病例147人,健康对照254人。冠心病病例诊断按照WHO的诊断标准,对照组经体检为非冠心病病人,并且无严重的肝、肾疾病及周围血管疾病。使用Interheart调查表获取每个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并取得知情同意书。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型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P22phox基因型,采用非条件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控制混杂因素。结果在总的研究人群中,吸烟者患冠心病的危险度增加,调整OR=3.43(95%CI:1.96-6.00,P=0.00),当P22phox基因型为CC时,吸烟的调整OR=3.80(95%CI:2.11-6.84,P=0.00),基因型为CT+TT时吸烟的OR=3.33(P=0.07);当调整混杂因素后,P22phoxCC基因型和吸烟的交互作用系数为2.81,为交互作用中的超相乘模型。结论P22phoxC242T多态性与吸烟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交互作用,为超相乘模型。
何美安蒋长征王峰杨杪谭皓胡丙长邬堂春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基因多态性
白介素-1A(IL-1A)和IL-1B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白介素-1A(interleukin-1A,IL-1A)和IL-1B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按照WHO的CHD诊断标准,选取CHD病例1003人,年龄和性别频率匹配的对照1003人。使用标准化的调查表获得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采用ABI7900HT的Taqman基因分型技术检测基因多态性。[结果]IL-1A基因外显子上的多态性位点rs17561(ala114ser)与CHD有关。与GG相比,携带TT基因型者患CHD的危险性为GG的3倍。未发现IL-1B基因上的4个多态性位点(SNPs)与CHD有关。进一步的单倍型研究显示单倍型在CHD组和对照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因IL-1A上的多态性位点rs17561与CHD有关,IL-1B上的4个SNPs与CHD无关。
何美安周莉程龙献张晓敏郭欢王芳邬堂春
关键词:冠心病白介素-1多态性
细胞外热休克蛋白70及其生物学功能被引量:6
2007年
热休克蛋白(HSP)一直被描述为一种细胞内蛋白质在胞内发挥一系列生物学作用,参与细胞内蛋白质的折叠、装配、降解和修复过程。近年来,有研究发现HSP70能被主动释放到胞外,成为细胞外HSP70(extracellular HSP70,eHSP70),但关于其功能尚不清楚。循环HSP70水平与多种疾病进程密切相关。有研究发现暴露于物理和心理刺激源作用下,HSP70可能通过脂筏或Exosome介导的分泌途径释放到细胞外,作为一种生物活性因子影响多种疾病的进程。
王晓明钱令嘉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细胞因子
P22^(phox)与PPAR-γ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b24(5P22phox)C242T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C161T基因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分布与冠心病危险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别检测P22phox和PPAR-γ基因型。[结果]总的研究人群中P22phox基因的C和T两种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92.72%和7.28%;携带CT+TT基因型的研究对象患冠心病的危险性降低(OR=0.45,95%CI:0.23~0.87);在PPAR-γ基因中TT基因型者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分别为15.23%和24.0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T基因型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降低(校正OR=0.49,95%CI:0.25~0.98);与携带PPAR-γCC基因型且P22phoxCC基因型个体相比,具有PPAR-γCT基因型且P22phoxCT+TT基因型的个体患冠心病的危险性降低(校正OR=0.24,95%CI:0.07~0.85,P<0.05)。[结论]携带P22phoxCT+TT基因型和PPAR-γCT基因型的个体,患冠心病的危险性降低。
何美安蒋长征王峰杨杪谭皓胡丙长邬堂春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PPAR-Γ多态性
Toll样受体在热休克蛋白70介导的生物学效应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Toll样受体是介导天然免疫的重要受体,它能够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配体,直接启动有效的抗感染机制,为建立适应性免疫提供条件。最近研究发现热休克蛋白70(HSP70)可以作为Toll样受体内源性配体,参与微生物诱导之外的免疫机制。本文就HSP70通过Toll样受体激活的信号传导通路以及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做一综述。
闫立成张艳淑姚林钱令嘉
关键词:TOLL样受体热休克蛋白70信号传导通路
高脂饮食对大鼠血浆热休克蛋白70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血管损伤的关系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高脂饮食对大鼠血浆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血管损伤的关系,探讨高脂饮食引起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建立动物模型,观察血脂水平变化及主动脉壁形态学变化,观察血管组织Hsp70含量的变化,检测血浆Hsp70水平。结果高脂饮食导致大鼠血脂水平明显升高,血管壁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病变,同时引起大鼠血管组织Hsp70含量明显增加,大鼠血浆Hsp70水平明显升高并与血管壁损伤的发生具有一致性。结论:高脂饮食能够导致大鼠血浆Hsp70水平明显升高,血浆Hsp70可能成为高脂饮食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预警标志物。
战锐冷雪刘晓华闫立成王立群钱令嘉
关键词:高脂饮食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热休克蛋白70
抗大鼠HSP70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2010年
目的制备大鼠HSP70蛋白单克隆抗体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大鼠全长hsp70,插入表达质粒pET-28a,pMAL-c2x,诱导表达,采用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用HIS-HSP70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杂交瘤技术制备大鼠HSP70单克隆抗体;采用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方法对抗体性质进行鉴定,ELISA方法确定抗体的表型。结果亲和层析纯化HIS-HSP70蛋白纯度在97.6%,获得6株可稳定分泌抗HSP70mAb的杂交瘤细胞系;抗体的亚类均是IgG1类κ链的。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6株单抗均能识别天然的大鼠HSP70蛋白;免疫组化结果显示3株抗体可以识别组织的HSP70蛋白。结论成功获得6株有活性HSP70单克隆抗体,可以识别HSP70蛋白不同表位,为进一步研究HSP70单克隆抗体在疾病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冷雪王阳战锐王立群武磊赵云杲修杰钱令嘉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
热应激大鼠心脏损伤与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70的关系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不同高温环境中热应激大鼠心肌损伤状况,探索血液淋巴细胞中HSP70水平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规律及其意义。方法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温(22~25℃)组,36、37、38、39℃热应激组。以人工高温舱对大鼠进行热暴露。采用电子肛温计检测大鼠肛温,采用八导生理记录仪观测大鼠心电图的变化,采用酶学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力,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常温组比较,36~39℃组体温均升高(均P〈0.05);37~39℃组Q—T间期延长和R波振幅下降(均P〈0.05);38~39℃组血清中LDH和CK—MB活力升高(均P〈0.05)。淋巴细胞中HSP70表达水平随环境温度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热环境温度≤37℃时,HSP70表达随气温升高而显著增加(均P〈0.05),热环境温度〉138℃后,HSP70表达随气温升高而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常温组(均P〈0.05)。结论热应激可导致大鼠心肌损伤和外周血淋巴细胞HSP70表达水平发生规律性变化,提示HSP70可能是热应激致心肌损伤的一种生物标志分子,在高温所致心肌损伤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井然钱捷弓景波梅竹松王新兴钱令嘉
关键词:心肌损伤热休克蛋白70淋巴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