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JY007)
- 作品数:25 被引量:31H指数:3
- 相关作者:蒋满元唐玉斌史峰韦耀莹古炳玮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财经学院中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计划项目广西财经学院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政治法律农业科学更多>>
- 制度变迁、二元经济转型与我国经济增长:一种回归分析与因果推导
- 2008年
- 从总体上讲,我国近些年来的经济增长应是制度转轨、对外开放与二元经济转型等因素相互作用与协同发展的结果;在我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制度——经济增长论与二元经济发展论可以同时成立;不过,从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总量贡献上看,二元经济转型的贡献要远大于其他因素。这也即说明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享受了渐进式的制度变迁的好处,而且也享受到了转轨的"后发优势"。当然,从各种因素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发展趋势与作用的空间性上看,制约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经济因素将会从以往的经济制度瓶颈转向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进步上。
- 蒋满元
- 关键词:经济增长二元经济转型
- 对我国粮农生产与销售理性选择行为的经济学剖析被引量:3
- 2009年
- 尽管居民的粮食需求与农民的粮食供给缺乏弹性,居民与农民在粮食供需方面的行为选择不会对粮食的供求关系造成太大的影响;然而考虑到粮农追求生产者剩余最大化的行为偏好与选择会给粮食流通造成事实上的巨大影响,因此,在对粮食流通体制做出制度安排时,也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到粮农的行为偏好与选择;否则,这样的一些制度安排不仅难以得到顺利的贯彻落实,而且也必将会难以取得应有的制度实施绩效。
- 蒋满元
- 关键词:理性经济人粮食流通体制
- 贸易成本变化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被引量:2
- 2009年
- 集聚与贸易成本间的关系并非仅仅只考虑贸易成本变化的影响;事实上,此两者间的关系变化还得考虑到产业特征及区域禀赋的具体情况。对于某些产业而言,集聚与贸易成本的变化之间存在着单调关系:贸易成本越低,集聚水平就越高;而对另一些产业而言,集聚与贸易成本的变化之间存在的却是一种倒U型关系:当贸易成本开始下降时,集聚水平趋于提升,当贸易成本达到中等程度时,集聚水平为最高,当贸易成本进一步降低时,集聚水平趋于下降。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相关产业布局变化情况即在相当程度上验证了这一点。
- 蒋满元史峰
- 关键词:贸易成本产业集聚规模报酬
- 我国区域经济波动的关联性分析
- 2008年
- 依据所进行的有关计量分析,在研究我国经济总量波动的区域特征以及区域经济波动的关联性问题时,不难得出如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结论:区域间经济波动的内在关联性增强,但同步性却是减弱的;20世纪90年代前后国内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波动的先行地位有着明显的轮替变化;与此同时,全国和各区域经济波动的周期长度延长,波动强度显著下降,且周期扩张动力显著增强。此外,各区域经济波动形态呈同化趋势,区域间周期扩张动力差异的扩大趋势也十分明显。
- 蒋满元
- 关键词:内在关联性格兰杰因果关系
- 空间关系对港口地位及运作模式调整的影响——上海与宁波两港发展的比较
- 2008年
- 就港口的空间关系而言,近代以来,上海与宁波两港大致经历了枢纽港—支线港到枢纽港—大型深水直挂港的转变,而且未来还极有可能会形成双枢纽港的运作模式;双方的这种关系尽管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总体而言,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规律的共同作用应是其中最为关键性的原因。如果未来的上海港与宁波港之间真能形成一种双枢纽港的运行模式,那么,不仅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体系的运作合力会得到有效的发挥与展示,而且也必将还会提升我国的港口在全球港口体系中的竞争实力与地位。
- 蒋满元
- 空间关系对港口地位及运作模式调整的影响——上海与宁波两港发展的比较被引量:1
- 2008年
- 就港口的空间关系而言,近代以来,上海与宁波两港大致经历了枢纽港—支线港到枢纽港—大型深水直挂港的转变,而且未来还极有可能会形成双枢纽港的运作模式;双方的这种关系尽管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总体而言,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规律的共同作用应是其中的最为关键性的原因。如果未来的上海港与宁波港之间真能形成一种双枢纽港的运行模式,那么,不仅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体系的运作合力会得到有效的发挥与展示,而且也必将会提升我国的港口在全球港口体系中的竞争实力与地位。
- 蒋满元
- 发展中国家与地区企业组织演化:一个解释框架
- 2009年
- 与发达国家及地区的企业相比较,发展中国家及地区企业面临的市场条件、宏观政策环境、体制约束与所要解决的利益冲突均存在着自身的特点,在企业组织形态、演化动力、演化机制及途径等方面存在着自身的一系列复杂性与特殊性,考虑到发达国家及地区的企业组织形式演化的历史实践以及俄罗斯、东欧等地快速私有化的教训,在企业组织演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与地区不能照搬发达地区的企业组织模式,而是必须结合本国的经济体制、制度特征及经济发展战略进行有效的自主创新。
- 蒋满元唐玉斌
- 关键词:企业组织演化
-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地方政府竞争过程中的合作困境剖析——博弈论的分析视角
- 2009年
- 尽管现阶段促进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已成了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识,然而目前在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制度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博弈,不仅难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帕累托改善",而且也还极易引发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的"搭便车"问题,进而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地方政府竞争过程中的合作困境。
- 蒋满元
- 关键词:区域可持续发展帕累托改善囚徒困境
- 欠发达地区财政收入增长的实证分析——以广西为例
- 2013年
- 利用1978—2008年广西GDP及一般预算收入数据,把财政体制作为虚拟变量,构建五线段回归计量模型,结果发现,广西在财力上对上级的依赖程度加强了,但财政收入尚未形成稳定的增长势头。结合横向比较得出结论,广西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主要是工业化率不高,必须把提高工业化率作为主要任务,不宜过早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应微调财政体制,对增值税增长分成比例分类确定,以利于鼓励和照顾不发达地区发展工业。
- 古炳玮
- 关键词:工业化财政体制
- 运输成本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被引量:5
- 2009年
- 影响集聚经济的因素主要可归为运输成本和生产密度这两大类。考虑到生产密度本身又与运输成本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因而在影响集聚经济的所有因素中,运输成本的重要性始终都是不可忽视的。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尽管相关的新技术在方便了远程管理及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上也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其却始终无法轻易地改变经济地理的内在规律;原因主要在于:无论如何,空间距离均有可能使知识、技术、产品、人员的交流与互动会变得更加的便利和有效。应该说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已在相当程度上检验了这一点。
- 蒋满元
- 关键词:运输成本集聚经济技术进步规模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