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2009BB5261)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嫣陈文直罗月苹刘政于海生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干细胞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低强度脉冲
  • 1篇低强度脉冲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增殖
  • 1篇增殖效应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培养
  • 1篇种子细胞
  • 1篇细胞分化
  • 1篇细胞增殖
  • 1篇内皮
  • 1篇内皮细胞

机构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陈文直
  • 3篇王嫣
  • 2篇胡帅
  • 2篇周兰
  • 2篇陈小菊
  • 1篇丁晓燕
  • 1篇于海生
  • 1篇刘政
  • 1篇罗月苹

传媒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激光杂志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冰冻法构建三维海藻酸钠凝胶支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冰冻法构建三维海藻酸钠凝胶作为血管化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冰冻法制备三维海藻酸钠凝胶,采用液体替代法测定孔隙率,石蜡切片HE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孔隙形成情况,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孔径大小。结果:采用液体替代法测得三维海藻酸钠凝胶孔隙率为91.14%,石蜡切片HE观察显示形态为多孔状,大部分孔隙类似于圆形,镜下可见多个大小不一,分布较为均匀;平均孔径长度为205.26±78.98μm。扫描电镜下,三维海藻酸钠凝胶表面粗糙,高低起伏,孔隙较多,孔与孔之间相互连通,孔径大小不一。结论:冰冻法可以构建具有多孔等特性,能满足组织工程骨及其血管化生长要求的三维海藻酸钠凝胶,使其成为一种较适宜的血管化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胡帅王嫣陈小菊周兰陈文直
低强度脉冲超声对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对体外分离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效应(BMSC)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分离培养的第3代BMSC随机分为2组:LIPU辐照组和对照组。每天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及增殖指数。结果 LIPU能够明显促进BMSC增殖,LIPU组辐照后细胞分裂增殖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活跃,细胞集落更为密集;MTT法检测LIPU组于辐照前、辐照后1,3,5,7 d的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提示LIPU组辐照后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于海生陈文直王嫣丁晓燕刘政罗月苹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低强度脉冲超声细胞增殖种子细胞
在海藻酸钠凝胶上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使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海藻酸钠凝胶上向血管内皮细胞(VEC)分化的可行性。方法从Wistar大鼠骨髓中分离、提纯和扩增BMSCs后,加入10ng/mLVEGF诱导培养,12d后采用细胞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检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vWF)的表达;RT-PCR检测内皮素-1(ET-1)的表达。结果诱导后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可见胞浆染为棕黄色,免疫荧光化学染色呈红色,vWF表达为阳性;RT-PCR检测显示,诱导后细胞ET-1表达为阳性,提示BMSCs向VEC分化。结论以VEGF为诱导剂,可以在海藻酸钠凝胶上将BMSCs成功地诱导为VEC,海藻酸钠凝胶作为良好的载体,可能为人造立体血管网的形成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胡帅王嫣陈小菊周兰陈文直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