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32-4)
- 作品数:6 被引量:144H指数:5
- 相关作者:黄耀汤勇华靳代樱李东明珠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省林业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中国大陆主要粮食作物地力贡献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被引量:33
- 2008年
- 通过对国内大量文献数据的调研和整理,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中国大陆3种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地力贡献率的统计特征及其与地理位置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定量关系。统计分析表明,水稻、小麦和玉米地力贡献率的空间变异总体呈正态分布,3种作物地力贡献率的均值和标准差依次为60.2%±12.5%(n=121)、45.7%±15.7%(n=91)、51.0%±19.7%(n=54)。单因子相关分析表明,各类作物在不同种植区的地力贡献率与土壤基本特性及地理位置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基于相关分析结果,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北方和南方单季稻、冬小麦;双季早稻、双季晚稻、春小麦、春玉米和夏玉米地力贡献率的统计模型。残差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统计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性,可用于估算不同作物的地力贡献率,为制定区域尺度农田施肥策略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提供依据。
- 汤勇华黄耀
- 关键词:地力贡献率土壤特性统计分析
-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研究被引量:48
- 2010年
- 利用高寒草甸区植被、土壤和气候等资料,借助Century模型研究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的动态。以2003年7月-2005年7月逐月气象观测资料为输入变量,模拟了自然条件下高寒矮嵩草草甸0-20cm土壤微生物呼吸CO2-C通量季节变化。模拟值与观测值进行的回归分析显示,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R2=0.89,P〈0.05)。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表明:1)自然条件下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在经历了一个快速积累过程后,积累速率逐渐趋于缓和,最终达到并接近稳定状态。稳定状态下0-20 cm土壤总有机碳库约7 597.50-7 694.10g C/m2。其中活性、缓性和惰性土壤有机碳组分占土壤总有机碳储量的2.80%,58.50%和38.70%。2)过去45年(1960-2005)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呈振幅较为稳定的波动变化,但这种变化主要是土壤有机碳各组分波动变化的结果。气候波动对土壤有机碳影响主要与温度变化引起的惰性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有关,二者呈显著负相关(r=-0.548,P〈0.01)。降水量对土壤有机碳及有机碳各组分的影响不显著。
- 李东黄耀吴琴明珠靳代樱
- 关键词: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青藏高原
- 青藏高原高寒灌丛草甸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利用静态密闭箱—气相色谱法观测的高寒金露梅Dasiphora fruticosa灌丛、丛间草甸土壤微生物呼吸CO2通量结果,结合研究区群落生物量及样方调查,对高寒灌丛草甸生态系统的碳平衡状况作了初步估测。结果表明:植物生长季高寒灌丛草甸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年净固定碳量461.83g/(m2·a),土壤通过微生物呼吸年碳净排放量376.78g/(m2·a)。碳素输入大于输出,系统存在较强的CO2吸收潜力,是大气CO2的汇,其年净交换吸收碳量85.05g/(m2·a)。
- 李东曹广民黄耀靳代樱明珠
- 关键词:碳平衡青藏高原
- 三江平原农田夜间呼吸的涡度相关法和箱法观测比对被引量:5
- 2007年
- 2004年和2005年作物生长季,分别在三江平原水田和旱田,利用涡度相关法(EC)和暗箱-气相色谱法(DC—GC)开展了夜间生态系统呼吸比对实验.结果表明,湍流交换充分时2种方法观测数据没有显著性差异,并在选取更高摩擦风速下EC数据后,二者数据一致性得到进一步提高;EC观测的夜间呼吸与箱法模型的结果差异显著(P〈0.001),并因为EC数据本身巨大的变异性而与箱法模型结果的线性相关很弱(水稻田:R^2=0.06;大豆地:R^2=0.23),但在较长时间域内合计数据则可以明显地提高两者的线性相关(水稻田:R^2=0.16;大豆地:R^2=0.75).无论是与DC-GC观测数据比较,还是与其模型结果比较,EC观测的夜间呼吸都比DC—GC法低4%~30%,并且低估程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在生长初期和晚期低估程度最小,而在生长旺期低估程度最大.
- 宋涛王跃思赵晓松宋长春石立庆王盘兴黄耀
- 关键词:涡度相关
- 中国大陆主要粮食作物地力贡献率和基础产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43
- 2009年
- 利用农业统计数据和土壤属性数据,将业已建立的地力贡献率统计模型与GIS技术耦合,研究了中国大陆3种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的地力贡献率和基础产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地力贡献率和基础产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其中,玉米的生长受钾素的影响较大,高值区分布在华北平原和东北春玉米区,基础产量和地力贡献率分别为3.43t·hm-2和51%;低值区分布在华中华南一带,为1.90t·hm-2和33%。其余作物的高产区分布在东部沿海以及长江黄淮流域,特别是华东华中和四川盆地,低产区主要分布在华北以北以及西南丘陵地带。统计分析表明,地力贡献率和基础产量对水稻生产的贡献最大,且空间变异小。冬小麦地力贡献率和基础产量的变异系数均大于其他各作物。该研究能较好地模拟我国3种作物的基础产量,可为区域尺度农田指导施肥和控制农业生态环境胁迫提供依据。
- 汤勇华黄耀
- 关键词:地力贡献率统计模型GIS
- 基于CEVSA2模型的亚热带人工针叶林长期碳通量及碳储量模拟被引量:13
- 2010年
- 随着造林活动的开展,准确评估人工林的碳储量和固碳能力,对于准确估算全球和区域碳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生态系统机理模型为分析和预测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汇功能的动态特征提供了重要手段。CEVSA2模型是在CEVSA模型的基础上,改进了碳水循环关键过程的定量表达方法而发展的新版本。基于改进后的CEVSA2模型,模拟分析了亚热带红壤丘陵区人工林自造林以来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通量的变化特征。模拟结果表明,造林后,植被碳持续增加,研究时段内平均每年的增长速率为22%。土壤碳储量在造林后最初的7-8a间是逐渐下降的,而后逐渐升高,约15a后土壤碳增加到初始水平,随后土壤碳继续增加。生态系统的总碳储量也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造林4a后,总碳储量由降低转为增加趋势,6a后,总碳储量即超过造林当年的总碳储量。造林后,总初级生产力和净初级生产力逐渐升高,而总呼吸则先降低后升高,呼吸组分中自养呼吸所占比例逐渐升高而异养呼吸逐渐下降。人工林在造林初期表现为一个碳源,随着人工林的生长,碳汇功能逐渐增强。由此可见,造林初期,生态系统碳储量下降,生态系统向大气释放碳,随着人工林的生长,生态系统转变为一个碳汇,植被碳、土壤碳和总碳储量均显著增加。
- 顾峰雪陶波温学发于贵瑞李克让
- 关键词:人工林碳汇功能碳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