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自然科学基金(1091188-1-00)
-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 相关作者:朱爱松郑洪新邓洋洋吴景东更多>>
- 相关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沈阳市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诸病源候论》中有关“毒”的病因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分类学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诸病源候论》中有关病因"毒"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和系统研究,结果发现书中提到"风毒"、"寒毒"、"热毒"等40种毒邪,涉及患斑毒病候、脚气痹弱候、夏日沸烂疮候等共186条,其中热毒、毒气、虫兽毒、风毒、食毒的出现频率较高,从而进一步完善、发展中医病因范畴"毒"之学说。
- 朱爱松郑洪新
- 关键词:诸病源候论病因
- 《诸病源候论》中“毒”所致病证的症状数据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诸病源候论》中病因之"毒"所致病证的常见症状,为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对《诸病源候论》中病因范畴"毒"及由"毒"所致病证的症状信息进行规范预处理,采用SPSS 11.0软件编程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诸病源候论》中病因范畴"毒"所致病证的常见症状有27种,其中频数出现20次以上的有:疼痛(54)、烦闷(50)、肿痈(48)、生疮(47)、下利(33)、发热(28)、出血(21)。结论:《诸病源候论》有关病因之"毒"所致病证的常见症状依次为疼痛、烦闷、肿痈、生疮、下利、发热、出血。
- 朱爱松郑洪新
- 关键词:诸病源候论症状数据分析
- 《诸病源候论》中“毒”的治则治法探讨
- 2012年
- 本文通过对《诸病源候论》有关“毒”的治法治则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出“毒”的治法治贝口有“消毒灭瘢”、“解毒药法”、导引法、汗法、下法、吐法及外治法,为后世治疗“毒”之相关病证提供了理论参考。
- 朱爱松邓洋洋
- 关键词:诸病源候论治法治则
- “毒”的文字学概念与医学引申义解析
- 2012年
- 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毒”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内涵与外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演变。因此,理清中医学“毒”的概念,必须从文字学入手。本文系统整理和挖掘了文字学“毒”的涵义、概念、意义及其演变过程,以助于对中医学中“毒”的认识,为科学掌握、运用“毒”的内涵起到借鉴作用。
- 朱爱松邓洋洋郑洪新
- 关键词:中医学发展文字学
- 解毒活血通络中药复方含药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LOX-1、TNF-α、ICAM-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研究解毒活血通络中药复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及其效应靶点。方法:选取新西兰大耳白兔18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生理盐水和解毒活血通络中药复方、阿托伐他汀连续灌胃7d,心脏采血,分离血清;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脂多糖(LPS)刺激后,用含药血清干预,收集细胞,用Real-time 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mRNA和蛋白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用LPS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引起LOX-1 mRNA和蛋白、TNF-α、ICAM-1 mRNA的高表达(P<0.01),与模型组比较,用中药含药血清干预,显著抑制LOX-1mRNA和蛋白、TNF-α、ICAM-1 mRNA的高表达(P<0.01,P<0.05)。结论:解毒活血通络中药复方对LPS刺激后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解毒活血通络中药复方对LOX-1、TNF-α和ICAM-1表达有抑制作用,减少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有关。
- 朱爱松郑洪新
- 关键词:细胞间黏附分子-1
- 从“解毒活血通络法”论中医抗衰老
- 2012年
- 衰老是指生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一种自发性的组织结构、形态器官、生理功能等方面出现的一系列、多方面的全身退行性变化。中医学认为衰老的机理很复杂,除了与遗传体质有关外,五脏虚损是衰老的主要机理,此外与机体气血精津液的消耗,有害物质的蓄积有关[1]。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明确指出人体衰老的具体表现:"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 朱爱松吴景东
- 关键词:抗衰老活血通络法解毒退行性变化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