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JL026)
- 作品数:13 被引量:195H指数:7
- 相关作者:张永丽柳建平杨志权黄祖辉贺彩银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农村流动劳动力收入水平的影响——来自甘肃省十个样本村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近年来,劳动力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农村流动劳动力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影响其收入的因素既具有居民收入的一般规律,又具有其特殊性。现有的研究一般以传统人力资本理论和收入均等化理论等为基础,来分析农村流动劳动力收入水平的影响因素。本文以甘肃省农村流动劳动力的调查数据为样本,试图从流动劳动力的人口学特征、就职行业、流动去向及工作稳定性等四个方面分析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农民工收入水平的影响。
- 张永丽杨志权
- 关键词:外出劳动力
- 农户劳动力资源配置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我国西部地区8个样本村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2
- 2009年
- 本文利用西部地区农村社会调查获得的资料,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家庭劳动力资源配置行为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特别是外出打工提高了家庭收入水平,增加了农业投资,提高了农业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在小范围内推动了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不确定性影响。因此,为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平稳转型,必须在城乡关系及产业政策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与引导。
- 张永丽
- 关键词:劳动力资源农业
- 工业化视角下我国“三农”问题的演变及其启示被引量:4
- 2007年
- 从根本上看,我国的"三农"问题是在即定约束条件下工业化模式偏差所带来的人口、社会、经济、制度等结构性矛盾多年来在农村积聚的结果。现阶段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农民和工业化的关系由传统上被动地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等多种贡献为主,向农民的全面参与和全面发展为主转换,"三农"问题的核心也就转换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全方位变革。只有通过涉及城乡之间根本关系的一系列制度变革,转换工业化模式,实现农民非农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才能使"三农"问题在发展之中得到彻底解决。
- 张永丽柳建平
- 关键词:工业化城乡关系
- 家庭因素对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决策的影响——基于甘肃10个贫困村调查资料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已有研究表明,家庭因素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决策的重要因素,但在某些个别因素方面得出的结论却存在着较大差异,同时也存在着对一些重要因素的遗漏问题。本文利用对甘肃省10个贫困村的调查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影响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决策的家庭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家庭人口、劳力、耕地规模都对劳动力外出决策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家庭上学子女数却对劳动力外出决策有着显著而重要的反向影响。
- 柳建平
- 关键词:贫困地区劳动力外出家庭因素
-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述评被引量:70
- 2008年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呈现出比较清晰的阶段性特征,学术界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取得了一定成就,推动了中国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国际社会的接轨。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急剧变革,农村劳动力流动速度将进一步加快,规模进一步扩大,并将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趋势,产生一些新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 张永丽黄祖辉
- 关键词:农村农村劳动力流动
- 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两阶段理论模型被引量:3
- 2010年
- 文章在简要评述经典劳动力流动模型的基础上,从一个"理想的农户模型"出发,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提出了一个基于风险的农户劳动力配置模型;然后通过等价转换,提出了一个基于劳动力禀赋与风险的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两阶段理论模型,并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对该模型进行了简要的验证,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柳建平张永丽
-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 西部地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文化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正处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剧烈转型中,传统农业文化的惯性对农民经济行为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造成一定影响。要改变农民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应该彻底改变农民在政治、经济、社会参与中的边缘性倾向,改善农村的社会经济基础,逐步引导农民形成勤劳、自助、合作、自律等行为理念,建立农村生产生活新秩序。
- 张永丽杨志权
- 关键词:文化农民经济组织
- 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技术进步——基于拉—费模型的理论机制与西部地区八个样本村的微观证据被引量:31
- 2010年
- 借助于对拉尼斯—费景汉模型的扩展,本文分析了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部门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和长短期影响。本文认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会通过资金、劳动间的替代效应,引起渐进累积的资本偏向型技术创新,在短期增加农业产出,在长期形成农业生产的资本深化过程。运用西部地区八个样本村的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估计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这一机制。
- 陈开军贺彩银张永丽
- 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技术进步
-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缓解贫困的实证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本文利用对甘肃省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六个样本村的调查资料,在总结贫困地区致贫基本原因的基础上,运用Probit模型,研究了劳动力流动及其相关因素对缓解农村贫困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劳动力数量、外出劳动力数量、流动者年龄及受教育程度、流动时间的长短、流动的稳定性、流动区域等因素对缓解家庭贫困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外出打工已成为农村缓解贫困的主要途径。
- 柳建平张永丽
-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缓解贫困
- 劳动力流动对流动者人力资本形成的效应探析被引量:13
- 2010年
- 文章利用在西部地区8个样本村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对比分析了农村外出打工者外出前后自身变化,说明了劳动力流动对流动者自身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劳动者本身人力资本的形成存在着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在当前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发挥流动对人力资本的正面作用对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现状至关重要。
- 张永丽刘富强
-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