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ZX019)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孟强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拉图尔论存在模式被引量:3
- 2015年
- 2012年,拉图尔发表《存在模式研究》,试图构建一种非二元论的存在论,以弥合"自然的分岔"。本文讨论了拉图尔为何以存在模式作为切入点,阐明了据以理解诸存在模式的三种元模式,即网络、介词与双击,粗略展示了15种存在模式及其结构,并具体说明辨别存在模式的指标,以"物质"为例具体展现了"存在论的多元主义"的解释力。
- 孟强
- 关键词:拉图尔存在论
- STS与存在论转向被引量:2
- 2015年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存在论成为STS的重要课题。本文追溯了STS的嬗变与"后社会建构论的兴起",区分了认识论的"经验化"与"社会化",进而指出,后社会建构论的发展源于对认识论社会化的不满,这种不满使得STS逐渐向存在论靠拢。存在论作为认识论社会化的替代性方案是成立的。
- 孟强
- 关键词:STS存在论认识论社会建构论科学哲学
- 实像主义研究述评
- 2013年
- 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论(sciencestudies)异军突起,对原有的科学形象产生了极大冲击。凭借经验描述和案例研究,科学论有力地揭示了科学的情境性、社会性、异质性和建构性。与此同时,它所持的认识论和存在论立场因为过于激进,遭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其中,一个核心议题是建构性与实在性的关系。许多人指出,即便社会建构论(socialconstructivism)在认识论层面能够自圆其说,
- 孟强
- 关键词:主义实像社会建构论科学论建构性
- 认识论批判与能动存在论被引量:2
- 2014年
- 近代以来,知识成为哲学的中心议题,而认识论则取代形而上学或存在论占据了“第一哲学”的位置。这一进程始于笛卡尔和洛克,中经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它真正赢得了自己的尊严。在这场影响深远的范式转换中,形而上学无疑是最大的受害者。休谟曾敦促人们把神学、经院哲学等著作付之一炬,康德则借助于彻底的理性批判将形而上学驱逐出知识王国。
- 孟强
- 关键词:存在论认识论形而上学第一哲学
- 科学实践哲学与知识观念的重构——兼谈地方性知识被引量:4
- 2015年
-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实践哲学逐渐成为人们理解科学的重要参照。本文以科学实践哲学为背景,尝试对知识观念的转换及其意义展开讨论。第一节粗略概述科学实践哲学的缘起及基本特征,第二节对科学实践概念进行辨析并指出科学实践哲学之为哲学的独特性,第三节批判性地反思"地方性知识"并指出其不足,第四节以詹姆斯与拉图尔为背景分别探讨知识的"跳跃模型"与"漫步模型",最后简要说明重构知识观念的可能后果及其存在论意义。
- 孟强
- 关键词:科学实践哲学存在论认识论知识模型地方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