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16) 作品数:10 被引量:274 H指数:9 相关作者: 韩士杰 刘颖 张军辉 唐凤德 林鹿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 辽宁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表层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的地统计学分析 被引量:38 2010年 采用时域反射仪对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3块50m×50m样地表层土壤(0~7.5cm)水分进行测定,应用地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对表层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3块样地表层土壤水分变异系数分别为24.32%(样地1)、24.11%(样地2)和23.60%(样地3),均属于中等变异性;该区表层土壤水分的理论变异模型为球状模型,具有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其空间异质性以空间自相关部分为主;表层土壤水分的结构比分别为57.9%(样地1,属中等相关性)、83.3%和90.0%(样地2和3,属强烈的空间相关性);研究区表层土壤水分的变程在5.5~13.1m,与贝叶斯方法估计的变程相差不大;通过克立格插值估计,研究区表层土壤水分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49.3%(样地1)、52.8%(样地2)和42.6%(样地3). 王存国 韩士杰 张军辉 王树堂 徐媛关键词:阔叶红松林 土壤水分 地统计学 空间异质性 长白山四种森林类型凋落物动态特征 被引量:68 2009年 2003年5月—2004年9月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垂直植被带的4种森林群落——阔叶红松林、红松云冷杉林、岳桦云冷杉林和岳桦林内,利用凋落物收集器法对4种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的凋落节律、年凋落物量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凋落物养分含量分析,计算了凋落物的年养分归还量。结果表明:长白山不同的森林类型有不同的凋落节律及其组成,虽然4种森林凋落节律均是单峰型季节变化,但是其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不同森林类型之间,以及相同森林类型的不同时间之间,凋落物的年凋落量及其组成明显不同;阔叶红松林的年凋落物量最大,约为490g.m-2,其次为红松云冷杉林、岳桦云冷杉林和岳桦林;森林年凋落物量与海拔高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长白山4种类型森林的凋落物营养物质归还量都是C>灰分>N>K>P,且养分归还总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 刘颖 韩士杰 林鹿关键词:凋落物 养分归还量 长白山四种森林类型凋落物分解动态 被引量:25 2009年 2003年5月—2004年9月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4个森林类型阔叶红松林、红松云冷杉林、岳桦云冷杉林和岳桦林内,利用凋落物原位减少法对4种森林类型的凋落物分解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现存量最大的为红松云冷杉林,依次为阔叶红松林、岳桦云冷杉林、岳桦林;凋落物分解速率与时间均呈指数关系,凋落物年分解常数为0.25~0.47,分解95%所需时间为18~39年,其中阔叶红松林凋落物年分解常数最大,依次为岳桦林、红松云冷杉林、岳桦云冷杉林。同一类型森林中,不同植物组分的年分解系数不同,一般是阔叶最大,针叶最小。 刘颖 武耀祥 韩士杰 林鹿关键词:凋落物 分解速率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碳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22 2009年 应用基于干物质生产理论的过程模型(Sim-CYCLE)估算了1982—2003年间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总第一生产力(GPP)、净第一生产力(NPP)、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及其季节动态变化以及碳储量(WE)、植物碳储量(WP)和土壤碳储量(WS),并分析了这些指标在当前气候情景和碳平衡情况时的差异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当前气候情景下,长白山阔叶红松林GPP、NPP和NEP分别为14.9、8.7和2.7Mg C·hm-2·a-1,三者分别比实测值减少2.8Mg C·hm-2·a-1、增加1.4Mg C·hm-2·a-1和增加0.2Mg C·hm-2·a-1;长白山阔叶红松林6—8月的NEP占全年总量的90%以上,其中,7月最高(1.23MgC·hm-2·month-1);研究区WE、WP和WS分别为550.8、183.8和367.0Mg C·hm-2,其与实测值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从当前气候情景下到达碳平衡前,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碳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GPP和NPP分别为17.7和7.3Mg C·hm-2·a-1,表明研究区碳"汇"的作用随着碳储量的增加逐渐减弱;温度增加2℃时,不利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GPP、NPP和NEP的增长,CO2浓度倍增则可有利地促进三者的增长,CO2浓度倍增、温度增加2℃对GPP、NPP和NEP增幅的影响与单纯CO2浓度倍增的影响相似,气候变化情景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碳储量的影响规律与对生产力幅度的影响相同,这可能是生态系统生产力影响碳积累所致. 唐凤德 韩士杰 张军辉关键词:阔叶红松林 净第一性生产力 碳收支 气候变化 生物制剂对沙地樟子松苗木成活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9 2009年 采用Pt菌剂、ABT生根粉、HRC吸水剂和GGR 6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生物制剂,研究了不同生物制剂对2年生樟子松苗木田间试验的造林成活率、植株高度、单株生物量、细根量和盆栽试验苗木的叶片光合和水分利用效率等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Pt3(3号菌剂)、ABT(ABT生根粉)和HRC(HRC吸水剂)均显著地提高樟子松苗木的成活率,它们分别比对照处理苗木成活率高29.3%、23.6%和9.4%,而GRR(GGR植物生长调节剂)和Pt1(1号菌剂)处理苗木的造林成活率同对照处理苗木成活率差异不显著;(2)Pt3、ABT处理均显著地促进了苗木细根生长,分别比对照处理多34.72和15.18 cm,而HRC、CGR和Pt1同对照处理没有显著差异;回归分析表明细根量与苗木成活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生物制剂提高成活率是通过细根量的增加来实现的;(3)Pt3和ABT处理的苗木高度比对照多2.2、1.5cm和1.1cm,单株生物量干重分别大1.73、0.72g和0.33g,针叶长度、单个针叶面积和单株植株针叶数量分别多1.54和0.096cm、0.188cm2和0.116cm2、31和23束;而Pt1和GGR处理对苗木高度和单株生物量影响不显著;(4)Pt3和ABT处理显著地提高了苗木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等生理指标方面,而其它生物制剂对苗木生理指标影响不显著。生物制剂通过提高苗木生长量和增强生理活动提高樟子松沙地造林成活率。 唐凤德 蔡天革 韩士杰 黄丽荣关键词:生物制剂 樟子松 沙地 生理特征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叶片气孔导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3 2008年 通过对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叶片的野外测定,研究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叶片气孔导度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阔叶红松林叶片的气孔导度与瞬时光合有效辐射(PAR)和温度(Ta)呈正相关,而与水汽压亏损(PVD)呈负相关。对气孔导度模型的验证表明:Jarvis的非线性模型比Ball的线性模型更适于阔叶红松林叶片的气孔导度模拟。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叶片的气孔导度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模型为:gs=PAR(1.606T2a+118.19Ta-1878.67)/(355.70+PAR)(-430.433+VPD)。此模型有助于进一步估算叶片光合作用,通过尺度化模拟阔叶红松林群落生产力以及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之间的水热交换奠定了基础。 唐凤德 武耀祥 韩士杰 张军辉关键词:阔叶红松林 叶片 气孔导度 环境因子 森林蒸散测算方法的比较:EC、BREB和PM——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例 用涡动相关技术(EC)测定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003~2005年生长季(5~9月)蒸散速率(潜热通量),并根据冠层以上三个高度的气象资料,分别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BREB)和Penman-Monteith联合方程(PM)... 施婷婷 关德新 金昌杰 王安志 吴家兵 韩士杰关键词:蒸散 波文比 PENMAN-MONTEITH 阔叶红松林 文献传递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群落的细根现存量及养分内循环 被引量:13 2012年 细根(直径≤2mm)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细根通过呼吸作用和周转过程向土壤输送有机质(Jackson et al.,1997;王政权等,2008)。细根生物量虽然仅占植物体总生物量的5%左右,但由于细根生长和周转迅速,其生长量可占森林初级生产力的50%~75%(Nadelhoffer et al.,1992)。 王存国 韩士杰 周玉梅 张军辉 张岩 徐媛 王树堂关键词:阔叶红松林 养分内循环 长白山4种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养分动态变化 被引量:20 2009年 于2003年5月至2004年9月,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垂直植被带的4种林分(阔叶红松林、红松云冷杉林、岳桦云冷杉林和岳桦林)内,利用凋落物原位减少法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C质量分数变化幅度不大,N和P质量分数都是先上升后下降;K质量分数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阔叶红松林、红松云冷杉林、岳桦云冷杉林和岳桦林凋落物的养分年释放总量依次为1380.80、1145.46、418.74和599.91kg.hm-2.a-1。 刘颖 韩士杰 林鹿关键词:凋落物 养分动态 污泥对樟子松生物量及其重金属积累和土壤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2010年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污泥(体积分数,即污泥体积占污泥和沙土总体积的百分比,分别为:0、20%、33.3%、50%和100%)施用于风沙土条件下,污泥剂量对樟子松幼苗生物量及其对重金属的累积和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养分含量低的风沙土中,施用污泥能够显著提高樟子松幼苗生物量,最适剂量为50%;污泥剂量的增加可促进樟子松植株对重金属的吸收和累积,在最适剂量(50%)条件下,樟子松植株中Cu、Cd、Pb、Zn的累积量分别是对照(不施污泥)的18.0、8.9、17.1、11.5倍;樟子松植株重金属吸收速率顺序为:Zn>Cu>Pb>Cd,而迁移系数顺序为:Zn>Cd>Cu>Pb;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含量随污泥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植株收获后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下降幅度均小于对照. 黄丽荣 李雪 唐凤德 闫彩凤 陈忠林 尤国春 李丽丹 艾娇关键词:城市污泥 樟子松 生物量 重金属 风沙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