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2011A790030)
-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承宗刘瀑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 河南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异的非参数检验被引量:8
- 2017年
- 文章运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对河南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异进行分析,发现河南省城镇与农村地区的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水平虽然存在显著差异,但两地区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都成线性正相关关系。
- 刘瀑
- 关键词:非参数检验城乡居民收入
- 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动态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分析1981—2013年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增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析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有1 a的滞后期,之后贡献度逐渐增大。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财政支出、完善资金支出结构,加强农村金融系统建设,提高支农资金配置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 王承宗
- 关键词:财政支农农民收入VAR模型
- 传统农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就业效应分析——以河南平乐“画牡丹”村为例被引量:6
- 2014年
- 传统农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因其深深植根于当地,带有浓厚乡土气息和文化底蕴,具有不可复制性,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和就业拓展。该文以河南省孟津县平乐村"牡丹画"创意产业集群为例,深入探讨传统农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对区域就业创造效应的机理及面临的障碍,提出政府需适时介入,从规范市场竞争、拓展销售市场、持续发展教育培训、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等方面,促进创意产业集群发挥更大的就业创造效应。
- 刘瀑
- 关键词:传统农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就业效应
- 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特征的实证分析——基于不同收入水平组的比较被引量:12
- 2014年
- 笔者在对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总体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的消费理论,建立Panel Data模型,探索收入差异条件下的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特征。结果表明,现阶段河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完全符合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各收入组间的消费差异主要体现在生活品质和消费种类上,食品、居住、交通通信是目前河南省农村消费的三大热点;消费结构正在逐渐升级。因此,应从提高农村收入水平、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和缩小收入分配差异等方面来增强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优化其消费结构。
- 王承宗
-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 中部六省金融、教育与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非参数统计中的Friedman检验显示中部各省在硬实力(经济发展水平)和软实力(教育资源情况)两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Spearman秩相关系数显示金融发展与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较强,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相关性较弱,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推动中部六省快速崛起。
- 王承宗
-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与消费支出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 2017年
- 在偏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典型相关模型,对中国农村居民纯收入来源与其消费支出结构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实证分析双方各变量间的关联程度及影响。结果发现: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与家庭设备支出、居民的居住支出关系最为密切;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对食品支出具有显著影响;财产性收入与医疗保健支出呈现出最大相关。由此提出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村居民各项收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增强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 刘瀑
-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
- 河南省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差异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基于2000—2012年的统计数据,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省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水平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明显,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明显滞后于城镇居民。据此,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等建议,以缩小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弥合城乡消费差距。
- 王承宗
- 关键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
- 农业投资对中国农民收入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运用中国1994—2013年的面板数据,农业投资结构对农民收入及其构成的影响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投资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不同的投资结构对增加农民收入的影响有差异,需要不断完善农业投资结构,拓宽融资渠道,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 王承宗
- 关键词:农民收入结构农业投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