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B2007002)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李玲张光峰罗日强董光富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炎
  • 1篇血浆
  • 1篇系统性红斑
  • 1篇系统性红斑狼...
  • 1篇系统性血管炎
  • 1篇可溶性CD1...
  • 1篇狼疮
  • 1篇患者血浆
  • 1篇红斑
  • 1篇红斑狼疮

机构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东省医学科...

作者

  • 1篇董光富
  • 1篇罗日强
  • 1篇张光峰
  • 1篇李玲

传媒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血管炎患者血浆可溶性CD146的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检测可溶性黏附分子CD146(sCD146)在不同血管炎患者血浆中的水平,分析其与血管炎病情活动的关系及发病机制中的可能意义。方法夹心ELISA法检测29例系统性血管炎(8例白塞病、10例韦格纳肉芽肿、8例显微镜下多血管炎、3例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查(对照组)的sCD146水平,分析其与病程、年龄、血清肌酐(Scr)、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和伯明翰血管炎活动指数(BVAS)的相关性。观察其中15例患者活动期及好转期sCD146的动态变化。结果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患者组血浆中sCD146的水平为(403.2±144.1)ng/m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其水平与年龄和Scr相关,与炎症指标和BVAS无关;其他各组与正常人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活动期及好转期sCD146的水平分别为(336.1±124.2)ng/mL和(414.3±147.4)ng/mL,差异有显著性(P=0.003)。结论MPA患者sCD146的水平升高,与年龄和Scr相关,也许反映了广泛而严重的微、小血管内皮细胞(EC)损伤。
李玲罗日强董光富张光峰
关键词:系统性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