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JY015)
- 作品数:26 被引量:258H指数:9
- 相关作者:陈克龙曹生奎曹广超刁治民王记明更多>>
- 相关机构:青海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环青海湖区退化芨芨草群落的土壤碳密度特征被引量:1
- 2014年
- 通过对环青海湖区退化芨芨草群落的土壤容重和有机碳含量的测定分析,确定了退化芨芨草群落的土壤碳密度特征。结果显示,重度退化芨芨草群落的土壤容重显著大于中度退化芨芨草群落的土壤容重。重度退化芨芨草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普遍低于中度退化芨芨草群落,特别是两者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极为显著(p<0.001)。在0—100cm剖面上,中度退化芨芨草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总体呈减少趋势,重度退化的则呈现减少和先增加后减小的两种变化趋势。芨芨草群落土壤有机碳密度跟有机碳含量变化趋势一致;芨芨草群落土壤有机碳主要集中在0—30cm土层,中度和重度退化下该深度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为7.35和2.92kg/m2,占整个剖面有机碳密度的57.45%和63.06%;环青海湖区中度和重度退化芨芨草群落剖面土壤有机碳密度为12.79和4.63kg/m2。
- 曹生奎陈克龙曹广超朱锦福卢宝梁
- 关键词:退化群落高寒草地土壤剖面有机碳密度
- 青海湖流域近50年气温、降水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本文对青海湖流域1961-2010年近50年来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湖流域气温呈明显的增加趋势,线性增温率最大达到0.40℃/10a;存在较为明显的4次增温期,特别是最近一次增温期,持续时间长,最大增幅达0.1℃/a.降水量虽然没有明显的增加趋势,但存在三次明显的增多期,最大降水量出现在1988-1989年间.在季节变化上,气温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尤其以冬季和秋季增温趋势最明显;降水的季节增幅不明显,降水主要集中夏季,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39.30mm,占全年降水量的65%左右.近50年气温、降水变化特征表明青海湖流域目前正处于增温增湿阶段.
- 曹生奎曹广超陈克龙解家安朱锦福王记明
- 关键词:气温降水量青海湖流域
- 模拟氮沉降对高寒湿地生境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为了明确氮沉降的变化对高寒湿地生境下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本文使用人工控制施肥试验来模拟氮沉降的变化,采用稀释平板菌落数计数法,以小泊湖与依克乌兰两块高寒湿地作为试验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微生物对不同氮沉降水平响应。结果表明,施氮肥对小泊湖湿地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产生了促进作用,但对依克乌兰湿地土壤微生物却有抑制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更多生成.
- 王记明孙苗苗陈克龙张馨张馨
- 关键词:高寒湿地氮沉降土壤微生物
- 胡麻经济价值、开发应用前景及在青海种植现状被引量:9
- 2014年
- 胡麻是重要的经济油料作物,在此通过调查和统计分析,综述了胡麻的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经济价值,提出了胡麻开发应用前景,阐述了青海胡麻生产现状,对青海亚麻的科研与生产加工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王恒生刁治民陈克龙孙苗苗
- 关键词:胡麻种质资源
- 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夏季CO_2通量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对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夏季CO2通量日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且结合气象观测数据对CO2通量日变化的影响因子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夏季CO2通量日变化呈"U"字型,8:00—20:00 CO2通量值为负,其他时间为正,最低值出现在12:30,为-15.34μmol·m-2·s-1。CO2通量日平均值为-3.65μmol·m-2·s-1(约-13.87 g·m-2·d-1),表现为明显的CO2吸收,是重要的碳汇。CO2通量与净辐射、气温和表层土壤温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净辐射是影响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夏季CO2通量日变化的主要因子,气温次之,表层土壤温度对CO2通量的影响最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得出CO2通量与各个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符合三元一次线性回归方程,R2=0.689,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 王记明陈克龙曹生奎陈亮芦宝良刘志凌程雷星
- 关键词:涡度相关CO2通量
- 青海湖流域小泊湖湿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影响因子被引量:7
- 2015年
- 为研究青海湖流域小泊湖湿地主要土壤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及分布规律,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研究了青海湖流域小泊湖湿地5种生境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结果表明,0~30cm以内土层微生物总量以嵩草草甸最多、沙地样方最少。不同生境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均以细菌占绝对优势,其次是放线菌和真菌。土壤微生物总数受植被、土壤理化性质、含水量等的综合影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质中对土壤微生物总数的直接影响力排序依次为:全碳〉含水量〉全氮〉电导率〉pH,全碳、含水量、全氮是决定微生物数量的主导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数量呈显著相关性,土壤理化性质对微生物数量的综合影响并不是线性相关,满足Y=A1X1p+A2X2q+A3X3t+…+B的曲线。
- 王恒生刁治民陈克龙王文颖张玉珍王记明毛亚辉
- 关键词:青海湖流域土壤微生物
- 天峻县生态补偿标准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通过多次野外调查,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在"3S"技术支撑下,划分了青海湖流域天峻县各景观类型并计算出了面积。在此基础上,使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和区域景观价值法确定了天峻县各生态类型生态补偿的上下限标准。结果表明:草地的生态服务价值最为显著,为66.97×108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小的景观类型为灌丛,其价值为1.19×108元;从景观类型面积看,天峻县高寒草甸面积最大,达到717572.16hm2,石砾地面积最小,仅为205.93hm2;在不同类型植被景观价值中,高寒草甸对青海湖流域天峻县景观价值的贡献最大,为35.33×108元,山地灌木林景观价值最小,仅为0.08×108元。天峻县生态补偿的理论上限为101.42×108元/年,补偿理论下限为47.61×108元/年。
- 雷延智陈克龙曹生奎胡广婵韩艳莉卢宝良
- 关键词:生态补偿标准
- 草地退化对青海湖流域小蒿草草甸土壤碳密度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以青海湖流域小嵩草草甸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退化程度下小蒿草草甸土壤容重和有机碳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土壤有机碳密度。结果表明:随着小嵩草草甸退化程度的加剧,其土壤容重在剖面上表现为逐渐增大趋势,土壤有机碳含量从表面逐渐减小,特别是0—10cm表层有机碳含量减少尤为明显,未退化的表层有机碳平均含量是严重退化的6.5倍。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与有机碳含量在4种不同退化植被土壤中表现一致;4种不同退化程度小嵩草草甸0—100cm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为(10.74±3.03),(12.41±4.15),(8.04±6.24)kgC/m2和(4.56±0.70)kg/m2,即轻度退化>未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说明随退化程度的加剧,土壤有机碳密度呈现显著下降趋势,但轻度退化有助于碳积累。
- 曹生奎陈克龙曹广超朱锦福芦宝良王记明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密度草地退化青海湖流域
- 青海湖湖泊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使用价值评估被引量:29
- 2013年
-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对其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定量评价有助于提高人们对青海湖水生态系统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对青海湖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文章使用市场价值法、造林成本法、碳税法和替代市场法,对青海湖湖泊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使用价值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显示,青海湖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使用价值为240 174.8×108CNY,其中直接使用价值为13.84×108CNY,间接使用价值为240 160.9×108CNY,在所有生态功能类型中,气候调节功能价值最大,占了主导,为2394.52×1010CNY,占总使用服务价值的99.70%,其次为涵养水源,为526.08×108CNY,占总服务价值的0.22%;持留土壤的服务价值最小,仅为4.07×104CNY。各生态功能价值量大小依次为气候调节>涵养水源>气体调节>文化科研>提供生物栖息地>休闲娱乐>物质生产>持留土壤。这说明青海湖水体生态系统在气候调节、涵养水源、气体调节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是青海湖水体生态系统的核心和主导服务功能。为此,必须要对其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以实现青海湖水体的持续利用。
- 曹生奎曹广超陈克龙解家安马兰张涛
- 关键词:水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胡杨光合蒸腾与影响因子间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6
- 2012年
- 对胡杨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同各主要影响因子间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胡杨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间呈对数关系,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间呈线性关系;两者与光合有效辐射均呈多项式关系;与空气温度均呈二项式关系。结果说明胡杨属气孔限制型植物,气孔导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共同决定胡杨的光合和蒸腾作用。气温和相对湿度通过影响胡杨的气孔导度进而影响胡杨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适宜胡杨进行光合气体交换的环境条件是光合有效辐射保持在1700μmol.m-2.s-1左右,温度保持在3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20%-30%间。
- 曹生奎冯起司建华常宗强陈克龙曹广超
- 关键词: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