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3502Z20055007)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其清陈汉莫丽都尔史艳萍李学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厦门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药膜
  • 1篇植入
  • 1篇植入型
  • 1篇释药
  • 1篇肿瘤
  • 1篇肿瘤化疗
  • 1篇聚乳酸
  • 1篇化疗
  • 1篇缓释
  • 1篇缓释药
  • 1篇缓释药膜
  • 1篇胶原
  • 1篇阿霉素
  • 1篇表阿霉素

机构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篇侯振清
  • 1篇叶社房
  • 1篇张其清
  • 1篇周志敏
  • 1篇钟李明

传媒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植入型表阿霉素缓释药膜的制备及体内抑瘤活性被引量:3
2008年
制备用于实体肿瘤局部治疗的植入型表阿霉素缓释药膜。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聚乳酸载表阿霉素缓释微球,用交联复合法制备含载药微球的植入型胶原药膜;用扫描、透射电镜、共聚焦及粒度仪等考察微球和药膜的形貌、结构、粒径及体外释放;用H22肝癌荷瘤动物模型评价其体内抑瘤效果。结果:载药微球粒径分布均匀,外观圆整,平均粒径为5.81μm;微球的载药量4.39%,包裹率为37.2%;10h内载药微球在模拟体液中的累积释放率为35%;腹腔注射载药微球与瘤体局部植入胶原药膜对H22肝癌均有明显的抑瘤效果;微球注射与药膜植入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对H22肝癌抑瘤效果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植入型载表阿霉素缓释胶原膜具有良好的药物局部缓释特性,在肿瘤的术后局部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叶社房侯振清周志敏钟李明张其清
关键词:表阿霉素聚乳酸胶原肿瘤化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