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3JM4049)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军苗常青彭波梁欢南佳彦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休克
  • 1篇脓毒
  • 1篇脓毒性
  • 1篇脓毒性休克
  • 1篇迁移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癌
  • 1篇疗效
  • 1篇疗效观察
  • 1篇临床疗效
  • 1篇临床疗效观察
  • 1篇肝细胞
  • 1篇肝细胞癌
  • 1篇NANOG
  • 1篇表达及意义

机构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王军
  • 1篇姚博文
  • 1篇南佳彦
  • 1篇梁欢
  • 1篇涂康生
  • 1篇彭波
  • 1篇苗常青
  • 1篇刘志奎
  • 1篇徐蒙

传媒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9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按入院顺序的奇偶数分为治疗组24例与对照组2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200 mg,每日1次,连用5 d。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72 h、7 d两组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比较两组14 d病死率。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两组PCT、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72 h、7 d两组PCT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以7 d下降最显著;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CT(μg/L):治疗后72 h 9.73±2.10比12.36±2.56,治疗后7 d 5.33±2.05比8.76±1.78;CRP(μg/L):治疗后72 h 69.12±13.61比109.68±16.16,治疗后7 d 20.16±9.64比42.32±13.16,均P<0.05〕。但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14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0%比45.8%,P>0.05)。结论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能减轻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炎症反应,对改善病情有一定临床价值。
梁欢王军苗常青南佳彦彭波
NANOG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NANOG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癌组织中的表达,并通过下调肝癌MHCC-97H细胞中NANOG的水平观察其对MHCC-97H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89例HCC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检测NANOG蛋白在肝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小干扰RNA(siRNA)下调肝癌MHCC-97H细胞中NANOG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MHCC-97H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结果 NANOG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肝癌组织中NANOG高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门静脉侵犯及Edmondson分级显著相关;NANOG高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特异性siRNA下调NANOG水平后,明显抑制MHCC-97H细胞的侵袭和迁移。结论 NANOG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并与肝癌恶性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下调NANOG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薛雨墨姚博文刘志奎徐蒙涂康生王军
关键词:NANOG肝细胞癌迁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