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10]D609)
-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张舒岩及志勇王素侠武国东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心力衰竭大鼠B型钠尿肽水平与肝功能的关系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性失代偿期全心衰竭大鼠B型钠尿肽(BNP)与肝功能的关系,阐明肝功能的变化对评价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雄性健康SD大鼠60只,采用腹腔连续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失代偿期全心衰竭模型,成功造模后存活的大鼠中随机选取20只作为心力衰竭组,另选取20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2组大鼠均行心彩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收缩末内径(LVESD),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2组大鼠血清BNP水平、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力衰竭组大鼠LVEF值显著降低(P<0.01),BNP值明显增高(P<0.01);血清AST和γ-GT明显升高(P<0.01)。分别以LVEF和BNP为自变量,以AST及γ-GT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γ-GT和AST水平随LVEF的下降而升高,呈负相关关系(λ=-0.765,λ=-0.789,P<0.01);AST和γ-GT随BNP水平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关系(λ=0.793,λ=0.648,P<0.01)。结论:急性失代偿期全心衰竭大鼠的心功能与肝功能均异常,LVEF水平下降,BNP、AST和γ-GT水平升高;BNP与AST、γ-GT呈正相关关系,LVEF与AST、γ-GT呈负相关关系,提示肝功能变化可作为评估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指标。
- 武国东王素侠及志勇张舒岩
- 关键词: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B型钠尿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