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0836) 作品数:6 被引量:40 H指数:4 相关作者: 彭侃夫 吴雄飞 张莹 黄朝晖 吴忆 更多>> 相关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贵州省人民医院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慢性透析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特征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9年 慢性透析患者死亡原因中恶性肿瘤居于第3位,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期,然而临床上对慢性透析合并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管理方面做得不足。本文对慢性透析患者肿瘤发生的机制、临床特征及治疗现状等进行综述,目的在于提高慢性透析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诊治水平,延长透析生存期。 尹娜 唐茂芝 梅玫 彭侃夫 赵洪雯 余文洪关键词:恶性肿瘤 终末期肾病 LIGHT/TNFSF14减轻顺铂诱导的小鼠急性肾损伤及机制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与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D竞争结合疱疹病毒侵入介体的淋巴毒素类似物(LIGHT)即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蛋白14(TNFSF14)在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s-AKI)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雄性野生型(WT)和LIGHT敲除(LIGHT^-/-)C57BL/6小鼠,分为WT小鼠生理盐水组、WT小鼠顺铂组、UGHT^-1-小鼠生理盐水组和LIGHT^-1-小鼠顺铂组.其中顺铂组予以单次腹腔注射顺铂(20 mg/kg,200μL),生理盐水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替代.72h后,处死小鼠,眼球取血,同时收集肾脏组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素氮(BUN)及血清肌肝(Scr)水平;HE染色检测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肾组织中UGHT、肾损伤分子1(阻M-I)、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肾组织中LIGHT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LIGHT、Bc12、BAX、细胞色素C的蛋白水平.结果与生理盐水处理的WT小鼠相比,顺铂处理WT小鼠肾组织LIGHT表达明显升高.与顺铂处理的WT小鼠相比,LIGHT^-/-小鼠顺铀诱导的肾损伤更为严重BUN、Scr升高和肾脏组织损伤更严重;且肾组织IL-6、MCP-1和TNF-α的mRNA以及BAX、细胞色素C的蛋白水平增加,Bc12蛋白水平降低.结论LIGHT在Cis-AKI中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分泌及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杨雁 钟渝 孟利 谢攀 许桂莲 彭侃夫关键词:急性肾损伤 免疫炎症反应 树突状细胞的数量及活性变化在ApoE^(-/-)小鼠尿毒症加速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s,DCs)的数量及活性变化在尿毒症加速性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取30只6周龄雄性Apo E^(-/-)C57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治疗组、尿毒症组、动脉硬化组,每组10只,饲以高脂饮食;另取10只6周龄雄性野生型C57小鼠,饲以普通饮食,为对照组。4组小鼠分别给予不同的干预措施12周后,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内成熟DCs数量,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中成熟DCs数量,ELISA检测外周血IL-12p70水平。结果尿毒症组与动脉硬化组比较,动脉内膜斑块面积分数增大(P<0.05),动脉内膜中成熟DCs表达增多(P<0.05),脾脏中成熟DCs细胞表达减少[CD11c:(3.06±0.07)%vs(5.04±0.13)%,CD83:(6.96±0.06)%vs(11.48±0.14)%,P<0.05],IL-12p70分泌减少[(57.11±3.11)vs(116.00±8.72)ng/L,P<0.05];治疗组与尿毒症组比较,动脉内膜斑块面积分数减少(P<0.05),动脉内膜中成熟DCs数量减少(P<0.05),脾脏中成熟DCs数量减少[CD11c:(1.22±0.02)%vs(3.06±0.07)%,CD83:(3.12±0.10)%vs(6.96±0.06)%,P<0.05],IL-12p70分泌减少[(34.25±11.27)vs(57.11±3.11)ng/L,P<0.05]。结论 Apo E-/-小鼠尿毒症加速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成熟DCs的数量及活性改变相关,通过抑制DCs成熟可明显减轻其动脉病变。 胡爽 吴雄飞 何跃 蔡光强 彭侃夫关键词:APOE^-/-小鼠 树突状细胞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 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液净化模式和时机的选择 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探讨根据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选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血液净化模式和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血液净化治疗模式及APACHEⅡ评分分组:A组26例,APACHEⅡ评分<15分,行血液灌流(HP)+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B组14例,APACHEⅡ评分15~25分,行HP+HDF治疗;C组31例,APACHEⅡ评分15~25分,行HP+短时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SCVVHDF)治疗;D组18例,APACHEⅡ评分<15分,行HP+SCVVHDF治疗。观察各组患者血液净化治疗1周后的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PaO2/FiO2)、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SCr)、丙氨酸转氨酶(ALT)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4组APACHEⅡ评分(分,A组:7.35±2.12比10.52±3.26,B 组:14.35±4.76比18.43±4.08,C 组:11.83±3.85比19.39±3.64,D 组:6.92±2.54比11.61±2.19)、CRP(mg/L,A组:85.28±23.48比195.23±56.77,B组:172.67±36.69比232.65±62.86,C组:112.43±29.48比257.29±68.39,D 组:76.23±29.05比206.37±65.49)、SCr(μmol/L,A 组:107.56±73.01比225.81±119.06,B 组:291.49±123.27比391.76±273.48,C 组:254.89±104.37比403.62±261.53,D 组:112.36±55.36比258.74±128.25)及ALT(U/L,A组:86.93±27.04比127.56±84.35,B组:116.34±43.98比189.15±102.85,C组:94.85±74.42比178.73±87.21,D组:88.49±29.32比138.24±90.58)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aO2/FiO2〔mmHg(1 mmHg=0.133 kPa),A组:293.42±31.26比253.60±26.62,B组:254.12±35.73比137.56±23.48,C组:283.21±37.48比131.96±0.45,D组:305.75±29.66比267.74±31.4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A组和D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较B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PACHEⅡ评分<15分的SAP患者病死率低于APACHEⅡ15~25分的患者〔6.82%(3/44)比24.44%(11/45),P<0.05〕。结论� 黄朝晖 彭侃夫 李宁 吴忆 张莹 吴雄飞关键词: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滤过 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 枸橼酸钠抗凝在不同血液净化模式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20年 抗凝是血液净化能够顺利完成的先决条件。目前临床经典的抗凝方式以肝素、低分子肝素为主,但枸橼酸钠抗凝以其安全、有效、应用范围更广、生物相容性更优的特点,被广泛用于持续血液净化,并得到国内外指南的推荐;在其他不同血液净化模式中,大量的研究也证实枸橼酸钠是1种理想抗凝剂。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枸橼酸钠抗凝在监测和调整上步骤繁复,存在较多潜在副作用。因此许多学者提出了优化方案并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为枸橼酸钠能够在血液净化中更好发挥抗凝作用提供更多思路。本文就枸橼酸钠在不同血液净化模式中的抗凝方案的监测和调整的进展进行回顾。 潘鑫 谢攀 卓燕 李欢娜 彭侃夫关键词:枸橼酸钠抗凝 血液净化 尿毒症患者肠道菌群与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失衡的关系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辅助性T细胞17(helper T cell 17,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e T cell,Treg)失衡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的尿毒症患者69例为透析组,另选取同期确诊但未进行HD的尿毒症患者69例为非透析组,并以同期体检健康者69例为健康组。比较透析组、非透析组、健康组一般资料、粪便中粪肠球菌、大肠杆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含量及外周血Th17、Treg、Th17/Treg水平;分析尿毒症患者肠道菌群水平与Th17、Treg、Th17/Treg水平的关系。结果透析组、非透析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粪肠球菌含量、大肠杆菌含量、Th17细胞百分比、Th17/Treg比值高于健康组(P<0.05),嗜酸乳杆菌含量、双歧杆菌含量、Treg细胞百分比低于健康组(P<0.05);非透析组患者Treg细胞百分比低于透析组(P<0.05),Th17细胞百分比、Th17/Treg比值高于透析组(P<0.05);透析组、非透析组尿毒症患者粪肠球菌、大肠杆菌与Th17水平、Th17/Treg比值,以及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与Treg水平呈正相关(P<0.05),粪肠球菌、大肠杆菌与Treg水平,及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与Th17水平、Th17/Treg比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外周血Th17/Treg比值升高,与肠道菌群紊乱、HD有关,Th17/Treg失衡、肠道菌群、HD可能共同影响尿毒症病理发展。 袁茜 谢攀 李绍华 谭敏 彭侃夫关键词:尿毒症 调节性T细胞 肠道菌群 辅助性T细胞17